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毯封边用高效供料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10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力毯封边用高效供料运输装置,其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导轨,导轨中设有若干滑车,滑车上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设有夹持件,导轨上端连接有若干分料轨,分料轨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变轨件和第二变轨件,第一变轨件上连接有变轨驱动器,变轨驱动器与一时间继电器电连接,分料轨倾斜设置,分料轨设有第一变轨件的一端所处高度高于分料轨设有第二变轨件的一端所处高度。运输装置实现自动分料,操作人员无需等待,且操作人员无需离开加工台太远,抬手即可将重力毯拉扯到加工台中,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重力毯的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上料效率高,运料效率高,人工工作效率高,重力毯加工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力毯封边用高效供料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重力毯封边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重力毯封边用高效供料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重力毯是一种新型被毯,因其内部增设有质量较大的重力层,使被毯的整体质量增加。在人们睡觉时使用,具有提高睡眠质量,缓解压力的作用。重力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一道封边加工程序,所谓封边加工即对重力毯的四条边进行缝制,使重力毯使用时更舒适和方便,在将重力毯由上一道加工区运输到封边加工区时,由于重力毯自身重量较重,通常使用供料装置运输重力毯。现有的重力毯封边加工供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导轨11,导轨11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架1,导轨11中设有若干滑车2,滑车2上连接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下端设有夹持件3。操作人员将需要封边的重力毯夹持到夹持件3上,而后夹持件3受到导轨11的驱动,将重力毯运送到加工台附近,负责封边的人员将夹持件3中的重力毯拉扯到加工台上进行封边加工。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负责将重力毯夹持到夹持件中的操作人员为连续工作,且上料速度较快,但负责封边加工的操作人员相对工作速度较慢,因此负责重力毯封边的操作人员数量较多,当滑车带动重力毯沿导轨移动时,靠近上料处的操作人员将重力毯从夹持件上取下后,下一个加工台处的操作人员则需等待下一个夹持有重力毯的夹持件的到来,导致操作人员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降低了重力毯的封边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供料效率高,减少操作人员等待时间,从而提高重力毯加工效率的重力毯封边用高效供料运输装置。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重力毯封边用高效供料运输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若干滑车,所述滑车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有夹持件,所述导轨上端连接有若干分料轨,所述分料轨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变轨件和第二变轨件,所述第一变轨件上连接有变轨驱动器,所述变轨驱动器与一时间继电器电连接,所述分料轨倾斜设置,所述分料轨设有第一变轨件的一端所处高度高于分料轨设有第二变轨件的一端所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间继电器控制第一变轨件的活动频率,导轨上的滑车携带重力毯运动到分料轨处后,第一变轨件向下转动,使滑车靠惯性运动到第一变轨件中,随后沿第一变轨件运动到分料轨中,实现自动分料。操作人员看到重力毯运动到分料轨中后,向下拉扯重力毯,使重力毯脱离夹持件,实现对重力毯的预留。随后夹持件沿分料轨运动到第二变轨件中,第二变轨件受到夹持件的重力作用向下转动,将夹持件重新输送到导轨中。运输装置实现自动分料,使操作人员抬手即可将重力毯拉扯到加工台上,相比于操作人员从导轨中拉扯重力毯,再将重力毯搬运到加工台上,分料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工作人员向加工台中搬运重力毯的时间,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重力毯的加工效率。此外,时间继电器按照顺序平均分配重力毯,使每个加工台上均存放有预留的重力毯,防止上一个操作人员将夹持件中的重力毯取走后,后边的操作人员需要等待下一个夹持件的到来,自动分料减少操作人员等待的时间,进一步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重力毯的加工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料轨的下方设有与支架固定连接的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对夹持件中的重力毯具有限位作用,当夹持件夹持重力毯运动到分料轨中后,滑车由于重力作用,沿分料轨滑动,使夹持件中的重力毯与限位件抵接,从而使重力毯与限位件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摩擦力使重力毯被限位件扯离夹持件,重力毯掉落到限位件下方的加工台上,夹持件沿分料轨运动到第二变轨件中,重新回到导轨中。限位件对重力毯的限位作用,使运输装置实现自动卸料,操作人员专心工作即可,无需顾及重力毯的预留情况,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夹持件将重力毯运送到加工台上后再次回到导轨中,准备夹持下一件重力毯,夹持件无需等待,连续工作,进一步提高运输装置的运料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件整体呈“L”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形的限位件与重力毯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使重力毯受到限位件的拉扯力增大,保证重力毯自动卸料的稳定性。