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细胞划痕小室,所述小室内部两侧壁垂直设置导向槽,导向槽为两个沿小室中心线对称设置,导向槽上端设置开口,所述导向槽内配装有细胞划痕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一种细胞划痕小室,细胞种板后,手工将中轴插下,使划痕线柱与小室底面完全贴合。当细胞增殖至适合划痕的条件时,拔除中轴,留下划痕线;本装置解决了细胞划痕实验中容易污染,划痕线的宽窄不一、弯曲不直、板面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小室的制作简单、实用性强,可将划痕线标准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胞划痕小室
本技术创造属于细胞培养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细胞划痕小室。
技术介绍
细胞划痕实验是一种研究细胞迁移的体外实验方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当细胞长到融合成单层状态时,在融合的单层细胞上人为制造一个空白区域,成为划痕,划痕边缘的细胞会逐渐进入该空白区域使得划痕愈合。传统的细胞划痕实验是以直尺固定于孔板上方,再以10ul的tip头为操作工具以制造细胞划痕线。由于直尺贴于孔板上方以及划痕的动作,不可避免增加了细胞污染的几率。手工制作划痕线很难把握施加的力度,从而导致划痕线的宽窄不一、弯曲不直、板面损伤等问题,影响实验结果增加了实验的失败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创造旨在提出一种细胞划痕小室,以解决细胞划痕实验过程中容易污染细胞,且划痕线效果不一致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细胞划痕小室,包括培养细胞用小室,所述小室内部两侧壁垂直设置导向槽,导向槽为两个沿小室中心线对称设置,导向槽上端设置开口,所述导向槽内配装有细胞划痕装置;所述细胞划痕装置包括手柄、中轴、导向板、线柱板和划痕线柱。中轴垂直设置于所述小室的中心位置,中轴上端设置手柄,中轴中间区域固定设置导向板,导向板两侧配装于所述导向槽内,导向板可沿导向槽上下移动,导向板下端与限位板抵接使划痕线柱悬挂于小室内。中轴下端通过线柱板连接划痕线柱,划痕线柱呈长方体形状,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沿所述小室底面均匀排布且与所述小室底面平行设置,划痕线柱距离所述小室底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细胞培养液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内侧壁设置有摩擦条,所述导向板两侧与导向槽接触面设置有摩擦条。所述摩擦条为多条沿所述导向槽内侧壁、导向板两侧与导向槽接触面水平均匀排布。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呈上宽下窄的梯形,靠近所述小室底面一端的开口宽度小于靠近所述小室顶部一端的开口宽度。进一步的,所述划痕线柱通过限位板可悬挂于距离所述小室底面高度为2至4MM的位置,所述导向槽下端距离所述小室底面高度为2至4MM。进一步的,所述小室底面设置有划痕定位线,划痕定位线为多条沿所述小室中心线平行设置的深色线条。进一步的,还包括六孔板,在六孔板的小室内设置所述划痕装置和所述导向槽。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和细胞划痕装置由聚苯乙烯为材料制成。聚苯乙烯材料具有弹性,向下插入导向板时,导向槽下部可产生弹性扩张,导向板与导向槽更加紧密配合,使划痕线柱与小室底面持续稳定贴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创造所述的一种细胞划痕小室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创造所述的细胞划痕小室通过导向槽、配装在导向槽内的导向板,使用时拉起或按压手柄使得导向板、中轴、划痕线柱沿导向槽上下移动。将所述细胞划痕装置配装于导向槽,划痕线柱距离小室底面2-4MM。将细胞悬液均匀种于小室内,手持手柄将中轴插下,使划痕线柱与小室底面牢固紧密贴合。当细胞生长至适合划痕条件时,拔出中轴并丢弃,留下整齐的划痕线;本技术创造所述的细胞划痕小室解决了细胞划痕实验中容易污染,划痕线的宽窄不一、弯曲不直、板面损伤的问题,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小室的制作简单、实用性强,可将划痕线标准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本技术创造所述的一种细胞划痕的操作方法,将细胞悬液均匀种于小室内,手持手柄将中轴插下,使划痕线柱与小室底面牢固紧密贴合。