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利用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包括控制器、蓄电池组;以及集成于车架上的驱动电机;该装置还包括交流发电机组件;交流发电机组件安装于车轮内、并随着车轮的转动以将动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组包括多组蓄电池;多组蓄电池相互并联;交流发电机组件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并为任一蓄电池充电;控制器与交流发电机组件电性连接以切换交流发电机组件的充电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使用多组独立的蓄电池来实现彼此之间的电能转换,电动车轮毂上安装交流发电机组件,当轮毂转动时,通过交流发电机将电动车行驶中轮毂转动的动能转换成电能,然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对任一蓄电池充电、以及任一蓄电池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利用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利用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动车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当中,其具有方便快捷、低碳环保等优点,人们对电动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般来说,电动车主要包括车架、控制器、电机;相比其他的出行工具,电动车更加环保、节能、省钱、省事、便捷。现有技术中,电动车一般都是采用蓄电池直接给电机和控制器供电,然后由控制器决定电动车的前进和后退,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续航能力较差;还有一种电动车是使用一组蓄电池组利用交流发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同时边充电和放点,这种模式是利用控制器实现充电一段时间,然后放点一段时间,蓄电池本身并不能同时实现充电和放电,其是由控制器造成的一个假象,而这种方式动能的损耗较大、并且会造成蓄电池寿命的损耗。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能够较少动能损耗、提高蓄电池组使用寿命的电动车利用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动能损耗、提高蓄电池组使用寿命、提高电动车续航能力、且更加环保的电动车利用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电动车利用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该装置集成于电动车的车架上,所述装置主要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电动车的车轮转动以实现电动车的前进和后退;蓄电池组;以及集成于车架上的驱动电机;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所述蓄电池组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器和驱动电机均电性连接以为所述控制器和驱动电机供电;该装置还包括:交流发电机组件;所述交流发电机组件安装于车轮内、并随着车轮的转动以将动能转化为电能;所述蓄电池组包括多组蓄电池;多组所述蓄电池相互并联;所述交流发电机组件与所述蓄电池组电性连接并为任一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交流发电机组件电性连接以切换所述交流发电机组件的充电状态。进一步的,所述车架的前端通过前轮毂安装有前轮,所述车架的后端通过后轮毂安装有后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后轮毂内并驱动所述后轮毂转动;电动车行驶时,所述后轮带动所述前轮转动;所述交流发电机组件集成于所述前轮毂内并随着所述前轮转动;所述控制器集成于车架的前端,且所述控制器具有控制面板。进一步的,所述交流发电机组件包括两个机壳;两个所述机壳嵌接;该交流发电机组件还包括:定子线圈;转子线圈;所述机壳沿其轴向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机壳相互嵌接时,所述转子线圈嵌入两个所述机壳的通槽内;所述定子线圈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外圈。进一步的,所述机壳分为机壳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机壳本体一端的机壳齿部;所述机壳齿部沿所述机壳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且相邻所述机壳齿部之间形成为齿部嵌入空间;两个所述机壳的机壳齿部对应嵌入所述齿部嵌入空间内以形成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机壳轴向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轴承杆与前轮毂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电动车利用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装置使用多组独立的蓄电池来实现彼此之间的电能转换,电动车轮毂上安装交流发电机组件,当轮毂转动时,通过交流发电机将电动车行驶中轮毂转动的动能转换成电能,然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对任一蓄电池充电、以及任一蓄电池供电。