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继铃专利>正文

瓶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80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瓶体结构,包括瓶身以及瓶盖,所述瓶盖上开设有进管孔和通气孔,所述进管孔中设置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瓶身长度的两倍,所述吸水管上设置有调节体,所述调节体中开设有T字形的调节槽,所述吸水管贯穿所述调节槽的一侧,所述调节槽的另一侧中螺纹设置有调节件,转动所述调节件可使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吸水管形成抵触或分离,并控制所述吸水管的闭合与流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瓶体结构能够降低喝水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瓶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
,涉及瓶体结构。
技术介绍
当病人做了手术之后,通常需要卧床进行休养,甚至有一些手术做了之后连翻身之类的都不能,需要静躺。那么此时病人的喝水就成了一个较大的问题。目前在对于这些病人进行喝水,大多都是通过家属在旁边进行辅助,由于病人不能翻身,因此通常都是通过喝水管进行的;首先有个水瓶,然后有根软管,软管的一端位于水瓶中,另一端病人可以进行吸水;如此喝水虽然病人无需起身,但是每次喝水完成后,家属都要使软管中的水再回流到水瓶中,下次喝水时病人再次进行吸水,喝水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瓶体结构,旨在解决喝水难度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瓶体结构,包括瓶身以及瓶盖,所述瓶盖上开设有进管孔和通气孔,所述进管孔中设置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瓶身长度的两倍,所述吸水管上设置有调节体,所述调节体中开设有T字形的调节槽,所述吸水管贯穿所述调节槽的一侧,所述调节槽的另一侧中螺纹设置有调节件,转动所述调节件可使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吸水管形成抵触或分离,并控制所述吸水管的闭合与流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调节槽外的端部设置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直径大于所述调节件的直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管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部、第二管部和第三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三管部均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管部由柔性材料制成,且所述调节体位于所述第二管部上,所述第一管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瓶身的长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管孔的周缘设置有筒形的稳定部,所述第一管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稳定部相配合的扣合部,所述扣合部呈罩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气孔处设置有L形的防灰管,所述防灰管的一端与所述通气孔相通,另一端位于所述瓶身的外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灰管中可分离设置有防灰塞,所述防灰塞的截面为凸字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灰塞与所述防灰管之间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灰塞和所述防灰管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瓶身的底端周缘设置有环形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瓶身的底端所在的平面共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瓶体结构,病人在首次喝水时,先转动调节件使得调节件与吸水管分离,此时吸水管为畅通状态,病人可以将水通过吸水管从瓶身中吸入到口中,吸入完成后转动调节件,并通过调节件将吸水管抵紧至封闭,然后放开吸水管,或将吸水管放到床头即可。在下次吸水时只需转动调节件,使得调节件与吸水管分离即可直接进行吸水,由于在上一次吸水完成后,水还是停留在吸水管中的,因此此次的吸水就更为简单方便,喝水/吸水的难度更小。更为优选的,可以将瓶身设置到较高的位置,这样在喝水时,瓶身中的水还更容易被喝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瓶体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其中,1、瓶身;2、瓶盖;3、进管孔;4、通气孔;5、吸水管;5a、第一管部;5b、第二管部;5c、第三管部;6、调节体;7、调节槽;8、调节件;9、转动环;10、稳定部;11、扣合部;12、防灰管;13、防灰塞;14、连接带;15、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瓶体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一种瓶体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瓶身1以及瓶盖2,所述瓶盖2上开设有进管孔3和通气孔4,所述进管孔3中设置有吸水管5,所述吸水管5的长度大于所述瓶身1长度的两倍,所述吸水管5上设置有调节体6,所述调节体6中开设有T字形的调节槽7,所述吸水管5贯穿所述调节槽7的一侧,所述调节槽7的另一侧中螺纹设置有调节件8,转动所述调节件8可使所述调节件8与所述吸水管5形成抵触或分离,并控制所述吸水管5的闭合与流通。