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给排水防堵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24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给排水防堵塞装置,属于建筑给排水技术领域,包括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顶部连接有顶架,排水管道的底部连接有转接管,转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管道;顶架的纵切面为U型,顶架的底面上端设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内侧面通过连接板连接有拉杆,拉杆延伸至排水管道及转接管的腔体内;拉杆的侧面设有第一刀片,拉杆的下端通过第二刀片连接有与排水管道内壁接触的刮板,拉杆的底部连接有两个沿拉杆中心向外倾斜的延伸块,延伸块的上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设有旋转刀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示例的防堵塞装置,该装置能够分四步对杂质进行粉碎,使粉碎效果更好,且粉碎装置可以取出,取出的过程中还可以对管壁进行清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给排水防堵塞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给排水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给排水防堵塞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污水排放,然而水中常含有的水垢以及一些污染物极易吸附在排水管道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积越多,长时间不清理便会造成给排水管道堵塞以及污染水质,因此,给排水防堵塞装置得到了大家的欢迎,但是目前大多防堵塞装置的原理就是把污水中的杂质粉碎,进而将粉碎后的杂质随水流排放,因此,防堵塞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需要电机等,并且,有些杂质会直接吸附在管道壁上或者粉碎机构上,粉碎机构及管壁清理起来比较麻烦,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既能对杂质进行粉碎,又能方便对粉碎装置及管壁进行清理的防堵塞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给排水防堵塞装置,该装置能够分四步对杂质进行粉碎,使粉碎效果更好,且粉碎装置可以取出,取出的过程中还可以对管壁进行清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建筑给排水防堵塞装置,包括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顶部连接有顶架,所述排水管道的底部连接有转接管,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管道;所述顶架的内部为凹槽,所述顶架的底面与所述排水管道连通,所述顶架的底面上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面通过连接板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延伸至所述排水管道及转接管的腔体内;所述拉杆的侧面设有第一刀片,所述拉杆的下端通过第二刀片连接有与所述排水管道内壁接触的刮板,所述拉杆的底部连接有两个沿拉杆中心向外倾斜的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旋转刀片;所述转接管为L型,所述转接管内体壁拐角处设有向所述延伸块倾斜的凸块。污水从排水管道流经转向管时,排水管道上的第一刀片对杂质进行初步粉碎,污水继续向下运动,杂质被第二刀片进行二次粉碎,然后污水会带动延伸块上的转轴旋转,转轴带动旋转刀片旋转,旋转刀片对杂质进行三次粉碎,同时在旋转刀片转动过程中,污水会向外飞溅,飞溅到转接管内壁上,转接管上的凸块会对杂质进行四次粉碎,四个粉碎过程,能够提高杂质的粉碎效果,避免管道的堵塞;若管道依旧被堵住,可以通过提拉固定环将拉杆移出至排水管道外侧,移出的过程刮板会对管道的体壁进行清理,移除后对拉杆进行清理即可。该装置既能对杂质进行粉碎,又方便对管道的清理,具有较好的防堵塞功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片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上方。倾斜的刀片更有利于杂质的下落,且能提高杂质与刀片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粉碎效率,避免了刀片对杂质的阻拦,进一步提高了防堵塞功能。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有顶盖。当不需要排放污水时,可利用顶盖将排水管道密封,使用更加灵活。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道的外表面套接有铁环,所述铁环两端开设有螺纹孔。铁环使排水管道的结构更加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能够利用第一刀片对杂质进行初步粉碎,利用第二刀片对杂质进行二次粉碎,污水继续向下运动,水流会带动转轴的旋转,转轴带动旋转刀片的旋转,利用旋转刀片进行三次粉碎,利用凸块进行四次粉碎,从而避免管道的堵塞,同时还可以利用刮板,对管道进行清理,进一步避免了管道的堵塞。