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渡峰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收放拉偏索的水文缆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961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收放拉偏索的水文缆道,包括主索、副索、铅鱼、主索上的行车架及副索上的游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行车架上装配有一套可同步收放吊索和拉偏索收放索装置,游轮装置上装有一滑轮,行车架上安装有一导向滑轮,铅鱼通过吊索吊装在收放索装置下方,拉偏索绕过行车架上的导向滑轮及游轮装置上的滑轮连入到收放索装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文测验中测速、测深、取得沙样的水文缆道,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收放拉偏索长度的水文缆道。
技术介绍
水文缆道是水文测验中测速、测深、取得沙样的一种重要测验设施,也是为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准确数据的手段之一,水文缆道在实际应用中与其它测流手段相比具有劳动强度低、安全可靠、测验精度较高等优点,是水文测验设施发展的方向。现有的水文缆道主要由横跨于河流之上相互平行的缆道主索、副索及其两端的支架和拉锚、铰车、循环索、起重索、主机、安装在主索上的行车加强、悬吊在行车架下边的铅鱼、安装在副索上的游轮以及游轮和铅鱼相连接的拉偏索等组成。通常水文缆道提供的数据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防汛指挥部门的正确决策、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水利工程设计与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目前所使用的水文测流缆道是固定式拉偏索,它的长度是固定的,不能随测点水位的变化而改变,低水位时,由于流速小,偏移小,使用效果较好;在高、中水位时,由于流速测点提高,拉偏索变松,在高速水流的冲击下,测速仪器向下游偏离,起不到拉偏作用。原因在于,通常水流的速度在河道里的分布是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河底为零,测速仪器的入水深度是靠悬吊它的钢丝绳的入水长度来确定的,在没有水流冲击的情况下,钢丝绳的入水长度就是测速仪距水面的距离,但在水流冲击下,铅鱼向后漂移,致使测速仪实际入水深度变小,测得的流速往往偏大,因此,在用于测大洪水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还需要再进行人工偏角改正的计算,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运行水位高低而自动收放拉偏索长度的水文缆道。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采用了一种自动收放拉偏索的水文缆道,包括主索、副索、铅鱼、主索上的行车架及副索上的游轮装置,在行车架上装配有一套可同步收放吊索和拉偏索收放索装置,游轮装置上装有一滑轮,行车架上安装有一导向滑轮,铅鱼通过吊索吊装在收放索装置下方,拉偏索绕过行车架上的导向滑轮及游轮装置上的滑轮连入到收放索装置。所述的收放索装置由上下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上齿轮同轴连体的绕线轮及与下齿轮同轴的滑轮组成,拉偏索的收放端连入绕线轮,吊索绕过滑轮。所述的导向滑轮为一万向滑轮。在行车架上装配有一套可同步收放吊索和拉偏索的收放索装置,当测速仪随铅鱼升降时,可自动收放拉偏索。这样,无论在任何水位高度都能使铅鱼基本不偏移,而且能使拉偏索处于拉紧的状态,从而有效地起到拉偏作用,铅鱼上的测速仪升降时基本上都处于实际深度上,测取实际深度的流速,保证了测量精度。本技术的水文缆道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可靠,测流精度高,不需要再进行人工偏角改正的计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易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水文缆道,包括主索1、副索2、铅鱼3、主索1上的行车架4及副索2上的游轮装置,在行车架4上装配有一套可同步收放吊索5和拉偏索6的收放索装置,收放索装置由上下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上齿轮7同轴连体的绕线轮8及与下齿轮9同轴的滑轮10组成,拉偏索6的收放端连入绕线轮8,吊索5绕过滑轮10,游轮装置的尾端装有一滑轮11,行车架4上安装有一万向滑轮12,铅鱼3通过吊索5吊装在收放索装置下方,拉偏索6绕过行车架4上的万向滑轮12及游轮装置尾端上的滑轮11连入到收放索装置,当测速仪13随铅鱼3升降时,与吊索5相连的滑轮10转动,带动与其同轴的下齿轮9也转动,下齿轮9带动上齿轮7转动,与上齿轮7同体的绕线轮8也转动,从而可自动收放拉偏索6,这样,无论在任何水位高度都能使拉偏索6处于拉紧的状态,保证铅鱼3不偏移,从而有效地起到拉偏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收放拉偏索的水文缆道,包括主索、副索、铅鱼、主索上的行车架及副索上的游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行车架上装配有一套可同步收放吊索和拉偏索收放索装置,游轮装置上装有一滑轮,行车架上安装有一导向滑轮,铅鱼通过吊索吊装在收放索装置下方,拉偏索绕过行车架上的导向滑轮及游轮装置上的滑轮连入到收放索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放拉偏索的水文缆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放索装置由上下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上齿轮同轴连体的绕线轮及与下齿轮同轴的滑轮组成,拉偏索的收放端连入绕线轮,吊索绕过滑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收放拉偏索的水文缆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滑轮为一万向滑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收放拉偏索的水文缆道,包括主索、副索、铅鱼、主索上的行车架及副索上的游轮装置,在行车架上装配有一套可同步收放吊索和拉偏索的收放索装置,游轮装置上装有一滑轮,行车架上安装有一导向滑轮,铅鱼通过吊索吊装在收放索装置下方,拉偏索绕过行车架上的导向滑轮及游轮装置上的滑轮连入到收放索装置。无论在任何水位高度都能使铅鱼基本不偏移,而且能使拉偏索处于拉紧的状态,从而有效地起到拉偏作用,铅鱼上的测速仪升降时基本上都处于实际浓度上,测取实际深度的流速,保证了测量精度。本技术的水文缆道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可靠,测流精度高,不需要再进行人工偏角改正的计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易于推广应用。文档编号G01C13/00GK2636249SQ0324623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赵自建, 李向鹏, 李鑫, 李渡峰, 刘爱姣, 岳桂萍 申请人:李渡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自建李向鹏李鑫李渡峰刘爱姣岳桂萍
申请(专利权)人:李渡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