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304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屋顶檐以及屋顶檐外侧浇注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上表面通过卡合连接有防堵塞组件,所述防堵塞组件包括底部拦网、侧面拦网,上端拦网和拦网主体,其中,所述底部拦网的顶端通过旋合连接在侧面拦网的底端,底部拦网的顶端通过旋合连接在拦网主体的底端,所述拦网主体的上端表面焊接有上端拦网;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堵塞组件,在下雨天时,雨水会从挡雨片上落入拦网主体中并排入主排水槽中,雨水会通过上端拦网表面的排水孔中流走,雨水中的杂质会被上端拦网拦截在拦网主体内部,且上端拦网为半圆体结构,堵塞的杂质会通过球面落入拦网主体的内部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檐口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同时也是指建筑构图中在顶部的典型地带线脚并凸的水平部件,特指古典建筑檐部三个部分的最上部分。现有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大多都是设计排水槽进行排水,由于雨水中的杂质容易堵塞排水槽,于是又有了防拦网,防拦网可以将杂质进行拦截,但是雨水中的杂质积累多了,容易造成防栏网堵住的问题,以及防拦网不便于收集雨水中的杂质与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具有防止杂物堵塞排水槽以及便于收集杂物的问题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屋顶檐以及屋顶檐外侧浇注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上表面通过卡合连接有防堵塞组件,所述防堵塞组件包括底部拦网、侧面拦网,上端拦网和拦网主体,其中,所述底部拦网的顶端通过旋合连接在侧面拦网的底端,底部拦网的顶端通过旋合连接在拦网主体的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屋顶檐(1)以及屋顶檐(1)外侧浇注的排水沟(1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13)的上表面通过卡合连接有防堵塞组件(4),所述防堵塞组件(4)包括底部拦网(41)、侧面拦网(42),上端拦网(43)和拦网主体(44),其中,所述底部拦网(41)的顶端通过旋合连接在侧面拦网(42)的底端,底部拦网(41)的顶端通过旋合连接在拦网主体(44)的底端,所述拦网主体(44)的上端表面焊接有上端拦网(43),所述拦网主体(44)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侧面拦网(42),所述排水沟(13)的内部开设有主排水槽(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屋顶檐(1)以及屋顶檐(1)外侧浇注的排水沟(1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13)的上表面通过卡合连接有防堵塞组件(4),所述防堵塞组件(4)包括底部拦网(41)、侧面拦网(42),上端拦网(43)和拦网主体(44),其中,所述底部拦网(41)的顶端通过旋合连接在侧面拦网(42)的底端,底部拦网(41)的顶端通过旋合连接在拦网主体(44)的底端,所述拦网主体(44)的上端表面焊接有上端拦网(43),所述拦网主体(44)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侧面拦网(42),所述排水沟(13)的内部开设有主排水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檐(1)的上表面连接有挡雨片(8),所述挡雨片(8)的底端表面连接有加热片(6),所述屋顶檐(1)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保温垫(7),所述保温垫(7)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防水垫(10),所述防水垫(10)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块(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片(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喆武瑜杜静
申请(专利权)人: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