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钢轻质型混凝土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297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钢轻质型混凝土墙板,包括轻钢层、轻质层、泡沫层、防火层、固定钉,所述轻钢层包括加强柱,所述轻质层位于轻钢层的上方,所述泡沫层位与轻质层的上方,所述防火层安装在泡沫层的上方,所述固定钉连接轻质层和轻钢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结构合理,通过设置轻钢层和轻质层大幅减轻墙体的重量,有利于施工和建筑减重,防止土地沉积,轻钢层内包括加强柱,加强柱能使轻钢层减轻重量的同时保证轻钢层的强度,所述泡沫层的存在能使前墙体具有隔音效果,防火层的存在能使墙体在遭受火灾等高温因素影响时不轻易被破坏,所述固定柱能使墙体更加稳固,不容易解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钢轻质型混凝土墙板
本技术涉及复合墙板
,特别涉及一种轻钢轻质型混凝土墙板。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低层、多层建筑为砌体结构或框架、砌块填充墙体系,高层建筑多为框架剪力墙体系,围护结构多为砌块填充墙,围护结构如果采用砌块填充墙,存在抗震性差的问题;如果采用普通混凝土结构,存在自重过大的问题,上述两种结构还同时存在现场施工用工量偏多,施工误差人为因素多等缺点、且一般的墙体没有防火结构,一旦发生火灾,整个建筑墙体的安全性会受到很大影响,墙体内缺少隔音层也会影响用户的居住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轻钢轻质型混凝土墙板,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低层、多层建筑为砌体结构或框架、砌块填充墙体系,高层建筑多为框架剪力墙体系,围护结构多为砌块填充墙,围护结构如果采用砌块填充墙,存在抗震性差的问题;如果采用普通混凝土结构,存在自重过大的问题,上述两种结构还同时存在现场施工用工量偏多,施工误差人为因素多等缺点、且一般的墙体没有防火结构,一旦发生火灾,整个建筑墙体的安全性会受到很大影响,墙体内缺少隔音层也会影响用户的居住体验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轻钢轻质型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轻钢层、轻质层、泡沫层、防火层、固定钉,所述轻钢层包括加强柱,所述轻质层位于轻钢层的上方,所述泡沫层位与轻质层的上方,所述防火层安装在泡沫层的上方,所述固定钉连接轻质层和轻钢层。作为优选,所述轻钢层的内部为中空构造,加强柱设置在轻钢层的内部,加强柱的安装方式为上下交错的支撑结构,加强柱通过焊接安装在轻钢层内部。作为优选,所述轻质层和轻钢层通过胶水进行固定,轻质层所有外表面涂抹固定用胶水。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层的直径与内仓直径相同,过滤网层的厚度为1cm-5cm。作为优选,所述泡沫层和轻质层之间安装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长度和泡沫层与轻质层的总厚度相同,固定柱横穿泡沫层和轻质层,固定柱的数量不低于1根/平方米。作为优选,所述防火层表面做光滑处理,防火层的厚度不大于泡沫层。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钉包括横向钉、连接件、纵向钉,所述横向钉钉入轻质层内部,横向钉的钉入位置为轻质层的中部,所述纵向钉钉入轻钢层的内部,所述连接件连接横向钉和纵向钉,连接件连接横向钉和纵向钉的方式为螺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钢轻质型混凝土墙板,结构合理,通过设置轻钢层和轻质层大幅减轻墙体的重量,有利于施工和建筑减重,防止土地沉积,轻钢层内包括加强柱,加强柱能使轻钢层减轻重量的同时保证轻钢层的强度,所述泡沫层的存在能使前墙体具有隔音效果,防火层的存在能使墙体在遭受火灾等高温因素影响时不轻易被破坏,所述固定柱能使墙体更加稳固,不容易解体。轻钢轻质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以薄壁型钢与泡沫+聚苯颗粒轻质混凝土为主要材料,以薄壁型钢为骨架并浇筑轻质混凝土形成组合板件,将预制组合板件组装并形成新型装配式轻钢轻质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该新型装配式组合结构体系具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建筑的优点,且自重轻、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及工厂化预制,适用于多层及小高层装配式建筑。该新型装配式组合结构体系的研发及推广,可提升建筑装配率,降低建造成本,延长严寒地区的施工时间,对实现节能减排及绿色生态循环,尤其对东北严寒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轻钢轻质型混凝土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轻钢层、11-加强柱、2-轻质层、3-泡沫层、4-防火层、5-固定钉、51-横向钉、52-连接件、53-纵向钉、6-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轻钢轻质型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轻钢层1、轻质层2、泡沫层3、防火层4、固定钉5,所述轻钢层1包括加强柱11,所述轻质层2位于轻钢层1的上方,所述泡沫层3位与轻质层2的上方,所述防火层4安装在泡沫层3的上方,所述固定钉5连接轻质层2和轻钢层1。所述轻钢层1的内部为中空构造,加强柱11设置在轻钢层1的内部,加强柱11的安装方式为上下交错的支撑结构,加强柱11通过焊接安装在轻钢层1内部。所述轻质层2和轻钢层1通过胶水进行固定,轻质层2所有外表面涂抹固定用胶水。所述泡沫层3和轻质层2之间安装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长度和泡沫层3与轻质层2的总厚度相同,固定柱6横穿泡沫层3和轻质层2,固定柱6的数量不低于1根/平方米。所述防火层4表面做光滑处理,防火层4的厚度不大于泡沫层3。所述固定钉5包括横向钉51、连接件52、纵向钉53,所述横向钉51钉入轻质层2内部,横向钉51的钉入位置为轻质层2的中部,所述纵向钉53钉入轻钢层1的内部,所述连接件52连接横向钉51和纵向钉53,连接件52连接横向钉51和纵向钉53的方式为螺栓连接。本技术工作过程:本技术一种轻钢轻质型混凝土墙板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设置轻钢层1和轻质层2大幅减轻墙体的重量,有利于施工和建筑减重,防止土地沉积,轻钢层1内包括加强柱11,加强柱11能使轻钢层1减轻重量的同时保证轻钢层1的强度,所述泡沫层3的存在能使前墙体具有隔音效果,防火层4的存在能使墙体在遭受火灾等高温因素影响时不轻易被破坏,所述固定柱6能使墙体更加稳固,不容易解体。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钢轻质型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轻钢层(1)、轻质层(2)、泡沫层(3)、防火层(4)、固定钉(5),所述轻钢层(1)包括加强柱(11),所述轻质层(2)位于轻钢层(1)的上方,所述泡沫层(3)位与轻质层(2)的上方,所述防火层(4)安装在泡沫层(3)的上方,所述固定钉(5)连接轻质层(2)和轻钢层(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钢轻质型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轻钢层(1)、轻质层(2)、泡沫层(3)、防火层(4)、固定钉(5),所述轻钢层(1)包括加强柱(11),所述轻质层(2)位于轻钢层(1)的上方,所述泡沫层(3)位与轻质层(2)的上方,所述防火层(4)安装在泡沫层(3)的上方,所述固定钉(5)连接轻质层(2)和轻钢层(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钢轻质型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钢层(1)的内部为中空构造,加强柱(11)设置在轻钢层(1)的内部,加强柱(11)的安装方式为上下交错的支撑结构,加强柱(11)通过焊接安装在轻钢层(1)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钢轻质型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层(2)和轻钢层(1)通过胶水进行固定,轻质层(2)所有外表面涂抹固定用胶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鼎刘殿忠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