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速织机的折入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099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高速织机的折入边装置,包括箱体外壳、剪刀组件、连动组件、凸轮轴组件和四连杆钩纱组件;所述箱体外壳的上端设有电磁阀和安装有调气阀的进气管,所述电磁阀上连接有上出气管和下出气管,所述电磁阀接收主织机编码器发送的信号,并通过主织机的电控箱或独立的电控单元控制上出气管和下出气管喷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理使用气动能源,并通过织机主机控制箱同步控制气动电磁阀出气进行压纱纱头入钩针孔进行钩边作业;具有稳定性高、精度高、消耗少、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速织机的折入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高速织机的折入边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织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现有的折入边装置由于钩针钩取纬纱的动作由凸轮曲线控制,钩针及剪刀进出动作由平面槽凸轮控制,凸轮品种数量多,控制其动作的摆臂强度低,其结构形状会导致折入边装置不适应高速运转。而且装置内部结构复杂,平面槽凸轮精度低,传动经凸轮、转子传至摆臂,再由摆臂传至滑块推动进出推杆,而推杆定位导向部位短小,定位不稳,制造装配困难,影响配套织机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速织机的折入边装置,本技术合理使用气动能源,并通过织机主机控制箱同步控制气动电磁阀出气进行压纱纱头入钩针孔进行钩边作业;具有稳定性高、精度高、消耗少、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型高速织机的折入边装置,包括箱体外壳(1)、剪刀组件、连动组件、凸轮轴组件和四连杆钩纱组件;所述箱体外壳(1)的上端设有电磁阀(2)和安装有调气阀(3)的进气管(4),所述电磁阀(2)上连接有上出气管(5)和下出气管(6),所述电磁阀(2)接收主织机编码器发送的信号,并通过主织机的电控箱或独立的电控单元控制上出气管(5)和下出气管(6)喷气;所述凸轮轴组件包括传动凸轮轴(7)、以及套设在传动凸轮轴(7)上的1套组合共轭凸轮和钩纱凸轮(8),所述传动凸轮轴(7)的另一端设置在织机的主轴齿轮中,所述传动凸轮轴(7)通过主轴齿轮传送织机主轴的动力,保持与织机主轴同速同向同步;所述连动组件包括进岀支架(11)、进岀杆和凸轮转子(12),所述进岀支架(11)与进岀杆连接固定并设置在箱体外壳(1)的内部底端的固定导套(13)上,所述进岀杆包括前端均伸出箱体外壳(1)外的第一进岀杆(14)和第二进岀杆(15),所述进岀支架(11)上设有与组合共轭凸轮连接的凸轮转子(12),所述凸轮转子(12)在共轭凸轮推动下带动进岀杆在固定导套(13)上前后滑动;所述剪刀组件包括固定剪刀(16)、活动剪刀(17)、剪刀压纱座(18)和连杆(19),所述连杆(19)的一端固定在箱体外壳(1)的可调偏心(20)上,另一端与活动剪刀(17)连接,所述固定剪刀(16)和活动剪刀(17)铰接在一起并固定在剪刀压纱座(18)上,所述固定剪刀(16)和活动剪刀(17)之间设有钩针孔(21),所述钩针孔(21)的进口端设有进纱槽(22),所述剪刀压纱座(18)中设有分别与上出气管(5)和下出气管(6)连通的吹纱进气口(23)和压纱进气口(24),所述吹纱进气口(23)和压纱进气口(24)均与钩针孔(21)连通;所述剪刀压纱座(18)固定在第一进岀杆(14)和第二进岀杆(15)的前端,所述进出杆前后滑动带动活动剪刀(17)在进纱槽(22)处剪纱;所述四连杆钩纱组件包括钩针驱动凸轮(26)、钩针驱动导轮(27)、摆臂(28)、定长关节轴承(29)、钩针驱动连杆(30)、钩针转动轴(31);所述钩针驱动凸轮(26)套设在传动凸轮轴(7)上,所述摆臂(28)的一端连接有与钩针驱动凸轮(26)相啮合的钩针驱动导轮(27),另一端连接有定长关节轴承(29),所述定长关节轴承(29)通过钩针驱动连杆(30)和钩针转动轴(31)与第一进岀杆(14)连接,所述第一进岀杆(14)的前端通过钩针座(32)连接有钩针(33),所述四连杆钩纱组件随传动凸轮轴(7)转动而带动钩针(33)进入进纱槽(22)中钩纱。