一种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74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所述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包括土壤加热器、温控器、太阳能补光灯、控制器,温度感应器和供电电源,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信号线分别与供电电源、太阳能补光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土壤加热器采用地热线加热,所述地热线迂回的预埋于土壤中,所述温度感应器分布于地热线上方的土壤中,所述太阳能补光灯架设于预埋了地热线的土壤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该产品适用于大棚经济作物中植物根区土壤的温度控制、地面叶片补光、土壤连作障碍的辅助清理。能够减少农作物生产的人工成本、农资成本、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让传统农业生产迈入现代化,智能化。

An automatic plant light and temperatur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
技术介绍
(一)现有主流产品市场目前现有的智能补光灯、地热线在实际使用中只凭单一情况情况进行地面补光和土壤加热作业,不能够把地下与地面情况结合,作业功能不能够不匹配,不能够完全满足农业大棚种植生产过程中。作物根系与叶片的结合作业,其主要原因是:1.现有补光产品只能够进行叶面补光,光虽然能够给植物细胞进行营养转换,但如果不顾及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问题,就会使植物萎缩。多余的光能够抑制植物根系的生长,因为光能够促使根系形成脱落酸,过多的光也能够抑制茎杆的生长,使自由LAA转变为束缚LAA。也会促进堇菜黄素的分解形成生长抑制物。补光技术需要根区的地温支持,只有根系的辅助才能够发挥其效用功能。2.现有土壤加热产品,只注重地下部分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当温度超过最适宜温度时,吸收的营养数量也会减少。一般在40℃以上,养分吸收数量就剧烈减少了。温度过高使根系老化,也容易引起作物体内酶蛋白的活性下降。同时也妨碍作物的呼吸,细胞膜在高温下透气性增加,已被吸收的养分会有流失(外渗)现象。土体内所蔽蓄的空气本来就不多,容易造成缺氧条件,需要植物地面部分的调节转换来减少危害。现有近似产品1.目前市场有种电离子导体土壤处理机,其先在土壤中撒导电颗粒,在灌水后进行通电杀菌杀虫。作用局限比较大。使用成本较高,操作技术较高,不能够普及使用。2.还有一种只专注地温的地加热产品、该产品不能够在增加土壤的同时,补充叶面光照。不能够自动切换土壤温度与叶面光照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适用于大棚经济作物中植物根区土壤的温度控制、地面叶片补光、土壤连作障碍的辅助清理的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该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设置于大棚内,所述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包括土壤加热器、温控器、太阳能补光灯、控制器,温度感应器和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温控器为土壤加热器供电,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采集温空器和温度感应器的数据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信号线分别与供电电源、太阳能补光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土壤加热器采用地热线加热,所述地热线迂回的预埋于土壤中,所述温度感应器分布于地热线上方的土壤中,所述太阳能补光灯架设于预埋了地热线的土壤上方。作为优选,所述地热线的预埋深度为20-22厘米。作为优选,还包括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竖直设置于在地热线铺设范围的四周。作为优选,所述温度感应器有若干个,且呈阵列的分布。作为优选,所述供电电源分两路独立电源,一路为地热线供热,一路为太阳能补光灯供电。作为优选,所述温控器采用KZQ-220D型自动温控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该产品适用于大棚经济作物中植物根区土壤的温度控制、地面叶片补光、土壤连作障碍的辅助清理。2.该产品的专利技术,能够减少农作物生产的人工成本、农资成本、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让传统农业生产迈入现代化,智能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产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路的原理框图。图中:1、温控器;2、供电电源;3、控制器;4、温度感应器;5、地热线;6、太阳能补光灯;7、阻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经过原有补光与土壤加热的单一功能的对照实验最终定型的农业自能化光温设备用具。