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车用仪表板本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657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1
一种多功能车用仪表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板(1)的上边缘处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沉台Ⅰ(11)、沉台Ⅱ(12)、沉台Ⅲ(13)与沉台Ⅳ(14);所述的沉台Ⅰ(11)、沉台Ⅱ(12)、沉台Ⅲ(13)与沉台Ⅳ(14)上均有装车孔(5);所述的左端板(3)与右端板(4)上也设有装车孔(5);所述的后端板(2)在下方边缘设有至少两个装车插孔(6);仪表板本体通过前端板(1)背面设有的多个限位柱(7)进行定位,后使用螺栓通过装车孔(5)与装车插孔(6)固定在车身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模具设计结构简化,装车方便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车用仪表板本体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是关于一种多功能车用仪表板本体。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与人们的关系真可说是密不可分,而车辆制造商、车辆零组件制造商与使用人群,不再单纯的只追求车辆本身的性能,安全性以及其省油的效果,对外观美感也越来越注重;对于车辆来说,其上的仪表板是重要功能件与装饰件,仪表板包含仪表板本体,仪表板本体上面开有很多安装各类仪表零件的孔,导致仪表本体结构复杂,模具设计结构复杂,直接影响仪表板本体的生产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车用仪表板本体,仪表板本体结构简化,模具设计结构简化,装车方便稳定,强度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多功能车用仪表板本体,为一体注塑件由前端板、后端板、左端板与右端板连接组成,所述的前端板连接在后端板的前方,左端板连接在后端板的左端,右端板连接在后端板的右端;所述的前端板的上边缘处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沉台Ⅰ、沉台Ⅱ、沉台Ⅲ与沉台Ⅳ;所述的沉台Ⅰ、沉台Ⅱ、沉台Ⅲ与沉台Ⅳ上均有装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车用仪表板本体,为一体注塑件由前端板(1)、后端板(2)、左端板(3)与右端板(4)连接组成,所述的前端板(1)连接在后端板(2)的前方,左端板(3)连接在后端板(2)的左端,右端板(4)连接在后端板(2)的右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板(1)的上边缘处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沉台Ⅰ(11)、沉台Ⅱ(12)、沉台Ⅲ(13)与沉台Ⅳ(14);所述的沉台Ⅰ(11)、沉台Ⅱ(12)、沉台Ⅲ(13)与沉台Ⅳ(14)上均有装车孔(5);所述的左端板(3)与右端板(4)上也设有装车孔(5);所述的后端板(2)在下方边缘设有至少两个装车插孔(6);仪表板本体通过前端板(1)背面设有的多个限位柱(7)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车用仪表板本体,为一体注塑件由前端板(1)、后端板(2)、左端板(3)与右端板(4)连接组成,所述的前端板(1)连接在后端板(2)的前方,左端板(3)连接在后端板(2)的左端,右端板(4)连接在后端板(2)的右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板(1)的上边缘处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沉台Ⅰ(11)、沉台Ⅱ(12)、沉台Ⅲ(13)与沉台Ⅳ(14);所述的沉台Ⅰ(11)、沉台Ⅱ(12)、沉台Ⅲ(13)与沉台Ⅳ(14)上均有装车孔(5);所述的左端板(3)与右端板(4)上也设有装车孔(5);所述的后端板(2)在下方边缘设有至少两个装车插孔(6);仪表板本体通过前端板(1)背面设有的多个限位柱(7)进行定位,后使用螺栓通过装车孔(5)与装车插孔(6)固定在车身上;所述的前端板(1)在沉台Ⅰ(11)下方设有左除霜盖板安装孔(15),在沉台Ⅱ(12)与沉台Ⅲ(13)下方设有出风口(16),并在沉台Ⅳ(14)下方设有右除霜盖板安装孔(17);所述的后端板(2)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左出风口安装孔(21)、仪表罩安装孔(22)、中央控制面板安装孔(23)与右出风口安装孔(24);所述的后端板(2)在中央控制面板安装孔(23)的下方还设有暖风控制器面板安装孔(25),并在暖风控制器面板安装孔(25)下方设有烟灰缸面板安装孔(26),并在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步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新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