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头施工用的打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209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码头施工用的打桩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正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正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转盘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后端贯穿至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表面固定套设有与主动锥齿轮配合使用的从动锥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框架、滑杆、滑套、壳体、把手、螺纹杆、摇把、转盘、横杆、手提式打桩机、滚轮、支撑架、底板、支撑腿、从动锥齿轮、旋转杆、主动锥齿轮和螺纹管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码头施工用的手提式打桩机稳定性较差且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码头施工用的打桩装置
本技术涉及码头施工
,具体为一种码头施工用的打桩装置。
技术介绍
码头是海边、江河边专供轮船或渡船停泊,让乘客上下、货物装卸的建筑物。通常见于水陆交通发达的商业城市。人类利用码头,作为渡轮泊岸上落乘客及货物之用,其次还可能是吸引游人,及约会集合的地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码头的建设应用越发的广泛,在码头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手提式打桩机进行打桩,现有的手提式打桩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振动较大,因此使用时的稳定性较差,为了保持稳定性,使用者需要较大的握力来保持手提式打桩机的稳定,从而会加速使用者的劳累,且由于手提式打桩机质量较重,也不便于使用者频繁搬运,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码头施工用的打桩装置,具备稳定性好且便于使用者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码头施工用的手提式打桩机稳定性较差且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码头施工用的打桩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正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转盘,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码头施工用的打桩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正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4),所述壳体(4)的前侧设置有转盘(8),所述转盘(8)正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摇把(7),所述转盘(8)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6),所述旋转杆(16)的后端贯穿至壳体(4)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7),所述壳体(4)的内腔设置有螺纹管(18),所述螺纹管(18)的表面固定套设有与主动锥齿轮(17)配合使用的从动锥齿轮(15),所述螺纹管(18)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壳体(4)并与壳体(4)活动连接,所述壳体(4)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底部穿过螺纹管(18)并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码头施工用的打桩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正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4),所述壳体(4)的前侧设置有转盘(8),所述转盘(8)正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摇把(7),所述转盘(8)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6),所述旋转杆(16)的后端贯穿至壳体(4)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7),所述壳体(4)的内腔设置有螺纹管(18),所述螺纹管(18)的表面固定套设有与主动锥齿轮(17)配合使用的从动锥齿轮(15),所述螺纹管(18)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壳体(4)并与壳体(4)活动连接,所述壳体(4)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底部穿过螺纹管(18)并固定连接有手提式打桩机(10),所述手提式打桩机(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9),所述壳体(4)底部两侧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滑杆(2),所述滑杆(2)的表面活动套设有滑套(3),所述横杆(9)远离手提式打桩机(10)的一侧与滑套(3)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滚轮(11),所述框架(1)前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航奔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