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多龙专利>正文

一种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82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端焊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端固定有鼓风机,所述承载板的顶端与床板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熏蒸盒,所述熏蒸盒的内壁横向固定有多孔板,所述熏蒸盒的内壁左侧固定有电加热管,所述熏蒸盒的表面开设有投药口,所述熏蒸盒的右侧壁与鼓风机之间连接有输气管。该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通过弹性带绕患者的脚背,使其魔术贴A面与魔术贴B面粘连,达到对患者脚部与放脚台稳固连接的效果,防止熏蒸过程中患者足部的脱离,再通过抬起调节杆的右端,使齿轮卡圈在下落的过程中对不同位置的半齿轮进行卡接定位,方便对调节后的放脚台进行定位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
本技术属于外科治疗
,具体涉及一种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手足外科手术后,为了患者尽快的恢复,往往对手术部位采用药物熏蒸加快患者康复,一般的熏蒸方式都是患者坐在椅子上,将手部或者脚部放置在熏蒸设备上进行治疗,因为熏蒸时间比较长,患者很容易产生疲劳,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患者卧床进行熏蒸的设备。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根据专利CN201620329175.1提出的一种手足显微外科辅助治疗装置,包括立柱,其特征是:所述立柱上侧设置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一端连接支撑板,所述床板上设置有倾斜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上端设置有球铰一,所述球铰一置于枕板的下端,所述枕板的上端设置有球铰二,所述球铰二连接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气缸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枕板的下端两侧连接链条的两端,所述链条啮合在主动齿轮上,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涡轮蜗杆减速机,所述涡轮蜗杆减速机连接驱动电机,所述床板的两侧设置有对称的滑道,所述滑道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连接板连接熏蒸盒,所述熏蒸盒的上侧均布网孔,所述熏蒸盒的一侧设置有活动门。该案例表明虽然能够减少熏蒸过程中患者的疲劳,但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调节的过程中需要用电机配合使用,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需要一种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端焊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端固定有鼓风机,所述承载板的顶端与床板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熏蒸盒,所述熏蒸盒的内壁横向固定有多孔板,所述熏蒸盒的内壁左侧固定有电加热管,所述熏蒸盒的表面开设有投药口,所述熏蒸盒的右侧壁与鼓风机之间连接有输气管,所述床板的顶端左侧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放脚台,所述熏蒸盒的左侧壁上固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贯穿床板,且延伸至放脚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床板的顶端左侧固定有调节台,所述调节台的顶端固定有铰链座,所述铰链座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左端固定有铰链轴,所述铰链轴上转动连接有齿轮卡圈,所述调节台上横向贯穿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左端固定有半齿轮。此项设置用于通过将投药口内放置用于治疗足部手术的中药草本,配合电加热管加热水分所形成的蒸汽,再由鼓风机将空气传送至熏蒸盒内的同时,增加了蒸汽通过出气管穿入到放脚台内的效率,方便通过熏蒸通孔对患者的脚掌进行中药熏蒸,达到对外科足部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提高了传统熏蒸的治疗效果。优选的,所述放脚台为空心的三角体结构,所述放脚台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靠近端部的表面固定有魔术贴A面,所述放脚台的另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B面,所述放脚台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熏蒸通孔。此项设置用于通过弹性带绕患者的脚背,使其魔术贴A面与魔术贴B面粘连,达到对患者脚部与放脚台稳固连接的效果,防止熏蒸过程中患者足部的脱离,再通过抬起调节杆的右端,使齿轮卡圈在下落的过程中对不同位置的半齿轮进行卡接定位,方便对调节后的放脚台进行定位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床板的顶端右侧固定有头枕,所述床板的顶端对称焊接有两个栏杆,且栏杆设置在头枕的左侧。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底端拐角处对称设置有四个万向滚轮。此项设置用于提高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便捷性。优选的,所述输气管与出气管的端部均设置在多孔板的上侧,且输气管与出气管的端部呈同一水平设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右端焊接在放脚台的左侧壁上,所述齿轮卡圈卡接在半齿轮的顶端外侧。