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35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加固结构,包括建筑墙体和建筑地基,所述建筑墙体上设置有加固缺口,所述建筑地基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加固缺口的地基加固槽,所述地基加固槽内设置地基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缺口的顶壁与所述地基加固结构之间设置有多个柱加固结构Ⅰ和多个柱加固结构Ⅱ,相邻所述柱加固结构Ⅰ之间设置有梁加固结构Ⅰ,相邻所述柱加固结构Ⅰ和所述柱加固结构Ⅱ之间设置有梁加固结构Ⅱ,所述梁加固结构Ⅰ和所述梁加固结构Ⅱ均抵接所述加固缺口的顶壁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适用于建筑物的改造加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加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加固是利用碳纤维、粘钢、高压灌浆对建筑进行加强加固。此技术广泛用于设计变更,增加梁、柱、悬挑梁、板等加固和变更工程,是目前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工程上的一种钢筋后锚固利用结构胶作用的连接技术。是结构植筋加固与重型荷载紧固应用的最佳选择。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板、梁结构调整的钢筋补强预制梁修复植筋。幕墙埋件广告牌锚固,机械设备安装植筋锚固等。岩石砖砌体等锚固,石材干挂幕墙。石材粘接,矿山洞顶、壁部位的锚固支护;铁路铁轨的锚固,水利设施码头公路桥梁隧道地铁等工程的各种锚固。授权公告号为CN2055583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加固结构,包括建筑物基体;界面剂层,覆于建筑物基体的表面上;第一聚合物砂浆层,覆于界面剂层上;纤维格栅,部分嵌入第一聚合物砂浆层中;以及第二聚合物砂浆层,覆于第一聚合物砂浆层及纤维格栅上。上述建筑物加固结构,由于采用两层聚合物砂浆层间夹纤维格栅的方式,其修复层的厚度较小,提高了结构空间利用率;还可以显著增强加固强度。同时还具有防腐蚀、抗剥离、抗冲击和耐火性能,以及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等优点。此外还具有施工便捷、快速修复、防腐蚀、抗剥离、抗冲击和耐火性能,同时延长结构使用寿命等优点。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不论是界面剂层还是第一聚合物砂浆层均设置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并不适用于对建筑物的改造加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改造加固的建筑加固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加固结构,包括建筑墙体和建筑地基,所述建筑墙体上设置有加固缺口,所述建筑地基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加固缺口的地基加固槽,所述地基加固槽内设置地基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缺口的顶壁与所述地基加固结构之间设置有多个柱加固结构Ⅰ和多个柱加固结构Ⅱ,相邻所述柱加固结构Ⅰ之间设置有梁加固结构Ⅰ,相邻所述柱加固结构Ⅰ和所述柱加固结构Ⅱ之间设置有梁加固结构Ⅱ,所述梁加固结构Ⅰ和所述梁加固结构Ⅱ均抵接所述加固缺口的顶壁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墙体在将原墙体拆除后形成加固缺口,多个加固缺口将原有的多个隔间连通,此时,建筑墙体由于拆除了多个墙壁则必须进行加固,在原有地基的旁边挖出地基加固槽,并在原有地基上设置地基加固结构对地基进行加固,在加固缺口内设置多个柱加固结构Ⅰ、多个柱加固结构Ⅱ、多个梁加固结构Ⅰ和多个梁加固结构Ⅱ对建筑墙体进行加固以代替原有墙壁对建筑墙体的支撑,这样在将原先隔断的多个房间连通为一个整体的同时对建筑墙体完成了加固,实现了对建筑物的改造加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地基加固结构包括由所述地基加固槽底部朝向所述加固缺口依次设置的灰土垫层、素混凝土垫层和地基灌浆层,所述地基加固结构包裹在原地基的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原有地基的周围设置地基加固结构将地基加固,为后续设置多个柱加固结构Ⅰ、多个柱加固结构Ⅱ提供足够的支撑,进而保证该加固结构对拆除墙体后的建筑墙体有足够的支撑,这样提高了该建筑加固结构的支撑力,保证了建筑墙体的可靠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地基灌浆层内依次水平设置有多个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一端植入原有地基,另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地基灌浆层内设置有多个纵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上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筋,多个所述纵向与多个所述连接筋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基灌浆层作为地基加固结构内主要的受力部分,在其内设置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和连接筋对其结构进一步进行加强,且将横向加强筋的一端植入原有地基内将地基灌浆层与原有地基连接为一个整体,另一端设置挂钩增加了地基灌浆层与横向加强筋之间的连接强度,这样进一步提升了地基加固结构的强度,提高了该建筑加固结构的可靠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柱加固结构Ⅰ包括设置在原有墙体上的柱灌浆层Ⅰ和固定设置于柱灌浆层Ⅰ内的箍筋笼Ⅰ,所述箍筋笼Ⅰ接近原有墙体一端植入原有墙体内,并与原有墙体的原箍筋固定连接,所述柱灌浆层Ⅰ围绕原有柱体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有墙体在拆除时在墙体相交处留下一部分柱状的原有墙体,在原有柱状的墙体上沿其轴向于其周壁上设置箍筋笼Ⅰ,然后在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形成柱加固结构Ⅰ对建筑墙体进行支撑。