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一浪专利>正文

一种水下清洁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18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清洁机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理水下板件的清洁机器。用于清洁水下环境中的板件,包括第一清洁件和第二清洁件,连接臂一端安装第一清洁件,另一端安装第二清洁件,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清洁件、第二清洁件转动的防水电机驱动模块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模块执行指令的防水控制系统模块;连接臂、第一清洁件、第二清洁件、电机驱动模块、控制系统模块安装在壳体上;还包括水泵,安装在壳体上并电性连接控制系统模块,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清洁件与板件界定出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在水下作业的清洁机器,克服现有机器只能清洁暴露在空气中的陆上玻璃板件的缺点,使得人力不方便的水下环境中达到清洁板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清洁机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下清洁机器,属于水下作业清洁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理水下板件的清洁机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玻璃等板件广泛应用于生活各处,建筑大楼的门窗、各家各户的窗户、水族馆里的大型鱼缸等等,这些板件均需要定期清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清理方式是用抹布、清洁刷、水柱等人力进行清洗,此类清理方式特别对于高层用户来说具有一定危险性,而且很不方便。因此许多擦洗此类板件的机器应运而生。但是目前的此类清洁机器研究重点均放在暴露于空气中的建筑,而位于水下的板件清洁市场需求很大,例如商用摆放的中大型鱼缸、水族馆里的玻璃隧道、小型渔船水沉面等,相对于暴露在空气中的陆上作业来说,水下的玻璃类板件建筑利用人力清理起来更加繁琐。已知专利授权号为CN102920393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清洁机及其路径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该专利技术专利通过清洁元件与泵模组、驱动模组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利用清洁元件与玻璃之间界定出空间,泵模组抽取空间的空气产生负压,利用控制系统耦接的驱动模组令清洁元件在玻璃板件上发生位移达到清洁玻璃板件的效果。但是该方法只适用于陆上空气中暴露的包含玻璃板件的建筑,而对水下的清洁需求一筹莫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水下作业的清洁机器,克服现有机器只能清洁暴露在空气中的陆上玻璃板件的缺点,使得其在人力更不方便的水下环境中达到清洁玻璃板件的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清洁机器,用于清洁水下环境中的板件,包括:清洁件,包括第一清洁件和第二清洁件,所述第一清洁件与板件界定出的空间为第一空间,所述第二清洁件与板件界定出的空间为第二空间;连接臂,连接臂一端安装第一清洁件,另一端安装第二清洁件;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清洁件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清洁件、第二清洁件转动;控制系统模块,耦接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以对其发出执行指令;连接臂、第一清洁件、第二清洁件、电机驱动模块、控制系统模块安装在壳体上;电机驱动模块,设为防水电机驱动模块;控制系统模块,设为防水控制系统模块;水泵,使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形成不同负压、安装在壳体上并电性连接控制系统模块,水泵的进水口连通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壳体外。设置两个水泵分别连通两个清洁件,使得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通过连通水泵,通过水泵工作抽取清洁件和板件界定出空间内的水排出至机壳外,可使空间内形成负压促进清洁件吸附在水下板件上,通过防水控制系统模块和防水电机驱动模块以及连接臂的配合,可令清洁件在板件上发生转动达到清洁水下板件上污渍杂质的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水泵有两个,分别通过进水口连通至第一空间或第二空间。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水泵有一个,通过第一进水管连通第一空间、第二进水管连通第二空间,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内分别设有一个阀门以控制水从空间中流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第一清洁件或第二清洁件中任一个旋转时与连接臂之间产生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扭力使得第一清洁件或第二清洁件顺着扭力的方向摆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控制系统内还包含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水平传感器和边缘传感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控制系统还包含遥控接收器,用于根据接收的信号对驱动模组发出指令。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清洁机器上设有安全吊耳,用于捆绑安全绳。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清洁件上套有清洁材质。