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地下室的外壁覆盖设置有素混凝土层,地下室与素混凝土层间预留有间隙空间,间隙空间中设有若干维持结构稳定的支撑柱,间隙空间的内侧设有防水层,地下室中设有作用于间隙空间的抽水组件,地下室内还设有朝向间隙空间的送风组件,间隙空间上连接若干排气组件,在间隙空间中出现小量渗水时,其内壁由于渗水变得潮湿,此时通过送风组件向间隙空间中鼓入热风,并最终由排气组件处排出,通过热风对间隙空间内进行干燥处理;当渗水量较大时,在间隙空间中利用集水盒暂存渗水,并由抽水泵工作抽出。通过气流干燥与抽水作用相结合,避免渗水情况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领域,具体是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二分之一。多层和高层建筑物需要较深的基础,为利用这一高度,在建筑物底层下建造地下室,既可增加使用面积,又可省去房心回填土,还算比较经济。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该类建筑的施工部分,由于其建筑的特殊性,防水工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有的防水结构虽然有一定的隔水层阻挡,但是还是会有渗水的情况出现。公告号为CN208803498U的申请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其在素混凝土层与防水层之间留有间隙,并在此间设置集水与排水装置,从而实现防水的目的。然而在该结构的具体使用过程中,其排水通过集水箱对渗水的收集,在通常下情况下出现渗水时,水流量较小,收集至可以到可以收水的程度具有较长的延时,且缓慢的渗水会将间隙空间浸湿,长时间的潮湿环境对隔水层及整体地下室内部结构不利,因而,需要一种改进的地下室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所述地下室的外壁覆盖设置有素混凝土层,地下室与素混凝土层间预留有间隙空间,所述间隙空间中设有若干维持结构稳定的支撑柱,间隙空间的内侧设有防水层,所述地下室中设有作用于间隙空间的抽水组件,地下室内还设有朝向间隙空间的送风组件,间隙空间上连接若干排气组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水组件包括抽水泵、集水箱及集水盒,所述间隙空间的下端设有若干凹陷的集水槽,集水槽中设有上端开口的集水盒,集水盒上端设有网孔盖板,所述抽水泵的一端通过水管伸入集水盒中,抽水泵还通过水管连接设置在间隙空间外的集水箱。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风组件包括鼓风机、加热筒及风管,所述鼓风机设置在间隙空间外且其输出端通过风管连接至地下室下方的间隙空间处,风管上设有对气流进行加热的加热筒。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筒中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为连接外部电源的加热丝。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组件设置在地下室上方的间隙空间处,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和干燥筒,排气管的一端伸入间隙空间内,排气管的另一端伸出间隙空间外且连接干燥筒,干燥筒中设有气体干燥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筒可拆卸的安装在排气管端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间隙空间中出现小量渗水时,其内壁由于渗水变得潮湿,此时通过送风组件向间隙空间中鼓入热风,通过热气流向上的运动的趋势,使间隙空间内产生有下至上的内部气流循环,并最终由排气组件处排出,通过热风对间隙空间内进行干燥处理,有效的干燥小量的渗水情况,避免渗水产生的潮湿环境对地下室内部结构的影响;当渗水量较大时,在间隙空间中利用集水盒暂存渗水,并由抽水泵工作抽出。通过气流干燥与抽水作用相结合,避免渗水情况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本技术而机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使用和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地下室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地下室防水结构中抽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地下室防水结构中送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地下室1、防水层2、素混领土层3、支撑柱4、间隙空间5、排气组件6、排气管61、干燥筒62、抽水组件7、抽水泵71、集水箱72、水管73、集水槽74、集水盒75、网孔盖板76、送风组件8、鼓风机81、加热筒82、风管8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1,所述地下室1的外壁覆盖设置有素混凝土层3,地下室1与素混凝土层3间预留有间隙空间5,所述间隙空间5中设有若干维持结构稳定的支撑柱4,间隙空间5的内侧设有防水层2,所述地下室1中设有作用于间隙空间5的抽水组件7,地下室1内还设有朝向间隙空间5的送风组件8,间隙空间5上连接若干排气组件6。