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管桩浇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512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管桩浇筑设备,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带有三根支撑腿的搅拌罐,搅拌罐的顶部设置有入料机构,且搅拌罐的底部贯穿设置有排料机构,所述搅拌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搅拌罐并与旋转轴的顶端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底端与搅拌罐内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升降块。通过设置旋转轴和升降块的配合,通过旋转轴带动升降块以及升降块上的搅拌轴进行转动。并且通过步进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当螺纹杆转动时会使升降块进行升降。同时会带动搅拌轴在X轴的方向进行转动。保证了搅拌的效果,同时由于搅拌轴设置成弯曲状可以避免搅拌过程中出现分层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管桩浇筑设备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管桩浇筑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管桩的技术也日趋成熟,除应用于工业、名用建筑外,还广泛应用于桥梁、港口、铁路或水利工程等各领域。采用浇筑技术可以提高管桩的生产效率。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都采用混凝土浇筑技术生产管桩。混凝土浇注机是混凝土生产的主要设备.主要用于对按一定配比注入罐体的料浆、水泥、生石灰、石膏及铝粉膏悬浮液进行搅拌,使之均匀混合,充分反应,并及时将混合料浆注入模框内。然而现有的混凝土浇注机在工作的时候由于搅拌的力度不够充分,会导致石灰颗粒的包膜无法被破坏,无法达到充分均匀的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管桩浇筑设备,使用后,解决现有技术中搅拌的力度不够充分,会导致石灰颗粒的包膜无法被破坏,无法达到充分均匀的混合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混凝土管桩浇筑设备,包括带有三根支撑腿的搅拌罐,搅拌罐的顶部设置有入料机构,且搅拌罐的底部贯穿设置有排料机构,所述搅拌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管桩浇筑设备,包括带有三根支撑腿的搅拌罐(1),搅拌罐(1)的顶部设置有入料机构(9),且搅拌罐(1)的底部贯穿设置有排料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搅拌罐(1)并与旋转轴(3)的顶端连接,所述旋转轴(3)的底端与搅拌罐(1)内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轴(3)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升降块(4),所述升降块(4)上贯穿设置有可转动的搅拌杆(5),所述搅拌杆(5)的两端延伸至升降块(4)的两侧;/n所述升降块(4)的内部呈中空状,所述搅拌杆(5)的外表面并位于升降块(4)的内部固定有齿轮(6),所述旋转轴(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管桩浇筑设备,包括带有三根支撑腿的搅拌罐(1),搅拌罐(1)的顶部设置有入料机构(9),且搅拌罐(1)的底部贯穿设置有排料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搅拌罐(1)并与旋转轴(3)的顶端连接,所述旋转轴(3)的底端与搅拌罐(1)内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轴(3)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升降块(4),所述升降块(4)上贯穿设置有可转动的搅拌杆(5),所述搅拌杆(5)的两端延伸至升降块(4)的两侧;
所述升降块(4)的内部呈中空状,所述搅拌杆(5)的外表面并位于升降块(4)的内部固定有齿轮(6),所述旋转轴(3)的外表面并位于升降块(4)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限位块(7),所述两个限位块(7)之间设置有齿板(8),所述齿板(8)贯穿升降块(4)并与齿轮(6)之间啮合,所述升降块(4)上还贯穿设置有与旋转轴(3)平行的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与升降块(4)之间螺纹连接,且螺纹杆(11)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兴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业管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