所述剪刀组件形成了一个滑块连杆(19)机构,当进出杆前后滑动时活动剪刀(17)上下剪纱,保持与织机织造同步。优选的,所述组合共轭凸轮包括主共轭进出凸轮(9)和副共轭进出凸轮(10),所述钩纱凸轮(8)设置在主共轭进出凸轮(9)和副共轭进出凸轮(10)之间。优选的,所述摆臂(28)通过摆臂轴(34)固定在箱体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摆臂(28)连接定长关节轴承(29)的一端还连接有与箱体外壳(1)的内底部固定的摆臂弹簧(35)。优选的,所述钩针转动轴(31)通过滚针轴承(36)设置在第一进岀杆(14)中。优选的,所述进岀支架(11)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固定进出杆的梁式移动支点(37),所述进岀支架(11)随进岀杆在固定导套(13)上前后滑动。进岀杆利用进岀支架(11)上二长距离设置的梁式移动支点和固定导套(13)保持滑动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钩针孔(21)为水平方向设置,其内侧垂直设有挡纱棒(25)。优选的,所述剪刀组件包括相固定的左侧剪刀组件和右侧剪刀组件。优选的,所述右侧剪刀组件的剪刀压纱座(18)中设有右吹纱进气口(39)和右压纱进气口(40),所述右吹纱进气口(39)与钩针孔(21)呈66°设置在钩针孔(21)的上下侧,所述右压纱进气口(40)呈勾形结构,设置在钩针孔(21)的上下侧且与钩针孔(21)连通的右压纱进气口(40)与设置在钩针孔(21)下侧的右吹纱进气口(39)之间的角度为62°,不与钩针孔(21)连通的右压纱进气口(40)与钩针孔(21)之间的角度为70°,所述右侧剪刀组件的剪刀压纱座(18)的侧面与钩针孔(21)之间的角度为82°。所述左侧剪刀组件的剪刀压纱座(18)中设有左吹纱进气口(41)和左压纱进气口(42),所述左吹纱进气口(41)与钩针孔(21)呈70°设置在钩针孔(21)的上下侧,所述左压纱进气口(42)与钩针孔(21)呈129°设置在钩针孔(21)的上下侧,所述左侧剪刀组件的剪刀压纱座(18)的侧面与钩针孔(21)之间的角度为78°。优选的,所述箱体外壳(1)设置在织机织口的布边位置的过桥齿轮架(38)上,且所述钩针(33)的钩纱点与布边织口重叠。工作原理为:折入边装置的动力由织机主轴通过主轴齿轮传递到中传动凸轮轴中,并保证与织机主轴同速同向同步;折入边装置由主织机编码器提供信号,并通过主织机的电控箱控制气动电磁阀在规定时间段喷气;或者利用主织机编码器信号,通过独立的电控单元控制气动电磁阀在规定时间段喷气。传动凸轮轴与织机打纬曲轴同步转动,带动1套组合共轭凸轮、一个消极凸轮(钩针驱动凸轮)同步转动,从而驱动紧贴组合共轭凸轮面的进岀支架上的凸轮转子运动,使进岀支架与进岀杆一起在固定导套上做前后进出运动,从而驱动剪刀剪断纬纱。同时消极凸轮(钩针驱动凸轮)推动摆臂摆动,通过定长关节轴承、钩针驱动连杆、钩针传动轴驱动钩针摆动,进行钩纱。纬纱进入进纱槽,左右侧剪刀组件中的活动剪刀剪断纬纱,电磁阀控制下出气管出气,下出气管中的气流进入右压纱进气口中,并吹动纬纱的一端头在钩针孔中向上;电磁阀再控制上出气管出气,下出气管关闭,下出气管中的气流进入右吹纱进气口中,并吹动纬纱的另一端头向下吹入钩针孔中;同时钩针进入进纱槽,将纬纱头带织口内与下一纬纱一进行打纬完成一个打纬过程。气管出气由电磁阀控制,并与打纬、剪纱、钩入、再打纬联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速织机的折入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外壳(1)、剪刀组件、连动组件、凸轮轴组件和四连杆钩纱组件;/n所述箱体外壳(1)的上端设有电磁阀(2)和安装有调气阀(3)的进气管(4),所述电磁阀(2)上连接有上出气管(5)和下出气管(6),所述电磁阀(2)接收主织机编码器发送的信号,并通过主织机的电控箱或独立的电控单元控制上出气管(5)和下出气管(6)喷气;/n所述凸轮轴组件包括传动凸轮轴(7)、以及套设在传动凸轮轴(7)上的1套组合共轭凸轮和钩纱凸轮(8),所述传动凸轮轴(7)的另一端设置在织机的主轴齿轮中,所述传动凸轮轴(7)通过主轴齿轮传送织机主轴的动力,保持与织机主轴同速同向同步;/n所述连动组件包括进岀支架(11)、进岀杆和凸轮转子(12),所述进岀支架(11)与进岀杆连接固定并设置在箱体外壳(1)的内部底端的固定导套(