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柱加固结构Ⅱ包括设置在原有墙体上的柱灌浆层Ⅱ和箍筋笼Ⅱ,所述箍筋笼Ⅱ植入原有墙体,所述柱加固结构Ⅱ设置在原有墙体室内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未墙体拆除于未拆除部分的交接处,由于部分墙体未拆除则不能再设置柱加固结构Ⅰ,因此在墙体于室内一侧设置箍筋笼Ⅱ,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柱加固结构Ⅱ,并使箍筋笼Ⅱ植入未拆除的墙体内加强了柱加固结构Ⅱ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这样形成了柱加固结构Ⅱ对建筑墙体进行支撑。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梁加固结构1包括设置原圈梁下方的梁灌浆层Ⅰ和设置在梁灌胶层Ⅰ内的多个U型箍筋,所述U型箍筋的两端从原圈梁的下方植入原圈梁内,多个所述U型箍筋沿原圈梁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应原圈梁在圈梁的下方设置多个U型箍筋,并浇筑梁灌浆层Ⅰ形成梁加固结构Ⅰ,U型箍筋的两端与原圈梁的两侧固定连接将梁加固结构Ⅰ与原有的U型箍筋连接为一体对原圈梁进行了加固,实现对建筑物的支撑。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梁加固结构Ⅱ包括设置在原圈梁下方的梁灌胶层Ⅱ和设置在梁灌胶层Ⅱ内的多个矩形箍筋,多个所述矩形箍筋任一边的中段设置有缺口,所述矩形箍筋的两端从原圈梁额两侧植入原圈梁的内,所述矩形箍筋接近所述地基加固结构的一侧与原圈梁之间固定设置有拉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矩形箍筋的两端与原圈梁固定连接,然后在矩形箍筋于原圈梁之间设置拉筋增强了矩形箍筋与原圈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并浇筑梁灌胶层形成梁加固结构Ⅱ,以加强原有建筑墙体的圈梁强度,实现对拆除墙体之后的建筑墙体进行支撑。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所述U型箍筋和所述矩形箍筋于接近原圈梁的一侧均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原圈梁的轴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筋进一步加强了梁加固结构Ⅰ和梁加固结构Ⅱ的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原有地基上设置地基加固结构对地基进行加固,在加固缺口内设置多个柱加固结构Ⅰ、多个柱加固结构Ⅱ、多个梁加固结构Ⅰ和多个梁加固结构Ⅱ对建筑墙体进行加固以代替原有墙壁对建筑墙体的支撑,这样在将原先隔断的多个房间连通为一个整体的同时对建筑墙体完成了加固,实现了对建筑物的改造加固;2.通过地基加固结构以及在地基加固结构内的地基灌浆层内设置纵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和连接筋对原有地基进行了加固,实现对建筑物的支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加固结构,包括建筑墙体(1)和建筑地基(2),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墙体(1)上设置有加固缺口(11),所述建筑地基(2)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加固缺口(11)的地基加固槽(21),所述地基加固槽(21)内设置地基加固结构(22),所述加固缺口(11)的顶壁与所述地基加固结构(22)之间设置有多个柱加固结构Ⅰ(12)和多个柱加固结构Ⅱ(13),相邻所述柱加固结构Ⅰ(12)之间设置有梁加固结构Ⅰ(14),相邻所述柱加固结构Ⅰ(12)和所述柱加固结构Ⅱ(13)之间设置有梁加固结构Ⅱ(15),所述梁加固结构Ⅰ(14)和所述梁加固结构Ⅱ(15)均抵接所述加固缺口(11)的顶壁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加固结构,包括建筑墙体(1)和建筑地基(2),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墙体(1)上设置有加固缺口(11),所述建筑地基(2)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加固缺口(11)的地基加固槽(21),所述地基加固槽(21)内设置地基加固结构(22),所述加固缺口(11)的顶壁与所述地基加固结构(22)之间设置有多个柱加固结构Ⅰ(12)和多个柱加固结构Ⅱ(13),相邻所述柱加固结构Ⅰ(12)之间设置有梁加固结构Ⅰ(14),相邻所述柱加固结构Ⅰ(12)和所述柱加固结构Ⅱ(13)之间设置有梁加固结构Ⅱ(15),所述梁加固结构Ⅰ(14)和所述梁加固结构Ⅱ(15)均抵接所述加固缺口(11)的顶壁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加固结构(22)包括由所述地基加固槽(21)底部朝向所述加固缺口(11)依次设置的灰土垫层(221)、素混凝土垫层和地基灌浆层(223),所述地基加固结构(22)包裹在原地基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灌浆层(223)内依次水平设置有多个横向加强筋(2231),所述横向加强筋(2231)一端植入原有地基,另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地基灌浆层(223)内设置有多个纵向加强筋(2232),所述横向加强筋(2231)上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筋(2233),多个所述纵向加强筋(2232)与多个所述连接筋(223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加固结构Ⅰ(12)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母俊龙吴理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标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