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夹清洗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720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管夹清洗固定装置,包括主夹板和横通口,所述主夹板的顶部固定有固角,且固角的正前方设置有副夹板,所述副夹板的顶端设置有固槽,且固槽的正下方设置有管夹口,所述副夹板的底端固定有横板,且横板的后侧末端连接有竖板,所述螺钉的正下方固定有有夹底座,且夹底座的内侧设置有座槽,所述夹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且固定底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卡凸块,所述卡凸块的外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底部设置有底面板。设置有卡槽与底面板,能够让底面板贴到清洗盒的内部使用,无需更换原来的设备即可使用,且节约设备使用的次数和成本,并且该设计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也可作为单独用具使用,同时整体采用镂空结构便于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管夹清洗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清洗
,具体为一种血管夹清洗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常用的血管夹,用于手术过程中夹住血管,目前医院消毒供应室在对血管夹进行清洗的时候,往往是使用棉签棒卡住前端咬合处,使咬合处微微撑开,将精密篮筐放入自动清洗机内,对精密篮筐内的血管夹进行清洗,然而这样也存在一个问题,即棉签棒与咬合面接触的地方为清洗盲端,水流很难将其清洗到,现有的清洗装置还存在不方便对清洗盲区的地方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会发生血管夹相互碰撞,对血管夹表面造成损伤的情况,不能够避免加压的压力太大而使血管夹丧失弹性的情况,不能根据不同血管夹的型号来调节适合的尺寸,不能够根据清洗数量的多少增加或减少其使用的数量,不据有适用性,不可作为单独用具使用的问题。市场上的血管夹清洗固定装置使用过程中,不方便对清洗盲区的地方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会发生血管夹相互碰撞,对血管夹表面造成损伤的情况,不能够避免加压的压力太大而使血管夹丧失弹性的情况,不能根据不同血管夹的型号来调节适合的尺寸,不能够根据清洗数量的多少增加或减少其使用的数量,不据有适用性,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管夹清洗固定装置,包括主夹板(1)、横通口(8)和螺环(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夹板(1)的顶部固定有固角(2),且固角(2)的正前方设置有副夹板(3),所述副夹板(3)的顶端设置有固槽(4),且固槽(4)的正下方设置有管夹口(5),所述副夹板(3)的底端固定有横板(6),且横板(6)的后侧末端连接有竖板(7),所述横通口(8)设置于主夹板(1)的中间位置,所述螺环(9)镶嵌于主夹板(1)的前侧外表面,且螺环(9)的内部安装有螺钉(10),所述螺钉(10)的后端设置有螺丝孔(15),所述螺钉(10)的正下方固定有有夹底座(11),且夹底座(11)的内侧设置有座槽(12),所述夹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夹清洗固定装置,包括主夹板(1)、横通口(8)和螺环(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夹板(1)的顶部固定有固角(2),且固角(2)的正前方设置有副夹板(3),所述副夹板(3)的顶端设置有固槽(4),且固槽(4)的正下方设置有管夹口(5),所述副夹板(3)的底端固定有横板(6),且横板(6)的后侧末端连接有竖板(7),所述横通口(8)设置于主夹板(1)的中间位置,所述螺环(9)镶嵌于主夹板(1)的前侧外表面,且螺环(9)的内部安装有螺钉(10),所述螺钉(10)的后端设置有螺丝孔(15),所述螺钉(10)的正下方固定有有夹底座(11),且夹底座(11)的内侧设置有座槽(12),所述夹底座(1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13),且固定底座(13)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卡凸块(14),所述卡凸块(14)的外侧设置有卡槽(16),所述卡槽(16)的底部设置有底面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夹清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夹板(1)与固角(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固角(2)与副夹板(3)之间构成卡合连接,主夹板(1)与副夹板(3)之间构成镂空网状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希燕朱玉华钱云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