当细胞生长至合适的密度时,拔出中轴并丢弃,留下整齐的划痕线,解决了细胞划痕实验中容易污染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创造,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的细胞划痕小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的细胞划痕小室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导向槽、导向板未工作时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手持手柄将中轴插下时导向槽、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创造实施例所述六孔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小室;2-手柄;3-中轴;4-导向板;5-开口;6-内部两侧壁;7-导向板两侧;8-导向槽;9-限位板;10-线柱板;11-划痕线柱;12-小室底面;13-六孔板;14-划痕定位线;201-摩擦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创造的限制。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创造。如图1至4所示,一种细胞划痕小室,包括培养细胞用小室1,所述小室1内部两侧壁6垂直设置导向槽8,导向槽8为两个沿小室1中心线对称设置,导向槽8上端设置开口5,所述导向槽8内配装有细胞划痕装置;所述细胞划痕装置包括手柄2、中轴3、导向板4、线柱板10和划痕线柱11,中轴3垂直设置于所述小室1的中心位置,中轴3上端设置手柄2,中轴3中间区域固定设置导向板4,导向板两侧7配装于所述导向槽8内,导向板4可沿导向槽8上下移动,导向板4下端与限位板9抵接使划痕线柱悬挂于小室内,中轴3下端通过线柱板10连接划痕线柱11,划痕线柱11呈长方体形状,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沿所述小室底面12均匀排布且与所述小室底面12平行设置,划痕线柱11距离所述小室底面12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细胞培养液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划痕线柱11为三条长25mm、宽0.6mm、高2.5mm的长方体结构,未工作时导向板下端与限位板抵接使划痕线柱悬挂于划痕小室内。工作时将导向板插下使划痕线柱与小室地面紧密贴合。所述导向槽8呈上宽下窄的梯形,所述导向槽8内侧壁设置有摩擦条201,所述导向板两侧7与导向槽8接触面设置有摩擦条201,所述摩擦条201为多条沿所述导向槽8内侧壁、导向板两侧7与导向槽8接触面水平均匀排布。所述导向槽8靠近所述小室底面12一端的开口宽度小于靠近所述小室顶部一端的开口宽度。所述划痕线柱11通过限位板9可悬挂于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胞划痕小室,包括培养细胞用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室内部两侧壁垂直设置导向槽,导向槽为两个沿小室中心线对称设置,导向槽上端设置开口,所述导向槽内配装有细胞划痕装置;/n所述细胞划痕装置包括手柄、中轴、导向板、限位板、线柱板和划痕线柱,中轴垂直设置于所述小室的中心位置,中轴上端设置手柄,中轴中间区域固定设置导向板,导向板两侧配装于所述导向槽内,导向板可沿导向槽上下移动,导向板下端与限位板抵接使划痕线柱悬挂于小室内,中轴下端通过线柱板连接划痕线柱,划痕线柱呈长方体形状,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沿所述小室底面均匀排布且与所述小室底面平行设置,划痕线柱距离所述小室底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细胞培养液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划痕小室,包括培养细胞用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室内部两侧壁垂直设置导向槽,导向槽为两个沿小室中心线对称设置,导向槽上端设置开口,所述导向槽内配装有细胞划痕装置;
所述细胞划痕装置包括手柄、中轴、导向板、限位板、线柱板和划痕线柱,中轴垂直设置于所述小室的中心位置,中轴上端设置手柄,中轴中间区域固定设置导向板,导向板两侧配装于所述导向槽内,导向板可沿导向槽上下移动,导向板下端与限位板抵接使划痕线柱悬挂于小室内,中轴下端通过线柱板连接划痕线柱,划痕线柱呈长方体形状,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沿所述小室底面均匀排布且与所述小室底面平行设置,划痕线柱距离所述小室底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细胞培养液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划痕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内侧壁设置有摩擦条,所述导向板两侧与导向槽接触面设置有摩擦条,所述摩擦条为多条沿所述导向槽内侧壁、导向板两侧与导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瑛,向圆,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