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8598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两个固定壳之间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内腔的两侧之间活动连接有教学显示板,所述固定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移动轮、固定壳、框架、教学显示板、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套、连接杆、支架、调节盒、连接板、支撑条、第二电机、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套和移动杆,解决了现有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系统不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问题,该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系统,具备可调节使用高度和角度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系统
本技术涉及远程教育
,具体为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系统。
技术介绍
教育教学主要要采用教师直接教授的传统方式进行授课,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地点才能实现,当教师与学生所处地点不同时,此传统教育方式则不适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电脑的普及,产生了采用电脑教学的远程教学系统,用以解决教师与学生所处地点不同的授课问题,特别在高校中,不同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系统接受知名院校教授的授课,这样有利于师资资源的均衡分配,目前的远程教育系统主要针对文化及专业课进行授课,但是现有的远程教育系统显示屏存在着不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问题,这就导致装置不能适宜各种不同的场所,不方便人们进行观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系统,具备可调节使用高度和角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系统不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两个固定壳之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3),两个固定壳(3)之间设置有框架(4),所述框架(4)内腔的两侧之间活动连接有教学显示板(5),所述固定壳(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套(8),所述框架(4)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远离框架(4)的一端贯穿固定壳(3)并与第一螺纹套(8)固定连接,所述框架(4)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3),两个固定壳(3)之间设置有框架(4),所述框架(4)内腔的两侧之间活动连接有教学显示板(5),所述固定壳(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套(8),所述框架(4)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远离框架(4)的一端贯穿固定壳(3)并与第一螺纹套(8)固定连接,所述框架(4)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盒(11),所述调节盒(11)的前侧设置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前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条(13),所述支撑条(13)的前端与教学显示板(5)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盒(1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输出端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5),所述第二螺纹杆(15)的前端贯穿至调节盒(11)内腔的前侧并套设有第二螺纹套(16),所述第二螺纹套(16)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7),所述移动杆(17)的前端贯穿至调节盒(11)的前侧并与连接板(12)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满贯河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