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盛放部,所述底板下壁面设有支撑部;所述盛放部包括:围边、若干个纵向挡板、若干个固定柱以及若干个支撑板;所述围边安装于底板上壁面,若干个所述围边为矩形结构,若干个所述纵向挡板等距离安装于底板上壁面,若干个所述固定柱等距离安装于底板上壁面,若干个所述支撑板安装于若干个所述固定柱侧壁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放置于凹陷处,相当于增大了凹陷处的硬度,避免大量车辆行驶后,填充后的位置再次下陷,无需再次对凹陷处进行填平,保证了车辆行驶的平稳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
技术介绍
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上水、中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市政工程中道路铺设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市政道路需要考虑城市管道、城市绿化带、自行车道等的布置,因此市政道路要比公路更为复杂。现如今在对道路中的凹陷处填平后,由于沙石土的硬度小,大量车辆行驶后,仍会出现凹坑,影响车辆行驶的平稳性,仍需要再次对凹陷处进行填平,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解决了现如今在对道路中的凹陷处填平后,由于沙石土的硬度小,大量车辆行驶后,仍会出现凹坑,影响车辆行驶的平稳性,仍需要再次对凹陷处进行填平,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盛放部,所述底板下壁面设有支撑部;所述盛放部包括:围边、若干个纵向挡板、若干个固定柱以及若干个支撑板;所述围边安装于底板上壁面,若干个所述围边为矩形结构,若干个所述纵向挡板等距离安装于底板上壁面,若干个所述固定柱等距离安装于底板上壁面,若干个所述支撑板安装于若干个所述固定柱侧壁面,且若干个所述支撑板另一端安装于围边内侧壁面以及若干个所述纵向挡板侧壁面上。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若干个支撑杆以及若干个固定钉;若干个所述支撑杆等距离安装于底板下壁面,若干个所述固定钉安装于若干个所述支撑杆一端。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壁面设有若干个凸条。优选的,所述围边外侧壁面设有四个安装板,四个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四个通孔,四个所述通孔上设有四个安装钉。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支撑杆之间等距离设有若干个连接杆。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固定钉侧壁面均设有加强条。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放置于凹陷处,相当于增大了凹陷处的硬度,避免大量车辆行驶后,填充后的位置再次下陷,无需再次对凹陷处进行填平,保证了车辆行驶的平稳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如今在对道路中的凹陷处填平后,由于沙石土的硬度小,大量车辆行驶后,仍会出现凹坑,影响车辆行驶的平稳性,仍需要再次对凹陷处进行填平,工作效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围边;3-纵向挡板;4-固定柱;5-支撑板;6-支撑杆;7-固定钉;8-凸条;9-安装板;10-安装钉;11-连接杆;12-加强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实施例: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盛放部,底板1下壁面设有支撑部;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底板主要是对盛放部以及支撑部进行安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盛放部可优选采用以下结构,其包括:围边2、若干个纵向挡板3、若干个固定柱4以及若干个支撑板5;围边2安装于底板1上壁面,若干个围边2为矩形结构,若干个纵向挡板3等距离安装于底板1上壁面,若干个固定柱4等距离安装于底板1上壁面,若干个支撑板5安装于若干个固定柱4侧壁面,且若干个支撑板5另一端安装于围边2内侧壁面以及若干个纵向挡板3侧壁面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支撑部可优选采用以下结构,其包括:若干个支撑杆6以及若干个固定钉7;若干个支撑杆6等距离安装于底板1下壁面,若干个固定钉7安装于若干个支撑杆6一端。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将若干个固定钉7插入路面的凹坑处,作为优选的,更进一步的,若干个固定钉7侧壁面均设有加强条12,加强条12用于对固定钉7的强度进行加强,随后按压围边2,使若干个支撑杆6完全埋入地下,使底板1贴合于路面的凹坑,作为优选的,更进一步的,底板1上壁面设有若干个凸条8用于加强底板1,作为优选的,更进一步的,若干个支撑杆6之间等距离设有若干个连接杆11,若干个连接杆11用于支撑若干个支撑杆6,随后对围边2内部进行填充,再对围边2外部进行填充,直至围边2外部与围边2同高,并压紧,作为优选的,更进一步的,围边2外侧壁面设有四个安装板9,四个安装板9上开设有四个通孔,四个通孔上设有四个安装钉10,随后通过四个安装钉10将结构固定在围边2外侧的路面上,若干个纵向挡板3同于对围边2横向的两个面进行支撑,若干个固定柱4以及若干个支撑板5用于对若干个纵向挡板3以及围边2纵向的两个面进行支撑,随后使用沥青填平路面,当车辆行驶在填充后的路面上时,若干个若干个纵向挡板3以及若干个支撑板5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避免围边2内侧填充的土壤移动,避免填充后的路面再次下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盛放部,所述底板(1)下壁面设有支撑部;/n所述盛放部包括:围边(2)、若干个纵向挡板(3)、若干个固定柱(4)以及若干个支撑板(5);/n所述围边(2)安装于底板(1)上壁面,若干个所述围边(2)为矩形结构,若干个所述纵向挡板(3)等距离安装于底板(1)上壁面,若干个所述固定柱(4)等距离安装于底板(1)上壁面,若干个所述支撑板(5)安装于若干个所述固定柱(4)侧壁面,且若干个所述支撑板(5)另一端安装于围边(2)内侧壁面以及若干个所述纵向挡板(3)侧壁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盛放部,所述底板(1)下壁面设有支撑部;
所述盛放部包括:围边(2)、若干个纵向挡板(3)、若干个固定柱(4)以及若干个支撑板(5);
所述围边(2)安装于底板(1)上壁面,若干个所述围边(2)为矩形结构,若干个所述纵向挡板(3)等距离安装于底板(1)上壁面,若干个所述固定柱(4)等距离安装于底板(1)上壁面,若干个所述支撑板(5)安装于若干个所述固定柱(4)侧壁面,且若干个所述支撑板(5)另一端安装于围边(2)内侧壁面以及若干个所述纵向挡板(3)侧壁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若干个支撑杆(6)以及若干个固定钉(7);
若干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雨,
申请(专利权)人:张洪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