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术后肢体护理锻炼装置
本技术涉及介入术后护理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介入术后肢体护理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股骨头坏死是三大骨科常见疑难病之一,大多因风湿病、血液病、潜水病、烧伤等疾患引起,介入融通疗法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之一,它运用的是高超的动脉插管技术,采取将药物直接注入供应股骨头的血管,使血管扩张、痉挛解除,并溶通血栓阻塞,从而改善股骨头的血运,但术后由于需要卧床一定时间,会导致患者下肢身体较为僵硬,目前通常由医护人员辅助患者进行恢复治疗,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护理难度,同时现有的腿部恢复锻炼装置运动强度较大,不便于患者的恢复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介入术后肢体护理锻炼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患者介入术后锻炼不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方向的支撑箱,支撑箱左侧上端面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支撑箱右侧上端面上设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支撑板左端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托板,前侧的托板下端设有齿向朝左且弧形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术后肢体护理锻炼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支撑箱(1),其特征在于,支撑箱(1)左侧上端面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支撑箱(1)右侧上端面上设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2),支撑板(2)左端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托板(4),前侧的托板(4)下端设有齿向朝左且弧形的前齿条(5),后侧的托板(4)下端设有齿向朝右且弧形的后齿条(6),前齿条(5)与后齿条(6)同轴,支撑箱(1)倾斜面上设有上下方向的连接块(7),连接块(7)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传动轴(8),传动轴(8)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齿轮(9),前齿条(5)与后齿条(6)分别与其对应侧的齿轮(9)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术后肢体护理锻炼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支撑箱(1),其特征在于,支撑箱(1)左侧上端面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支撑箱(1)右侧上端面上设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2),支撑板(2)左端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托板(4),前侧的托板(4)下端设有齿向朝左且弧形的前齿条(5),后侧的托板(4)下端设有齿向朝右且弧形的后齿条(6),前齿条(5)与后齿条(6)同轴,支撑箱(1)倾斜面上设有上下方向的连接块(7),连接块(7)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传动轴(8),传动轴(8)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齿轮(9),前齿条(5)与后齿条(6)分别与其对应侧的齿轮(9)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肢体护理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托板(4)上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开口向左的托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肢体护理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箱(1)倾斜面上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弧形的通槽(11),前齿条(5)与后齿条(6)分别与其对应侧的通槽(1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肢体护理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婷,李春霞,任红晓,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