参见图1,一种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设置于大棚内,所述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包括土壤加热器、温控器、太阳能补光灯、控制器,温度感应器和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温控器为土壤加热器供电,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采集温空器和温度感应器的数据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信号线分别与供电电源、太阳能补光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采用常见的PLC控制器,仅进行简单的阀值设置,例如:阀值设置土壤温度不得高于40℃,当控制器通过数据采集线采集到温度感应器超过40℃时,则控制器向供电电源发出断开电源的控制指令,供电电源停止土壤加热器的加热,同时控制器向太阳能补光灯发出控制指令,打开太阳能补光灯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通过适宜的补光促进根系的生长,更能够平衡植物冠根比。为避免供电电源停止后土壤加热器的预热依然对土壤造成升温,通常土壤温度的阀值设置为不大于37℃。所述土壤加热器采用地热线加热,所述地热线迂回的预埋于土壤中,所述地热线的预埋深度为20-22厘米,作为优选铺设时地热线时,按亩总功率10千瓦铺设,此时地热效果最佳,所述温度感应器有若干个,且呈阵列的分布于地热线上方的土壤中,实现土壤各个局部的均匀探温,所述太阳能补光灯架设于预埋了地热线的土壤上方,最为优选,太阳能补光灯按亩总功率1000瓦架设,此时补光效果好。上述设置方式,隔离作物叶面、根系与地热线、补光灯的直接接触,还包括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竖直设置于在地热线铺设范围的四周,可对铺设了地热线的四周范围起一定的防护作用,避免一些昆虫从四周土壤进入栽植区域,阻隔板还可采用隔热板,形成一个保温区域,避免地热温度四散,降低能耗。所述供电电源分两路独立电源,一路为地热线供热,一路为太阳能补光灯供电,在太阳能补光灯电源不足时可通过供电电源供电。所述温控器采用KZQ-220D型自动温控器,KZQ-220D型博波姆育苗孵化农用大棚地热线自动温控器。本产品的技术优点:1.土壤辅助杀菌除虫,由于某种作物经济价值较高,设施大棚的建设不可避免的会进行同一作物栽培,由于相同作物的自毒作用,土壤残留的杂菌,虫卵较多,对下重茬作物照成危害。必须经过严格的土壤消毒才能够保证高产。大棚土地翻耕,一般均采用15厘米深的犁刀旋耕设备作业,而杂害菌大部活跃在而普通的消毒模式无法让土壤20厘米以下的土壤同时升温达到65度左右高温。从而导致第一次土壤处理后,在次旋耕时带出杂菌。无法有效作业。而本产品,地热线主要预埋在土壤下20-22厘米的位置,温度最高达60度,传导距离达10-12厘米,在清理闷棚消毒作业时,地膜的升温下探温度为12-15厘米。温度刚好结合。一般超过45度大部分害虫无法繁殖,超过65度大部分虫卵、杂菌死亡。减低了农药的使用对土壤的污染。在进行土壤消毒时,需断开PLC控制的阀值控制。2.地上部分作业,温度感应器在土壤的恒温值进行切换,自动进入补光作业。适宜的补光能够促进根系的生长,更能够平衡植物冠根比。3.增加大棚的使用率,减低作物生长周期。4.降低药剂使用量、增加作物的有效营养吸收。5.。减少重茬障碍,减低能源使用。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进行了详尽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该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设置于大棚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包括土壤加热器、温控器、太阳能补光灯、控制器,温度感应器和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温控器为土壤加热器供电,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采集温空器和温度感应器的数据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信号线分别与供电电源、太阳能补光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n所述土壤加热器采用地热线加热,所述地热线迂回的预埋于土壤中,所述温度感应器分布于地热线上方的土壤中,所述太阳能补光灯架设于预埋了地热线的土壤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该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设置于大棚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包括土壤加热器、温控器、太阳能补光灯、控制器,温度感应器和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温控器为土壤加热器供电,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采集温空器和温度感应器的数据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信号线分别与供电电源、太阳能补光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土壤加热器采用地热线加热,所述地热线迂回的预埋于土壤中,所述温度感应器分布于地热线上方的土壤中,所述太阳能补光灯架设于预埋了地热线的土壤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植物光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万源市润雨中药有限公司四川颂康中药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