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面大棉花针织机用进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102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面大棉花针织机用进线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行走轮、第一固定杆、连接块、转轴、第二固定杆、固定杆、连接、弹簧、限位块、安装槽、转珠、挂线轴、挡杆和第二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通过转轴可以使第二固定杆折叠到第一支撑杆背面,可以节省空间,通过固定杆等结构可以固定多个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位置,使进线机构方便折叠和使用;通过限位块和滑动槽可以改变挂线轴的位置,使线轴的位置更灵活,满足不同的需求,通过挂线轴和挡杆可以使进线机构适应不同尺寸的线轴,通过安装槽和转珠等结构可以使挂线轴转动的更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面大棉花针织机用进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进线机构,具体是一种单面大棉花针织机用进线机构,属于单面大棉花针织机进线应用

技术介绍
针织机是编织针织物的机器,1589年英国牧师威廉·李专利技术了第一台手摇针织机,19世纪70年代随着电动机的专利技术,手摇针织机进而被告诉运转的电动针织机所取代,发展至今,针织机的种类更多,但一般由经编机、纬编机、送线机构、编织机构、传动机构等组成。目前市场上的单面大棉花针织机的进线机构十分简单,且占地面积大,不方便存放;而且挂线轴不能根据线轴的尺寸不同改变,当线轴尺寸不同时需要更换进线机构,十分不便,同时线轴与挂线轴之间的摩擦大,使针织机进线不顺畅,甚至可能扯断针织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单面大棉花针织机用进线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单面大棉花针织机用进线机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单面大棉花针织机用进线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支撑结构和挂线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一侧底部固接行走轮;r>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面大棉花针织机用进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1)、支撑结构和挂线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1)一侧底部固接行走轮(2);/n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杆(3),所述第一固定杆(3)固接于第一支撑杆(1)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杆(3)一侧固接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底部转动连接转轴(5),所述转轴(5)固接第二固定杆(6),所述第二固定杆(6)一侧固接挡杆(14),所述连接块(4)和转轴(5)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侧壁滑动连接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顶部固接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上下两端均固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一侧固接于连接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面大棉花针织机用进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1)、支撑结构和挂线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1)一侧底部固接行走轮(2);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杆(3),所述第一固定杆(3)固接于第一支撑杆(1)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杆(3)一侧固接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底部转动连接转轴(5),所述转轴(5)固接第二固定杆(6),所述第二固定杆(6)一侧固接挡杆(14),所述连接块(4)和转轴(5)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侧壁滑动连接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顶部固接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上下两端均固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一侧固接于连接块(4)一侧;
所述挂线结构包括限位块(10),所述第一固定杆(3)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底部滑动连接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侧壁转动连接转珠(12),所述转珠(12)一侧转动连接挂线轴(13),所述挂线轴(13)顶部转动连接挡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面大棉花针织机用进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阿芳金月林钮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金叶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