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升降式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41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升降式抛丸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内腔上部嵌设有隔板,隔板的顶部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丝杠,丝杠的螺纹处螺纹套接有螺母,螺母的四周侧壁对称设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件升降式抛丸机,通过一系列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使用过程中,一方面方便了对工件进行上下升降往复式抛丸,提高了抛丸处理效果,另一方面在进行抛丸处理时可以进行批量抛丸加工,提高了抛丸效率,同时通过上述调节方式,省时省力,操作便捷,进而提高了工件升降式抛丸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升降式抛丸机
本技术涉及抛丸机
,具体涉及一种工件升降式抛丸机。
技术介绍
几乎所有的铸钢件、灰铸件、玛钢件、球铁件等都要进行抛丸处理。这不仅是为了清除铸件表面氧化皮和粘砂,同时也是铸件质量检查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序,比如大型气轮机机壳在进行无损探伤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抛喷丸清理,以保证探伤结果的可靠性。在一般铸件生产中,抛喷丸清理是发现铸件表面缺陷如皮下气孔、渣孔以及粘砂、冷隔、起皮等的必不可少的工艺手段。有色金属铸件,如铝合金、铜合金等的表面清理,除清除氧化皮、发现铸件的表面缺陷外,更主要的目的是以抛喷丸来清除压铸件的毛刺和获得具有装潢意义的表面质量,获得综合效果。冶金钢铁生产中,抛喷丸或者酸洗是保证钢铁大量生产中获得高生产率而采用的机械或化学联合去除磷皮的一种工艺方法。硅钢片、不锈钢薄板等其他合金钢板、带的生产中,在冷轧工序过程中必须进行退火后再进行抛丸或酸洗处理,以保证冷轧钢板的表面粗糙度及厚度精度。如授权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646413.7一种铸件升降调节式抛丸机,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均为万向轮;底座的一侧上设有第一侧板,第一侧板呈竖直布置,底座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呈竖直布置,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端部之间设有顶板,顶板呈水平布置,顶板上设有抛丸机主体;顶板设有导向管,导向管呈竖直布置,导向管内套装有升降调节管,升降调节管的下端为自由端。上述技术虽然可以通过旋柱的旋转可以控制升降调节管沿着导向管实现竖直升降调节,从而方便控制套管实现竖直升降调节,可以达到使铸件在抛丸机主体内实现灵活微调的目的,但在对工件进行抛丸加工过程中,通过上述方式进行调节,一方面只能满足对工件调节到达某一固定高度后进行抛丸,不方便对工件进行上下升降往复式抛丸,造成抛丸处理效果差,另一方面在进行抛丸处理时只能进行单组抛丸加工,降低了抛丸效率,同时通过上述手动调节方式,费时费力,过于繁琐,进而降低了工件升降式抛丸机的实用性,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工件升降式抛丸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件升降式抛丸机,通过一系列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本技术在进行使用过程中,一方面方便了对工件进行上下升降往复式抛丸,提高了抛丸处理效果,另一方面在进行抛丸处理时可以进行批量抛丸加工,提高了抛丸效率,同时通过上述调节方式,省时省力,操作便捷,进而提高了工件升降式抛丸机的实用性。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工件升降式抛丸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上部嵌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丝杠,所述丝杠的螺纹处螺纹套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四周侧壁对称设有连接板,远离所述螺母一端的所述连接板上插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麻花杆,位于所述驱动电机四周外侧的所述隔板上对称插接有麻花螺母,所述麻花螺母内螺纹插接有所述麻花杆,所述麻花杆的下端设有定位柱,所述壳体的右侧壁下部设有抛丸器,所述抛丸器可对所述壳体内部抛丸,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下部开设有箱门。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优选的,所述轴承座内的轴承与所述麻花杆的上端之间通过过盈方式相连。优选的,所述麻花螺母与所述轴承座设置的数量相同,且上下呈一一对应竖直关系设置。优选的,所述定位柱设置的数量至少为五组。