所述调节件8位于所述调节槽7外的端部设置有转动环9,所述转动环9的直径大于所述调节件8的直径。通过转动环9转动转动调节件8更为省力和方便。所述吸水管5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部5a、第二管部5b和第三管部5c,所述第一管部5a和所述第三管部5c均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管部5b由柔性材料制成,且所述调节体6位于所述第二管部5b上,所述第一管部5a的长度大于所述瓶身1的长度。第二管部5b是软的,因此可以受到调节件8的挤压后,将水流截断。同时第一管部5a是硬质的,因此防止在水中飘起等情况,使得吸水管5位于瓶身1中的一端能够持续的位于液面下方。而第三管部5c是硬质的,便于病人含住后吸水,而不会由于嘴唇用力过大导致吸水管5关闭。同时第三管部5c还可以防止调节体6从吸水管5上滑落(图中仅为示意,实际生产时可以将调节槽7设置成较小,小于第三管部5c的直径,同时大于第一管部5a的直径,因此调节体6在与吸水管5组装时可以通过第一管部5a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第三管部5c能够防止调节体6从吸水管5上滑落)。所述进管孔3的周缘设置有筒形的稳定部10,所述第一管部5a上设置有与所述稳定部10相配合的扣合部11,所述扣合部11呈罩状。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将第一管部5a穿过进管孔3后,继续向下移动第一管部5a直到将扣合部11稳定的扣接到稳定部10上,第一管部5a和瓶盖2之间能够通过稳定部10和扣合部11稳定连接,喝水稳定性高(其中瓶盖2与瓶身1之间是螺纹可分离连接的,瓶盖2在与瓶身1稳定连接之后,才会与第一管部5a连接)。所述通气孔4处设置有L形的防灰管12,所述防灰管12的一端与所述通气孔4相通,另一端位于所述瓶身1的外侧。所述防灰管12中可分离设置有防灰塞13,所述防灰塞13的截面为凸字形。所述防灰塞13与所述防灰管12之间设置有连接带14,所述连接带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灰塞13和所述防灰管12连接。医院里通常会提供烧开的开水,因此打来的水通常需要放置一段时间,但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到水中,通常也会将瓶盖2盖上后进行冷却,此时防灰管12不仅能够能够加速开水的冷却,同时还可以防止灰尘落入到水中,病人吸水时防灰管12还能够进气到瓶身1中,从而正常的吸水。而不需要喝水时,可以通过防灰塞13将防灰管12堵住。连接带14防止了再转移,清洗的过程中防灰塞13丢落。所述瓶身1的底端周缘设置有环形的支撑部15,所述支撑部15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瓶身1的底端所在的平面共面。支撑部15能够提高瓶身1的位置稳定性,防止其倾倒。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还能够在支撑部15上设置重物(比如充电宝,家属的水瓶等),从而提高瓶身1的位置稳定性。本技术提供的瓶体结构,本技术提供了瓶体结构,病人在首次使用时,先转动调节件8使得调节件8与吸水管5分离,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瓶身(1)以及瓶盖(2),所述瓶盖(2)上开设有进管孔(3)和通气孔(4),所述进管孔(3)中设置有吸水管(5),所述吸水管(5)的长度大于所述瓶身(1)长度的两倍,所述吸水管(5)上设置有调节体(6),所述调节体(6)中开设有T字形的调节槽(7),所述吸水管(5)贯穿所述调节槽(7)的一侧,所述调节槽(7)的另一侧中螺纹设置有调节件(8),转动所述调节件(8)可使所述调节件(8)与所述吸水管(5)形成抵触或分离,并控制所述吸水管(5)的闭合与流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瓶身(1)以及瓶盖(2),所述瓶盖(2)上开设有进管孔(3)和通气孔(4),所述进管孔(3)中设置有吸水管(5),所述吸水管(5)的长度大于所述瓶身(1)长度的两倍,所述吸水管(5)上设置有调节体(6),所述调节体(6)中开设有T字形的调节槽(7),所述吸水管(5)贯穿所述调节槽(7)的一侧,所述调节槽(7)的另一侧中螺纹设置有调节件(8),转动所述调节件(8)可使所述调节件(8)与所述吸水管(5)形成抵触或分离,并控制所述吸水管(5)的闭合与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8)位于所述调节槽(7)外的端部设置有转动环(9),所述转动环(9)的直径大于所述调节件(8)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5)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部(5a)、第二管部(5b)和第三管部(5c),所述第一管部(5a)和所述第三管部(5c)均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管部(5b)由柔性材料制成,且所述调节体(6)位于所述第二管部(5b)上,所述第一管部(5a)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铃
申请(专利权)人:陈继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