本技术的装置结构新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蓄电池一边供电一边充电所带来的技术问题,切换方式灵活,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利用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集成于电动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利用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的交流发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利用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的交流发电机组件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利用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的电控原理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2、蓄电池组;3、控制器;4、驱动电机;5、交流发电机组件;6、电线;101、前轮;102、后轮;10101、前轮毂;201、第一蓄电池;202、第二蓄电池;501、机壳;502、定子线圈;503、转子线圈;504、轴承;50101、机壳主体;50102、机壳齿部;50103、齿部嵌入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电动车利用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该装置集成于电动车的车架1上,装置主要包括:控制器3,该控制器3控制电动车的车轮转动以实现电动车的前进和后退;蓄电池组2;以及集成于车架1上的驱动电机4;控制器3与驱动电机4通过电线6电性连接以控制驱动电机4的转动;蓄电池组2通过电线6与控制器3和驱动电机4均电性连接以为控制器和驱动电机4供电;该装置还包括:交流发电机组件5;交流发电机组件5安装于车轮内、并随着车轮的转动以将动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组2包括多组蓄电池;多组蓄电池相互并联;交流发电机组件5与蓄电池组2电性连接并为任一蓄电池充电;控制器3与交流发电机组件5电性连接以切换交流发电机组件5的充电状态。其中,上述的车架的前端通过前轮毂10101安装有前轮101,车架的后端通过后轮毂安装有后轮102;驱动电机4安装于后轮毂内并驱动后轮毂转动;电动车行驶时,后轮102带动前轮101转动;交流发电机组件5集成于前轮毂10101内并随着前轮101转动;控制器3集成于车架1的前端,且控制器3具有控制面板。具体的,本实施例以后轮102驱动的电动车为例作为进一步介绍,后轮102驱动指驱动电机4安装于车架1的后轮毂内,并在与地面摩擦时利用后轮102驱动前轮101转动以实现移动。同时,驱动电机4的正转和反转受控于控制器3,一般控制器3可以直接采用电动车的主控制器,并设置开关键,以便能够时刻切换正转和反转,以达到前进和后退的目的。当电动车为后轮102驱动时,驱动电机4安装于后轮毂内,而上述的交流发电机组件5集成于前轮毂10101内,其能够随着前轮毂10101的转动而部分转动,以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同理,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电机4和交流发电机组件5的集成位置可以互换,此处不再赘述。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动车利用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该装置集成于电动车的车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要包括:/n控制器(3),该控制器(3)控制电动车的车轮转动以实现电动车的前进和后退;/n蓄电池组(2);以及/n集成于车架(1)上的驱动电机(4);/n所述控制器(3)与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电线(6)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4)的转动;/n所述蓄电池组(2)通过电线(6)与所述控制器(3)和驱动电机(4)均电性连接以为所述控制器(3)和驱动电机(4)供电;/n该装置还包括:/n交流发电机组件(5);/n所述交流发电机组件(5)安装于车轮内、并随着车轮的转动以将动能转化为电能;/n所述蓄电池组(2)包括多组蓄电池;/n多组所述蓄电池相互并联;/n所述交流发电机组件(5)与所述蓄电池组(2)电性连接并为任一所述蓄电池充电;/n所述控制器(3)与所述交流发电机组件(5)电性连接以切换所述交流发电机组件(5)的充电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车利用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该装置集成于电动车的车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要包括:
控制器(3),该控制器(3)控制电动车的车轮转动以实现电动车的前进和后退;
蓄电池组(2);以及
集成于车架(1)上的驱动电机(4);
所述控制器(3)与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电线(6)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4)的转动;
所述蓄电池组(2)通过电线(6)与所述控制器(3)和驱动电机(4)均电性连接以为所述控制器(3)和驱动电机(4)供电;
该装置还包括:
交流发电机组件(5);
所述交流发电机组件(5)安装于车轮内、并随着车轮的转动以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所述蓄电池组(2)包括多组蓄电池;
多组所述蓄电池相互并联;
所述交流发电机组件(5)与所述蓄电池组(2)电性连接并为任一所述蓄电池充电;
所述控制器(3)与所述交流发电机组件(5)电性连接以切换所述交流发电机组件(5)的充电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利用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前端通过前轮毂(10101)安装有前轮(101),所述车架(1)的后端通过后轮毂安装有后轮(102);
所述驱动电机(4)安装于所述后轮毂内并驱动所述后轮毂转动;
电动车行驶时,所述后轮(102)带动所述前轮(101)转动;
所述交流发电机组件(5)集成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希,
申请(专利权)人:王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