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训练装置,所述训练装置包括前肢曲柄滑块机构、中部支撑机构、联动机构、后肢曲柄滑块机构以及底座倾斜机构,所述前肢曲柄滑块机构安装于底座倾斜机构上,所述后肢曲柄滑块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倾斜机构上,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前肢曲柄滑块机构、后肢曲柄滑块机构连接,所述中部支撑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倾斜机构上,所述联动机构固定于所述中部支撑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患者爬行时的舒适度和矫正爬行姿势,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康复医疗
,特别是涉及一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的医药学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形成了许多传统的康复医疗方法。据统计,脊椎病患者和腰椎病患者人数是成人总数的60%~80%,尤其是中老年人。据报道,97%的中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椎病,并且有了年轻化的趋势。脊椎病作为一种临床多发病,当病情没有得到及时遏制、任其发展的话,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目前,脊椎病临床前期治疗多采用药物和矫正治疗,后期主要采用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以及爬行训练等自然疗法,其中爬行训练康复效果较佳。有科学家研究指出,四脚着地的爬行动物很少患有脊椎方面的疾病,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动物采用爬行的活动方式,由四肢来共同分担身体重量,从而较小的脊椎的负担。依靠现有技术中的爬行机的机械结构所形成的运动轨迹只是单一的往复直线运动,和爬行的实际动作轨迹相差较大,且运动强度较高,并不适用于脊椎病患者的康复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训练装置,用于解决依靠现有技术中的爬行机的机械结构所形成的运动轨迹只是单一的往复直线运动,和爬行的实际动作轨迹相差较大,且运动强度较高,并不适用于脊椎病患者的康复过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训练装置,所述训练装置包括:前肢曲柄滑块机构,其安装于底座倾斜机构上;后肢曲柄滑块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底座倾斜机构上;联动机构,其与所述前肢曲柄滑块机构、后肢曲柄滑块机构连接;中部支撑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底座倾斜机构上,所述联动机构安装于所述中部支撑机构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前肢曲柄滑块机构包括:第一导轨平台,其通过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底座倾斜机构上;第一曲柄,其分布于所述第一导轨平台的两侧,两侧的所述第一曲柄与第一联动轴固定连接第一联动轴,所述第一联动轴与所述联动机构铰接;第一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铰接;第一滚轮,其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导轨平台形成移动副。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部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杆,其上安装有所述联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底座倾斜机构上;中部支撑带,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后肢曲柄滑块机构包括:第二导轨平台,其通过第三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底座倾斜机构上;第二曲柄,其分布于所述第二导轨平台的两侧,两侧的所述第二曲柄与第二联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联动轴与所述联动机构连接;第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曲柄铰接;第二滚轮,其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导轨平台形成移动副。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其一端与所述前肢曲柄滑块机构的第一联动轴铰接;驱动曲轴,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传动杆,其一端与所述驱动曲轴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肢曲柄滑块机构的第二联动轴铰接;联动支架,其与所述驱动曲轴铰接,所述联动支架安装于所述中部支撑机构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倾斜机构包括:底座,其上安装有所述前肢曲柄滑块机构、中部支撑机构以及后肢曲柄滑块机构;推杆,其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后肢曲柄滑块机构还包括:脚踏稳定机构,其包括第一稳定杆、第二稳定杆以及稳定滚轮;第一稳定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稳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定滚轮以及第二稳定杆的一端复合铰接;稳定滚轮,其与所述第二导轨平台形成移动副;脚踏,其一端与所述第二稳定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脚踏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前肢曲柄滑块机构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杆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驱动曲轴连接,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联动支架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上设置有锁紧旋钮。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训练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训练装置包括前肢曲柄滑块机构、后肢曲柄滑块机构、联动机构、中部支撑机构以及底座倾斜机构,本技术的训练装置在人体运动时,使得人体四肢的曲柄滑块机构实现椭圆形的运动轨迹,更加符合人在爬行时的四肢运动轨迹,大大提高了患者爬行时的舒适度和矫正爬行姿势,更有利于患者恢复。本技术可以安装电机,从而实现被动运动,使用者也可以不使用电机进行主动运动,本技术的训练装置在设计时充分地考虑了使用者的需求,较为人性化。本技术的第一导轨平台和第二导轨平台的距离可以调整,而且不会改变人体四肢的运动轨迹,本技术可以适用于不同体型以及患有不同程度颈椎病的患者,适用人群范围较广。本技术设有底座倾斜机构,可以适当的调节整个训练装置的角度,以尝试不同情况下的使用强度,而且本技术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康复情况进行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去掉底座倾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前肢曲柄滑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中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后肢曲柄滑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底座倾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联动机构为带传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训练装置的联动机构为链传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0前肢曲柄滑块机构20中部支撑机构21第二支撑杆22中部支撑带30联动机构40后肢曲柄滑块机构50底座倾斜机构101第一曲柄102手柄103第一滚轮104第一导轨平台105第一锁紧旋钮106第一联动轴107第一连杆201上支撑杆202下支撑杆301驱动曲轴302第一传动杆303第二传动杆304联动支架305电机401第二曲柄402脚踏403稳定滚轮404第二导轨平台405第二锁紧旋钮406第二连杆407第二滚轮408第一稳定杆409第二稳定杆501底座502底板503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装置包括:/n前肢曲柄滑块机构,其安装于底座倾斜机构上;/n后肢曲柄滑块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底座倾斜机构上;/n联动机构,其与所述前肢曲柄滑块机构、后肢曲柄滑块机构连接;/n中部支撑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底座倾斜机构上,所述联动机构安装于所述中部支撑机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装置包括:
前肢曲柄滑块机构,其安装于底座倾斜机构上;
后肢曲柄滑块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底座倾斜机构上;
联动机构,其与所述前肢曲柄滑块机构、后肢曲柄滑块机构连接;
中部支撑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底座倾斜机构上,所述联动机构安装于所述中部支撑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肢曲柄滑块机构包括:
第一导轨平台,其通过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底座倾斜机构上;
第一曲柄,其分布于所述第一导轨平台的两侧,两侧的所述第一曲柄与第一联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联动轴与所述联动机构铰接;
第一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铰接;
第一滚轮,其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导轨平台形成移动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撑机构包括:
第二支撑杆,其上安装有所述联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底座倾斜机构上;
中部支撑带,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肢曲柄滑块机构包括:
第二导轨平台,其通过第三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底座倾斜机构上;
第二曲柄,其分布于所述第二导轨平台的两侧,两侧的所述第二曲柄与第二联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联动轴与所述联动机构连接;
第二连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曲柄铰接;
第二滚轮,其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导轨平台形成移动副。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沈进东,付新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