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有:(1)设置两个水泵分别连通两个清洁件,使得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通过连通水泵,通过水泵工作抽取清洁件和板件界定出空间内的水排出至机壳外,可使空间内形成负压促进清洁件吸附在水下板件上,通过防水控制系统模块和防水电机驱动模块以及连接臂的配合,可令清洁件在板件上发生转动达到清洁水下板件上污渍杂质的效果。(2)设置两个水泵分别连通两个清洁件,使得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通过连通水泵抽取空间中的水排出而形成负压,可以分别控制空间负压产生负压差,从而根据清洁件在板件上的吸附力实现运动。(3)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减轻重量,只需设置一个水泵,水泵上设两个进水管分别连通至两个空间,通过在进水管内设置阀门,使得控制系统通过阀门控制水流令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负压不同,可有效调控负压形成负压差,以达到后续在板件清理所需的自动摆动的效果。(4)因清洁件通过驱动系统控制转速,所以通过设置两个清洁件和连接臂,使得连接臂产生扭力,配合空间内因水泵抽水形成的负压差产生位移可以实现清洁器在板件上按照规则自由活动的效果,以根据实际需求实现更好的清洁效果和更大的清洁范围。(5)为更好的使用效果,设置了水平传感器校正水平角度用作发送控制信号控制驱动,边缘传感器用来探测清洁器是否接近板件边缘或有异物。(6)设置遥控接收器,便于设计手持的遥控发射器来更好的控制该清洁机器的工作路径和方式。(7)为防止清洁机器在水中不慎遗落,设置了安全吊耳捆绑安全绳用以保障清洁机器在水中工作的安全性。(8)清洁材质可根据需要清洁的板件材质不同进行针对性的选择,且更换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下清洁机器的功能模块图图中:1-清洁件:101-第一清洁件、102-第二清洁件;201-第一空间、202-第二空间;3-阀门;4-进水管:401-第一进水管、402-第二进水管;5-防水电机驱动模块;6-水泵;7-出水口;8-防水控制系统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水下清洁机器,用于清洁水下环境中的板件,包括:清洁件,包括第一清洁件和第二清洁件,所述第一清洁件与板件界定出的空间为第一空间,所述第二清洁件与板件界定出的空间为第二空间;连接臂,连接臂一端安装第一清洁件,另一端安装第二清洁件;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清洁件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清洁件、第二清洁件转动;控制系统模块,耦接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以对其发出执行指令;连接臂、第一清洁件、第二清洁件、电机驱动模块、控制系统模块安装在壳体上;电机驱动模块,设为防水电机驱动模块;控制系统模块,设为防水控制系统模块;水泵,使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形成不同负压、安装在壳体上并电性连接控制系统模块,水泵的进水口连通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壳体外。设置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清洁机器,用于清洁水下环境中的板件,包括:/n清洁件(1),包括第一清洁件(101)和第二清洁件(102),所述第一清洁件(101)与板件界定出的空间为第一空间(201),所述第二清洁件(102)与板件界定出的空间为第二空间(202);/n连接臂,连接臂一端安装第一清洁件(101),另一端安装第二清洁件(102);/n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清洁件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清洁件(101)、第二清洁件(102)转动;/n控制系统模块,耦接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以对其发出执行指令;/n其特征在于:/n连接臂、第一清洁件(101)、第二清洁件(102)、电机驱动模块、控制系统模块安装在壳体上;/n电机驱动模块,设为防水电机驱动模块(5);/n控制系统模块,设为防水控制系统模块(8);/n水泵(6),使第一空间(201)、第二空间(202)形成不同负压、安装在壳体上并电性连接所述防水控制系统模块(8),水泵(6)的进水口连通第一空间(201)和第二空间(202),水泵(6)的出水口(7)连通壳体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清洁机器,用于清洁水下环境中的板件,包括:
清洁件(1),包括第一清洁件(101)和第二清洁件(102),所述第一清洁件(101)与板件界定出的空间为第一空间(201),所述第二清洁件(102)与板件界定出的空间为第二空间(202);
连接臂,连接臂一端安装第一清洁件(101),另一端安装第二清洁件(102);
电机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清洁件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清洁件(101)、第二清洁件(102)转动;
控制系统模块,耦接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以对其发出执行指令;
其特征在于:
连接臂、第一清洁件(101)、第二清洁件(102)、电机驱动模块、控制系统模块安装在壳体上;
电机驱动模块,设为防水电机驱动模块(5);
控制系统模块,设为防水控制系统模块(8);
水泵(6),使第一空间(201)、第二空间(202)形成不同负压、安装在壳体上并电性连接所述防水控制系统模块(8),水泵(6)的进水口连通第一空间(201)和第二空间(202),水泵(6)的出水口(7)连通壳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清洁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6)有两个,分别通过进水口连通至第一空间(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一浪
申请(专利权)人:汪一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