13)上,所述进岀杆包括前端均伸出箱体外壳(1)外的第一进岀杆(14)和第二进岀杆(15),所述进岀支架(11)上设有与组合共轭凸轮连接的凸轮转子(12),所述凸轮转子(12)在共轭凸轮推动下带动进岀杆在固定导套(13)上前后滑动;/n所述剪刀组件包括固定剪刀(16)、活动剪刀(17)、剪刀压纱座(18)和连杆(19),所述连杆(19)的一端固定在箱体外壳(1)的可调偏心(20)上,另一端与活动剪刀(17)连接,所述固定剪刀(16)和活动剪刀(17)铰接在一起并固定在剪刀压纱座(18)上,所述固定剪刀(16)和活动剪刀(17)之间设有钩针孔(21),所述钩针孔(21)的进口端设有进纱槽(22),所述剪刀压纱座(18)中设有分别与上出气管(5)和下出气管(6)连通的吹纱进气口(23)和压纱进气口(24),所述吹纱进气口(23)和压纱进气口(24)均与钩针孔(21)连通;所述剪刀压纱座(18)固定在第一进岀杆(14)和第二进岀杆(15)的前端,所述进出杆前后滑动带动活动剪刀(17)在进纱槽(22)处剪纱;/n所述四连杆钩纱组件包括钩针驱动凸轮(26)、钩针驱动导轮(27)、摆臂(28)、定长关节轴承(29)、钩针驱动连杆(30)、钩针转动轴(31);所述钩针驱动凸轮(26)套设在传动凸轮轴(7)上,所述摆臂(28)的一端连接有与钩针驱动凸轮(26)相啮合的钩针驱动导轮(27),另一端连接有定长关节轴承(29),所述定长关节轴承(29)通过钩针驱动连杆(30)和钩针转动轴(31)与第一进岀杆(14)连接,所述第一进岀杆(14)的前端通过钩针座(32)连接有钩针(33),所述四连杆钩纱组件随传动凸轮轴(7)转动而带动钩针(33)进入进纱槽(22)中钩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速织机的折入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外壳(1)、剪刀组件、连动组件、凸轮轴组件和四连杆钩纱组件;
所述箱体外壳(1)的上端设有电磁阀(2)和安装有调气阀(3)的进气管(4),所述电磁阀(2)上连接有上出气管(5)和下出气管(6),所述电磁阀(2)接收主织机编码器发送的信号,并通过主织机的电控箱或独立的电控单元控制上出气管(5)和下出气管(6)喷气;
所述凸轮轴组件包括传动凸轮轴(7)、以及套设在传动凸轮轴(7)上的1套组合共轭凸轮和钩纱凸轮(8),所述传动凸轮轴(7)的另一端设置在织机的主轴齿轮中,所述传动凸轮轴(7)通过主轴齿轮传送织机主轴的动力,保持与织机主轴同速同向同步;
所述连动组件包括进岀支架(11)、进岀杆和凸轮转子(12),所述进岀支架(11)与进岀杆连接固定并设置在箱体外壳(1)的内部底端的固定导套(13)上,所述进岀杆包括前端均伸出箱体外壳(1)外的第一进岀杆(14)和第二进岀杆(15),所述进岀支架(11)上设有与组合共轭凸轮连接的凸轮转子(12),所述凸轮转子(12)在共轭凸轮推动下带动进岀杆在固定导套(13)上前后滑动;
所述剪刀组件包括固定剪刀(16)、活动剪刀(17)、剪刀压纱座(18)和连杆(19),所述连杆(19)的一端固定在箱体外壳(1)的可调偏心(20)上,另一端与活动剪刀(17)连接,所述固定剪刀(16)和活动剪刀(17)铰接在一起并固定在剪刀压纱座(18)上,所述固定剪刀(16)和活动剪刀(17)之间设有钩针孔(21),所述钩针孔(21)的进口端设有进纱槽(22),所述剪刀压纱座(18)中设有分别与上出气管(5)和下出气管(6)连通的吹纱进气口(23)和压纱进气口(24),所述吹纱进气口(23)和压纱进气口(24)均与钩针孔(21)连通;所述剪刀压纱座(18)固定在第一进岀杆(14)和第二进岀杆(15)的前端,所述进出杆前后滑动带动活动剪刀(17)在进纱槽(22)处剪纱;
所述四连杆钩纱组件包括钩针驱动凸轮(26)、钩针驱动导轮(27)、摆臂(28)、定长关节轴承(29)、钩针驱动连杆(30)、钩针转动轴(31);所述钩针驱动凸轮(26)套设在传动凸轮轴(7)上,所述摆臂(28)的一端连接有与钩针驱动凸轮(26)相啮合的钩针驱动导轮(27),另一端连接有定长关节轴承(29),所述定长关节轴承(29)通过钩针驱动连杆(30)和钩针转动轴(31)与第一进岀杆(14)连接,所述第一进岀杆(14)的前端通过钩针座(32)连接有钩针(33),所述四连杆钩纱组件随传动凸轮轴(7)转动而带动钩针(33)进入进纱槽(22)中钩纱。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迎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