重力毯受到的拉扯力增大后,重力毯脱离夹持件的速度更快,避免夹持件由于重力毯拉扯的原因,速度降低,停滞在分料轨中,从而降低了运输装置的运料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件上设有摩擦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垫进一步增加限位件与重力毯之间的摩擦力,限位件与重力毯之间的摩擦力越大,重力毯越容易脱离夹持件,从而保证重力毯的稳定卸料,无需操作人员顾及分心,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摩擦垫上设有若干与摩擦垫一体成型的摩擦凸块,所述摩擦凸块呈半球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凸块增大限位件与重力毯之间的摩擦力,保证重力毯卸料的稳定性。摩擦凸块呈半球形对重力毯具有保护作用,避免重力毯与限位件抵接时,被限位件损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料轨中设有若干从动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动辊减小滑车与分料轨之间的摩擦力,并且使滑车滑动的速度更快,一方面减少滑车输送重力毯所用时间,提高运输装置的运料效率,另一方面当重力毯受到限位件的限位时,滑车更易与重力毯脱离,从而提高重力毯卸料的稳定性。滑车速度提高,重力毯对滑车产生的拉扯力不易使滑车停滞在分料轨中,保证滑车正常运料,从而保证运输装置的运料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件包括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铰接有活动板,所述夹持板与活动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板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操作人员向夹持件中上料时,单手拉动活动板即可,无需双手扳动夹持件,使操作人员的上料过程更方便,方便上料有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上料速度,从而提高运输装置的上料效率。夹持板与活动板之间设有弹性件,操作人员将重力毯提拎到夹持件中后释放活动板,活动板受到弹性件的拉力将重力毯夹持在夹持板中,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夹紧重力毯,进一步提高重力毯的上料效率,使重力毯的加工效率提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板上设有插接凸块,所述活动板中设有与插接凸块插接连接的插接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重力毯被夹持在夹持件中时,重力毯受到插接凸块的作用,重力毯的一部分与插接凸块一同插接在插接通槽中,使重力毯被夹持的更紧实,重力毯的运输过程更稳定,不易从夹持件中脱离,提高重力毯运输的稳定性,使运输装置有序进行供料,降低意外情况出现的频率,使操作人员专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重力毯的加工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滑车携带重力毯运动到第一变轨件中,再运动到加工台上方,操作人员将重力毯拉扯到加工台上后,滑车带动夹持件经过第二变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力毯封边用高效供料运输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导轨(11),所述导轨(11)上设有若干滑车(2),所述滑车(2)上设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的下端设有夹持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1)上端连接有若干分料轨(4),所述分料轨(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变轨件(41)和第二变轨件(42),所述第一变轨件(41)上连接有变轨驱动器(43),所述变轨驱动器(43)与一时间继电器(44)电连接,所述分料轨(4)倾斜设置,所述分料轨(4)设有第一变轨件(41)的一端所处高度高于分料轨(4)设有第二变轨件(42)的一端所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毯封边用高效供料运输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有导轨(11),所述导轨(11)上设有若干滑车(2),所述滑车(2)上设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的下端设有夹持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1)上端连接有若干分料轨(4),所述分料轨(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变轨件(41)和第二变轨件(42),所述第一变轨件(41)上连接有变轨驱动器(43),所述变轨驱动器(43)与一时间继电器(44)电连接,所述分料轨(4)倾斜设置,所述分料轨(4)设有第一变轨件(41)的一端所处高度高于分料轨(4)设有第二变轨件(42)的一端所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毯封边用高效供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轨(4)的下方设有与支架(1)固定连接的限位件(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毯封边用高效供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2)整体呈“L”形。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殳丽芳叶福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君澜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