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隧道松软围岩内注浆钻孔短套管抗脱装置及短套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42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营隧道松软围岩内注浆钻孔短套管抗脱装置,包括:短套管,所述短套管外壁上设有呈环形均布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固定钢丝绳的一端,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位于松软围岩中,所述松软围岩前端设有隧道支护结构体,所述支护结构体和松软围岩开设有注浆钻孔,所述短套管和钢丝绳构成的整体位于注浆钻孔内,所述注浆孔内设有浆液。具有有效防止位于松软围岩内的注浆钻孔内的短套管,在注浆时不会被钻孔内的浆液压力顶出,提高了注浆质量和施工风险,杜绝了因短套管被顶出造成的注浆失败现象,杜绝了注浆钻孔报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营隧道松软围岩内注浆钻孔短套管抗脱装置及短套管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和隧道、地铁、矿山等地下工程运营期间地质灾害注浆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营隧道松软围岩内注浆钻孔短套管抗脱装置及短套管。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隧道或地下工程运营中经常会遇到因为围岩松软,地下水或岩石自重压力影响遭到破坏,结构变形、破裂,甚至出现突水突泥,严重影响工程使用和寿命。由于受到松软的围岩地质条件、需要注浆加固的围岩的深度限制,在对地质灾害注浆治理设计时,会要求注浆钻孔内的注浆套管很短,仅有2-3m。这么短的注浆套管封固后因为与围岩的固结力不足,注浆时难以承受钻孔内浆液压力的反作用,会出现注浆短套管被浆液压力顶出而脱离钻孔的问题,酿成注浆失败和注浆钻孔报废的结局。注浆失败和注浆钻孔报废不仅影响注浆加固质量和效果,还会影响工程进度,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运营隧道松软围岩内注浆钻孔短套管抗脱装置及短套管,本技术为了解决注浆时难以承受钻孔内浆液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营隧道松软围岩内注浆钻孔短套管抗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短套管,所述短套管外壁上设有呈环形均布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固定钢丝绳的一端,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位于松软围岩中,所述松软围岩前端设有隧道支护结构体,所述支护结构体和松软围岩开设有注浆钻孔,所述短套管和钢丝绳构成的整体位于注浆钻孔内,所述注浆钻孔内设有浆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营隧道松软围岩内注浆钻孔短套管抗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短套管,所述短套管外壁上设有呈环形均布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固定钢丝绳的一端,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位于松软围岩中,所述松软围岩前端设有隧道支护结构体,所述支护结构体和松软围岩开设有注浆钻孔,所述短套管和钢丝绳构成的整体位于注浆钻孔内,所述注浆钻孔内设有浆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营隧道松软围岩内注浆钻孔短套管抗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套管与注浆钻孔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内注入浆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营隧道松软围岩内注浆钻孔短套管抗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短套管的固定孔内,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位于松软围岩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营隧道松软围岩内注浆钻孔短套管抗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套管上的钢丝绳至少包括两组,其中一组靠近隧道支护结构体并与隧道支护结构体接触,另一组远离隧道支护结构体位于松软围岩内。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强潘光明许明保陶二永李宁波刘智元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