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絮凝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01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絮凝水分离器。电絮凝油水分离器包括箱体,箱体由隔板分割成过滤室、电解室、净水室和沉降室;所述过滤室的上部设置有分离器进水口;所述电解室与过滤室之间底部连通;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多个双层隔板,双层隔板将过滤室分割成多个电解室单元,每个电解室单元之间均设置有一对电极;所述双层隔板的两隔板之间形成有流道,相邻电解室单元之间通过流道连通;所述流道竖直分布,且流道的上端是流道进水口,下端是流道出水口;所述净水室与电解室之间底部连通;所述沉降室与净水室之间底部连通,且沉降室的上部设置有沉降室出水口。电解室内形成S型流通路径,能够使泔水进行充分的电解,提高了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絮凝油水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絮凝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食堂、饭店等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餐厨泔水,其主要含有油、水和有机物等物质,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入城市下水道中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还有可能被不法商贩收集提炼成“地沟油”重新被利用,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现有的油水分离设备和方法主要有隔油池、混凝加药、气浮法。隔油池是利用污水中油脂与水的密度不同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占地面积大,并且除油效率低,水质在隔油池中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有机物腐败,产生臭味。混凝加药方法是在污水中投入铝盐、铁盐等混凝剂到污水中,使污水中的胶体微粒相互粘结、聚集,将油脂和悬浮颗粒转化成污泥沉淀下来;该方法混凝剂的投加量不易控制,并且添加的药剂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气浮法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粘附悬浮物,通过气泡使油污等上浮到水面以实现去除油污的目的;但是该方法运行成分较高,并且浮渣量大,油脂回收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絮凝水分离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絮凝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由隔板分割成过滤室、电解室、净水室和沉降室;/n所述过滤室的上部设置有分离器进水口;/n所述电解室与过滤室之间底部连通;/n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多个双层隔板,双层隔板将过滤室分割成多个电解室单元,每个电解室单元之间均设置有一对电极;/n所述双层隔板的两隔板之间形成有流道,相邻电解室单元之间通过流道连通;/n所述流道竖直分布,且流道的上端是流道进水口,下端是流道出水口;/n所述净水室与电解室之间底部连通;/n所述沉降室与净水室之间底部连通,且沉降室的上部设置有沉降室出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0 CN 20192202885371.一种电絮凝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由隔板分割成过滤室、电解室、净水室和沉降室;
所述过滤室的上部设置有分离器进水口;
所述电解室与过滤室之间底部连通;
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多个双层隔板,双层隔板将过滤室分割成多个电解室单元,每个电解室单元之间均设置有一对电极;
所述双层隔板的两隔板之间形成有流道,相邻电解室单元之间通过流道连通;
所述流道竖直分布,且流道的上端是流道进水口,下端是流道出水口;
所述净水室与电解室之间底部连通;
所述沉降室与净水室之间底部连通,且沉降室的上部设置有沉降室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流道;
沿水流方向,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设置,且第二隔板上端的高度高于第一隔板上端的高度,所述流道与第一隔板上端平齐的位置形成流道进水口;
第一隔板的侧边和底部均与电解室连接;
第二隔板的侧边与电解室连接,第二隔板的底部与电解室之间存在间隔,第二隔板与电解室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岩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丰舜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