具体的,所述抽水组件7包括抽水泵71、集水箱72及集水盒75,所述间隙空间5的下端设有若干凹陷的集水槽74,集水槽74中设有上端开口的集水盒75,集水盒75上端设有网孔盖板76,从而使渗水在重力作用下回流至集水槽74处,通过网孔盖板76上的网孔流入集水盒75中,通过集水盒75起到密封隔绝的作用,放置长久集水对素混凝土层3造成影响,所述抽水泵71的一端通过水管73伸入集水盒75中,抽水泵71还通过水管73连接设置在间隙空间5外的集水箱72,从而在大量渗水快速汇聚时,使其暂存与集水盒75中,并通过抽水泵71的作用,将渗水抽至集水箱72中,防水渗水对防水层2及整个地下室建筑结构产生影响。具体的,所述送风组件8包括鼓风机81、加热筒82及风管83,所述鼓风机81设置在间隙空间5外且其输出端通过风管83连接至地下室1下方的间隙空间5处,风管83上设有对气流进行加热的加热筒82,从而在工作时,加热的气流通过风管83输入值地下室1下方的间隙空间5中。所述加热筒82中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可为连接外部电源的加热丝,通过加热丝通电实现对通过气流进行加热。具体的,所述排气组件6设置在地下室1上方的间隙空间5处,所述排气组件6包括排气管61和干燥筒62,排气管61的一端伸入间隙空间5内,排气管61的另一端伸出间隙空间5外且连接干燥筒62,干燥筒62中设有气体干燥剂,对出气进行干燥。此外,为了便于对干燥筒62进行更换,保证去出气的干燥效果,所述干燥筒62可拆卸的安装在排气管61端头,优选的可通过螺纹连接,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转动连接,便于干燥筒62的拆卸,对其中的干燥剂进行更换和补充。实施例2: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进行功能升级,具体为:为了进一步一升间隙空间5内的气流循环,提高其祛湿效果,所述排气组件6还连接吸气组件,通过吸气组件提供额外的气流循环动力。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间隙空间5中出现小量渗水时,其内壁由于渗水变得潮湿,此时通过送风组件8向间隙空间5中鼓入热风,通过热气流向上的运动的趋势,使间隙空间5内产生有下至上的内部气流循环,并最终由排气组件6处排出,通过热风对间隙空间5内进行干燥处理,有效的干燥小量的渗水情况,避免渗水产生的潮湿环境对地下室内部结构的影响;当渗水量较大时,在间隙空间5中利用集水盒75暂存渗水,并由抽水泵71工作抽出。通过气流干燥与抽水作用相结合,避免渗水情况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1),所述地下室(1)的外壁覆盖设置有素混凝土层(3),地下室(1)与素混凝土层(3)间预留有间隙空间(5),所述间隙空间(5)中设有若干维持结构稳定的支撑柱(4),间隙空间(5)的内侧设有防水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1)中设有作用于间隙空间(5)的抽水组件(7),地下室(1)内还设有朝向间隙空间(5)的送风组件(8),间隙空间(5)上连接若干排气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1),所述地下室(1)的外壁覆盖设置有素混凝土层(3),地下室(1)与素混凝土层(3)间预留有间隙空间(5),所述间隙空间(5)中设有若干维持结构稳定的支撑柱(4),间隙空间(5)的内侧设有防水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1)中设有作用于间隙空间(5)的抽水组件(7),地下室(1)内还设有朝向间隙空间(5)的送风组件(8),间隙空间(5)上连接若干排气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组件(7)包括抽水泵(71)、集水箱(72)及集水盒(75),所述间隙空间(5)的下端设有若干凹陷的集水槽(74),集水槽(74)中设有上端开口的集水盒(75),集水盒(75)上端设有网孔盖板(76),所述抽水泵(71)的一端通过水管(73)伸入集水盒(75)中,抽水泵(71)还通过水管(73)连接设置在间隙空间(5)外的集水箱(72)。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升凯,陈春林,曾楚标,张友园,温雪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创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