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1、通过弹性带绕患者的脚背,使其魔术贴A面与魔术贴B面粘连,达到对患者脚部与放脚台稳固连接的效果,防止熏蒸过程中患者足部的脱离,再通过抬起调节杆的右端,使齿轮卡圈在下落的过程中对不同位置的半齿轮进行卡接定位,方便对调节后的放脚台进行定位的作用;2、通过将投药口内放置用于治疗足部手术的中药草本,配合电加热管加热水分所形成的蒸汽,再由鼓风机将空气传送至熏蒸盒内的同时,增加了蒸汽通过出气管穿入到放脚台内的效率,方便通过熏蒸通孔对患者的脚掌进行中药熏蒸,达到对外科足部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提高了传统熏蒸的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熏蒸盒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放脚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板;2、承载板;3、鼓风机;4、熏蒸盒;41、多孔板;42、电加热管;43、投药口;5、输气管;6、导向滑槽;7、放脚台;71、弹性带;72、魔术贴A面;73、魔术贴B面;74、熏蒸通孔;8、出气管;9、调节台;10、铰链座;11、调节杆;12、铰链轴;13、齿轮卡圈;14、支撑杆;15、半齿轮;16、头枕;17、栏杆;18、万向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的底端焊接有承载板2,具体的,所述床板1的顶端右侧固定有头枕16,所述床板1的顶端对称焊接有两个栏杆17,且栏杆17设置在头枕16的左侧,具体的,所述承载板2的底端拐角处对称设置有四个万向滚轮18,所述承载板2的顶端固定有鼓风机3,所述承载板2的顶端与床板1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熏蒸盒4,所述熏蒸盒4的内壁横向固定有多孔板41,所述熏蒸盒4的内壁左侧固定有电加热管42,所述熏蒸盒4的表面开设有投药口43,所述投药口43的表面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熏蒸盒4的右侧壁与鼓风机3之间连接有输气管5,通过将投药口43内放置用于治疗足部手术的中药草本,配合电加热管42加热水分所形成的蒸汽,再由鼓风机3将空气传送至熏蒸盒4内的同时,增加了蒸汽通过出气管8穿入到放脚台7内的效率,方便通过熏蒸通孔74对患者的脚掌进行中药熏蒸,达到对外科足部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提高了传统熏蒸的治疗效果;所述床板1的顶端左侧开设有导向滑槽6,所述导向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放脚台7,具体的,所述放脚台7为空心的三角体结构,所述放脚台7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带71,所述弹性带71靠近端部的表面固定有魔术贴A面72,所述放脚台7的另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B面73,所述放脚台7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熏蒸通孔74,所述熏蒸盒4的左侧壁上固定有出气管8,具体的,所述输气管5与出气管8的端部均设置在多孔板41的上侧,且输气管5与出气管8的端部呈同一水平设置,所述出气管8贯穿床板1,且延伸至放脚台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底端焊接有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的顶端固定有鼓风机(3),所述承载板(2)的顶端与床板(1)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熏蒸盒(4),所述熏蒸盒(4)的内壁横向固定有多孔板(41),所述熏蒸盒(4)的内壁左侧固定有电加热管(42),所述熏蒸盒(4)的表面开设有投药口(43),所述熏蒸盒(4)的右侧壁与鼓风机(3)之间连接有输气管(5),所述床板(1)的顶端左侧开设有导向滑槽(6),所述导向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放脚台(7),所述熏蒸盒(4)的左侧壁上固定有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贯穿床板(1),且延伸至放脚台(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床板(1)的顶端左侧固定有调节台(9),所述调节台(9)的顶端固定有铰链座(10),所述铰链座(10)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杆(11),所述调节杆(11)的左端固定有铰链轴(12),所述铰链轴(12)上转动连接有齿轮卡圈(13),所述调节台(9)上横向贯穿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左端固定有半齿轮(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底端焊接有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的顶端固定有鼓风机(3),所述承载板(2)的顶端与床板(1)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熏蒸盒(4),所述熏蒸盒(4)的内壁横向固定有多孔板(41),所述熏蒸盒(4)的内壁左侧固定有电加热管(42),所述熏蒸盒(4)的表面开设有投药口(43),所述熏蒸盒(4)的右侧壁与鼓风机(3)之间连接有输气管(5),所述床板(1)的顶端左侧开设有导向滑槽(6),所述导向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放脚台(7),所述熏蒸盒(4)的左侧壁上固定有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贯穿床板(1),且延伸至放脚台(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床板(1)的顶端左侧固定有调节台(9),所述调节台(9)的顶端固定有铰链座(10),所述铰链座(10)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杆(11),所述调节杆(11)的左端固定有铰链轴(12),所述铰链轴(12)上转动连接有齿轮卡圈(13),所述调节台(9)上横向贯穿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左端固定有半齿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临床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多龙闫荣业李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李多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