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引流瓶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845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胸腔引流瓶移动装置,属于医疗用品领域。该装置包括:箱体框架、推拉杆和移动轮;所述推拉杆设置在所述箱体框架的后部;所述移动轮设置在所述箱体框架的下部;所述箱体框架包括支柱、底板和多层水平框架;所述底板位于最下方,所述支柱与所述底板垂直,且支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各个水平框架所在的平面均与所述底板平行,且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在支柱上。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患者能够很方便地携带胸瓶进行移动,保证了胸瓶不易倾倒且高度合适,并且能够固定与胸瓶连接的胸管,防止胸管发生弯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适用于携带常用的长方体胸瓶和圆柱体胸瓶;另外,在患者移动时,推拉杆也给患者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引流瓶移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瓶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胸外科患者,在其手术后通常需要携带胸瓶,胸瓶很大,常用的胸瓶有两种形状,一种是长方体,另一种是圆柱体,两种都非常不方便携带。患者移动时需要用手抱住胸瓶或者用手提着胸瓶,非常不方便,而且在引流过程中要求胸瓶是不能倾斜的,且胸瓶的放置高度不能过高,否则均会影响引流效果。而且抱住胸瓶或者提着胸瓶还可能导致与胸瓶连接的胸管被弯折,也不利于引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胸腔引流瓶移动装置,便于患者随时携带胸瓶进行移动,而且能够同时适用于携带长方体胸瓶和圆柱体胸瓶,且保证胸瓶不易倾倒、高度合适。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胸腔引流瓶移动装置,所述胸腔引流瓶移动装置包括:箱体框架、推拉杆和移动轮;所述推拉杆设置在所述箱体框架的后部;所述移动轮设置在所述箱体框架的下部;所述箱体框架包括支柱、底板和多层水平框架;所述底板位于最下方,所述支柱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引流瓶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腔引流瓶移动装置包括:箱体框架、推拉杆和移动轮;/n所述推拉杆设置在所述箱体框架的后部;/n所述移动轮设置在所述箱体框架的下部;/n所述箱体框架包括支柱、底板和多层水平框架;/n所述底板位于最下方,所述支柱与所述底板垂直,且支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各个水平框架所在的平面均与所述底板平行,且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在支柱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瓶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腔引流瓶移动装置包括:箱体框架、推拉杆和移动轮;
所述推拉杆设置在所述箱体框架的后部;
所述移动轮设置在所述箱体框架的下部;
所述箱体框架包括支柱、底板和多层水平框架;
所述底板位于最下方,所述支柱与所述底板垂直,且支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各个水平框架所在的平面均与所述底板平行,且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在支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瓶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长方形,在所述底板的四个角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柱;
四个支柱的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引流瓶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的中部开有凹槽;
所述凹槽的内壁包括对称的两段弧形内壁,两段弧形内壁在底板上的投影位于同一个圆上,该圆的直径大于所述底板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腔引流瓶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层所述水平框架均包括两个横梁和两个纵梁;
两个横梁与所述底板的长边平行,两个纵梁与所述底板的短边平行;
相邻的横梁、纵梁与同一个支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胸腔引流瓶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横梁的中部设有弧形弯折,所述弧形弯折向外部凸起;
位于同一层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