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交通用抓拍摄像头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58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交通用抓拍摄像头支架,包括控制箱、转轴和旋转基座,转轴沿垂直于控制箱顶板方向贯穿控制箱的顶板插入至控制箱内,控制箱内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转轴两侧的滑移块,滑移块的相对侧面设有齿条,转轴上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滑移块沿控制箱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箱体的内壁,控制箱还设有用于驱使两块滑移块沿相反方向滑移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旋转转轴切换摄像头的拍摄方向,减少了在路口设置摄像头的数量,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利用滑移块上的齿条与转轴上的驱动齿轮啮合传动,具有自锁功能,增加了摄像头的安装稳定性,使得在大风天气时摄像头也不易出现因偏转形成的拍摄死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式交通用抓拍摄像头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摄像头支架,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交通用抓拍摄像头支架。
技术介绍
电子抓拍摄像技术,是维护交通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车流量较大的路口,除设置红绿灯来维护交通秩序外,还会添加抓拍摄像头。但是传统技术中,一般是在路口的四个方向分别设置抓拍摄像设备,这种安装方式虽然能保证拍摄效果,但需要大量的成本支出。为了减少安装抓拍摄像头的数量,降低成本,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位CN2066692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交通用抓拍摄像头支架,包括违章摄像头及连接违章摄像头与接入/接出设备的线路,违章摄像头安装在控制箱上,控制箱内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底端接入有传动轴,驱动电机的顶端延伸出有主动轴,主动轴的顶端连接有从动轴,从动轴的顶端安装有旋转基座,违章摄像头安装在旋转基座上,控制箱还安装有定时控制器,定时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接入定时控制开关,定时控制开关电性连接驱动电机。上述专利公开的摄像头支架,通过电机的主动轴和连接于主动轴顶端的从动轴驱使旋转基座转动,以对抓拍摄像头的拍摄方向进行切换。但是,电机的转轴缺少自锁功能,使得上述专利公开的摄像头支架在转动后无法锁定。因而,在刮风天气时,由于风向变化等容易造成抓拍摄像头偏转,进而使得抓拍摄像头无法正对路口红灯,容易留下抓拍死角。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交通用抓拍摄像头支架,其具有自锁功能、稳定性高能够适应刮风天气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旋转式交通用抓拍摄像头支架,包括控制箱、插设于控制箱的转轴和连接于转轴顶端用于安装抓拍摄像头的旋转基座,所述转轴沿垂直于控制箱顶板方向贯穿控制箱的顶板插入至控制箱内,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转轴两侧的滑移块,所述滑移块的相对侧面设有齿条,所述转轴上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滑移块沿控制箱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箱体的内壁,所述控制箱还设有用于驱使两块滑移块沿相反方向滑移的驱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机构的驱使下,两滑移块向相反方向移动,通过滑移块上的齿条和转轴上的驱动齿轮啮合传动,使得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旋转基座转动,从而切换安装于旋转基座的抓拍摄像头的拍摄方向。使得在十字路口的中心处安装两个本技术的抓拍摄像头支架,设置两个抓拍摄像头,即可满足四个方向的抓拍需求。红绿灯切换时,通过转轴转动切换抓拍摄像机的拍摄方向即可,极大降低了抓拍摄像头的安装成本。而且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转轴和滑移块之间通过齿条、驱动齿轮啮合传动,使得完成抓拍摄像机的拍摄方向切换后转轴能够保持稳定,即便是在刮风天气也能保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不易出现偏转进而造成抓拍死角。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贯穿滑移块设置的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控制箱内壁、另一端贯穿控制箱内壁穿出;所述驱动螺杆从控制箱内伸出的一端均设有驱动电机,两根驱动螺杆末端的驱动电机产生的驱动力方向相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驱动电机产生反向作用力,驱使两根驱动螺杆反向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滑移块反向移动,使得转轴稳定旋转,完成抓拍摄像头的拍摄方向切换,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滑移块的移动方向,与驱动螺杆的转动方向相切,即便是驱动电机的驱动轴无法自锁,也使得滑移块不易自行移动,从而提高了摄像头支架的抗风能力。驱动电机的控制,选择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控制方式即可,比如定时控制器和定时控制开关、或者PLC程序控制等,只要设置驱动电机的转向切换、以及启动时间与路口红绿灯切换时间相匹配即可。进一步地,两根所述驱动螺杆上均设置有同步齿轮,两个所述同步齿轮相互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两根驱动螺杆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也使得两个滑移块能够平稳滑移,转轴的旋转(摄像头的拍摄方向切换)更为平稳。