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排水管道与转接管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顶架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刮板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凸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排水管道,2-顶架,3-顶盖,4-固定环,5-铁环,6-螺纹孔,7-转接管,8-管道,9-第一刀片,10-拉杆,11-刮板,12-延伸块,13-转轴,14-旋转刀片,15-凸块,16-连接板,17-第二刀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给排水防堵塞装置,包括排水管道1,所述排水管道1的外表面套接有铁环5,所述铁环5两端开设有螺纹孔6,所述排水管道1的顶部连接有顶架2,所述排水管道1的底部连接有转接管7,所述转接管7的另一端连接有管道8。污水从排水管道1进入,通过转接管7流至管道8,从管道8再流到规定的地方。所述顶架2的内部为凹槽,所述顶架2的底面与所述排水管道1连通,所述顶架2的底面上端设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的内部设有顶盖3,当不需要排放污水时,可利用顶盖3将排水管道1密封,使用更加灵活;所述固定环4的内侧面通过连接板16连接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延伸至所述排水管道1及转接管7的腔体内,利用拉杆10对杂物进行粉碎处理,拉杆10可以从排水管道1内伸进伸出,方便拉杆10的清理,同时还能利用拉杆10对管道进行清理。所述拉杆10的侧面设有第一刀片9,所述第一刀片9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上方,第一刀片9可以对杂物进行初步粉碎,顶面倾斜的结构能够在杂物下落过程中不会对杂物形成障碍,避免堵塞的现象,同时还可以增加杂物与刀片的接触面积,提高杂物的粉碎效率;所述拉杆10的下端通过第二刀片17连接有与所述排水管道1内壁接触的刮板11,杂物在初步粉碎后随水流继续下降,第二刀片17对杂物进行二次粉碎,进一步提高粉碎效率,通过拉伸拉杆10,利用刮板11对管道壁进行清理,避免水垢长时间积累引起管道的堵塞;所述拉杆10的底部连接有两个沿拉杆10中心向外倾斜的延伸块12,所述延伸块12的上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上设有旋转刀片14,污水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会带动延伸12块上的转轴13旋转,转轴13带动旋转刀片14旋转,旋转刀片14对杂质进行三次粉碎;所述转接管7为L型,所述转接管7内体壁拐角处设有向所述延伸块12倾斜的凸块15,在旋转刀片14转动过程中,污水会向外飞溅,飞溅到转接管7内壁上,转接管7上的凸块15会对杂质进行四次粉碎,四个粉碎过程,能够提高杂质的粉碎效果,避免管道的堵塞。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给排水防堵塞装置,包括排水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1)的顶部连接有顶架(2),所述排水管道(1)的底部连接有转接管(7),所述转接管(7)的另一端连接有管道(8);/n所述顶架(2)的内部为凹槽,所述顶架(2)的底面与所述排水管道(1)连通,所述顶架(2)的底面上端设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的内侧面通过连接板(16)连接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延伸至所述排水管道(1)及转接管(7)的腔体内;/n所述拉杆(10)的侧面设有第一刀片(9),所述拉杆(10)的下端通过第二刀片(17)连接有与所述排水管道(1)内壁接触的刮板(11),所述拉杆(10)的底部连接有两个沿拉杆(10)中心向外倾斜的延伸块(12),所述延伸块(12)的上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上设有旋转刀片(14);/n所述转接管(7)为L型,所述转接管(7)内体壁拐角处设有向所述延伸块(12)倾斜的凸块(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给排水防堵塞装置,包括排水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1)的顶部连接有顶架(2),所述排水管道(1)的底部连接有转接管(7),所述转接管(7)的另一端连接有管道(8);
所述顶架(2)的内部为凹槽,所述顶架(2)的底面与所述排水管道(1)连通,所述顶架(2)的底面上端设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的内侧面通过连接板(16)连接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延伸至所述排水管道(1)及转接管(7)的腔体内;
所述拉杆(10)的侧面设有第一刀片(9),所述拉杆(10)的下端通过第二刀片(17)连接有与所述排水管道(1)内壁接触的刮板(11),所述拉杆(10)的底部连接有两个沿拉杆(10)中心向外倾斜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增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