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由连接座和插接柱构成,且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麻花杆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麻花杆的下端螺纹处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底部设有所述插接柱。优选的,所述箱门的左侧端通过合页与所述壳体铰接,右侧端通过锁扣与所述壳体进行扣合。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抛丸器分别与外设控制器电性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采用上述的结构和设计使用下,一方面方便了对工件进行上下升降往复式抛丸,提高了抛丸处理效果,另一方面在进行抛丸处理时可以进行批量抛丸加工,提高了抛丸效率,同时通过上述调节方式,省时省力,操作便捷,进而提高了工件升降式抛丸机的实用性;而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隔板、3-驱动电机、4-丝杠、5-螺母、6-连接板、7-轴承座、8-麻花杆、9-麻花螺母、10-定位柱、101-连接座、102-插接柱、103-螺纹孔、11-抛丸器、12-箱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工件升降式抛丸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腔上部嵌设有隔板2,隔板2的顶部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设有丝杠4,丝杠4的螺纹处螺纹套接有螺母5,螺母5的四周侧壁对称设有连接板6,远离螺母5一端的连接板6上插接有轴承座7,轴承座7内安装有麻花杆8,位于驱动电机3四周外侧的隔板2上对称插接有麻花螺母9,麻花螺母9内螺纹插接有麻花杆8,麻花杆8的下端设有定位柱10,壳体1的右侧壁下部设有抛丸器11,抛丸器11可对壳体1内部抛丸,壳体1的前侧壁下部开设有箱门12。具体的,驱动电机3为伺服电机。具体的,轴承座7内的轴承与麻花杆8的上端之间通过过盈方式相连。具体的,麻花螺母9与轴承座7设置的数量相同,且上下呈一一对应竖直关系设置。具体的,定位柱10设置的数量至少为五组。具体的,定位柱10由连接座101和插接柱102构成,且连接座10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103,麻花杆8的下端开设有与螺纹孔103相匹配的螺纹,螺纹孔103与麻花杆8的下端螺纹处螺纹连接,连接座101的底部设有插接柱102。具体的,箱门12的左侧端通过合页与壳体1铰接,右侧端通过锁扣与壳体1进行扣合。具体的,驱动电机3和抛丸器11分别与外设控制器电性相连。工作原理:本技术进行使用时,首先将工件紧密套接在定位柱10上,由于定位柱10由连接座101和插接柱102构成,且连接座10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103,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升降式抛丸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上部嵌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顶部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设有丝杠(4),所述丝杠(4)的螺纹处螺纹套接有螺母(5),所述螺母(5)的四周侧壁对称设有连接板(6),远离所述螺母(5)一端的所述连接板(6)上插接有轴承座(7),所述轴承座(7)内安装有麻花杆(8),位于所述驱动电机(3)四周外侧的所述隔板(2)上对称插接有麻花螺母(9),所述麻花螺母(9)内螺纹插接有所述麻花杆(8),所述麻花杆(8)的下端设有定位柱(10),所述壳体(1)的右侧壁下部设有抛丸器(11),所述抛丸器(11)可对所述壳体(1)内部抛丸,所述壳体(1)的前侧壁下部开设有箱门(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升降式抛丸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上部嵌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顶部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设有丝杠(4),所述丝杠(4)的螺纹处螺纹套接有螺母(5),所述螺母(5)的四周侧壁对称设有连接板(6),远离所述螺母(5)一端的所述连接板(6)上插接有轴承座(7),所述轴承座(7)内安装有麻花杆(8),位于所述驱动电机(3)四周外侧的所述隔板(2)上对称插接有麻花螺母(9),所述麻花螺母(9)内螺纹插接有所述麻花杆(8),所述麻花杆(8)的下端设有定位柱(10),所述壳体(1)的右侧壁下部设有抛丸器(11),所述抛丸器(11)可对所述壳体(1)内部抛丸,所述壳体(1)的前侧壁下部开设有箱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升降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为伺服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升降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7)内的轴承与所述麻花杆(8)的上端之间通过过盈方式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希凯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