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内壁沿控制箱长度方向设有滑轨,所述滑移块滑动设置于滑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加了滑移块的滑移稳定性,且使得不易因风力等造成转轴自转。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的内底壁上设有供转轴低端插入的第一安装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转轴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的顶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管,所述第二安装管套设于转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加了转轴的安装稳定性,且使得雨水等不易从控制箱顶部渗入控制箱内。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与第一安装管内壁之间设置有轴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转轴转动阻力,在滑移块驱使转轴转动时,可以快速切换摄像头拍摄方向。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位于第二安装管顶端的弹性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密封圈能够阻隔灰尘、雨水等,使得转轴能够顺畅转动,不至于在切换摄像头拍摄方向过程中出现卡顿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通过驱动机构、带齿条的滑移块、设置有驱动齿轮和转轴来驱使旋转基座转动,实现摄像头的拍摄方向切换,改变传统的要在四个路口(方向)分别设置抓拍摄像头的工作方式,只需要两台设备即可满足四个方向车辆的抓拍需要,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2、以齿条和驱动齿轮啮合传动的方式驱使转轴旋转,使得转轴具有自锁功能,增加了摄像头对刮风天气的适应能力,使得不易因风力等造成摄像头偏转而出现抓拍死角。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旋转式交通用抓拍摄像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旋转式交通用抓拍摄像头支架的剖视图一;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实施例中旋转式交通用抓拍摄像头支架的剖视图二。图中,1、控制箱;11、滑轨;12、第一安装管;121、轴承;13、第二安装管;2、转轴;21、驱动齿轮;22、弹性密封圈;3、旋转基座;4、滑移块;41、齿条;5、驱动螺杆;51、驱动电机;52、同步齿轮;6、抓拍摄像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旋转式交通用抓拍摄像头支架,其包括中空矩形的控制箱1、插设于控制箱1的转轴2和设置在转轴2顶端的旋转基座3,旋转基座3用于安装抓拍摄像头6。转轴2贯穿控制箱1的顶板插入至控制箱1内,且转轴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控制箱1顶板。参照图2和图3,控制箱1的内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管12,转轴2的底端插入至第一安装管12内,且转轴2和第一安装管12内壁之间设置有轴承121,使得转轴2安装稳固且可以灵活转动。参照图2和图4,控制箱1的顶板上设置有位于转轴2穿出处的第二安装管13,第二安装管13套设于转轴2。第二安装管13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转轴2的安装稳定性。同时,第二安装管13可以减少灰尘、雨水等从控制箱1顶部进入控制箱1内。参照图2和图4,在转轴2上套设有弹性密封圈22,弹性密封圈22位于第二安装管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交通用抓拍摄像头支架,包括控制箱(1)、插设于控制箱(1)的转轴(2)和连接于转轴(2)顶端用于安装抓拍摄像头(6)的旋转基座(3),所述转轴(2)沿垂直于控制箱(1)顶板方向贯穿控制箱(1)的顶板插入至控制箱(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内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转轴(2)两侧的滑移块(4),所述滑移块(4)的相对侧面设有齿条(41),所述转轴(2)上设有与齿条(41)啮合的驱动齿轮(21);所述滑移块(4)沿控制箱(1)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箱体的内壁,所述控制箱(1)还设有用于驱使两块滑移块(4)沿相反方向滑移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交通用抓拍摄像头支架,包括控制箱(1)、插设于控制箱(1)的转轴(2)和连接于转轴(2)顶端用于安装抓拍摄像头(6)的旋转基座(3),所述转轴(2)沿垂直于控制箱(1)顶板方向贯穿控制箱(1)的顶板插入至控制箱(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内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转轴(2)两侧的滑移块(4),所述滑移块(4)的相对侧面设有齿条(41),所述转轴(2)上设有与齿条(41)啮合的驱动齿轮(21);所述滑移块(4)沿控制箱(1)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箱体的内壁,所述控制箱(1)还设有用于驱使两块滑移块(4)沿相反方向滑移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交通用抓拍摄像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贯穿滑移块(4)设置的驱动螺杆(5),所述驱动螺杆(5)一端转动连接于控制箱(1)内壁、另一端贯穿控制箱(1)内壁穿出;所述驱动螺杆(5)从控制箱(1)内伸出的一端均设有驱动电机(51),两根驱动螺杆(5)末端的驱动电机(51)产生的驱动力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生余烂仇伟伟顾云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磐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