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柏榆专利>正文

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81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包括:手术床、架体、夹座;所述架体设置在手术床的床头处,且架体下部的两端设置有夹座;所述夹座上设置有螺杆,且螺杆通过螺纹与夹座相连接;所述螺杆的顶端设置有夹板,且夹板与手术床的底部相抵接;所述夹座的顶端焊接有套筒,且套筒内安插有支撑管;所述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的一端贯穿套筒并与支撑管相抵接;所述牵拉杆的一端设置在支撑管内,且支撑管通过第二螺栓与牵拉杆相连接;所述牵拉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牵拉带;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方便下颌托抬,适用于卧姿使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
技术介绍
在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时,由于药物的作用常导致口咽腔软组织张力降低而松弛塌陷,并使下颌后退,容易发生上呼吸道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梗阻现象,因而诱发通气不足,甚至造成呼吸暂停,患者因缺氧而发生呼吸危象或窒息。为了避免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窒息,需要使用托架辅助抬起下颌。公告号为CN2085114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包括活动卡槽、固定螺杆、紧固螺栓、调节杆、锁紧螺栓、伸缩架、活动轴、支撑架、下颌托、海绵垫、固定绑带、盛液槽和支杆,所述活动卡槽的上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螺杆穿过通孔与设在活动卡槽底端的紧固螺栓螺纹旋接,所述活动卡槽的侧面表面中心处竖直焊接一调节杆,所述盛液槽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支杆的顶端,所述支杆的侧面水平扦插固定一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末端与支撑架的一端通过活动轴活动卡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一下颌托,所述下颌托的表面热压粘结一海绵垫,所述下颌托的底部固定连接一固定绑带,该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提高了手术效率,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由于在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时,病人一般都是仰卧在病床上的,而使用上述这类的下颌托架,需要病人再次起身并坐在病床上,并将下颌放在下颌托上,不仅影响麻醉手术的效率,而且加重病人及陪护人员的负担。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需要病人再次起身并坐在病床上,并将下颌放在下颌托上,不仅影响麻醉手术的效率,而且加重病人及陪护人员的负担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包括:手术床、架体、夹座、螺杆、夹板、套筒、支撑管、第一螺栓、牵拉杆、第二螺栓、牵拉带、护垫;所述架体设置在手术床的床头处,且架体下部的两端设置有夹座;所述夹座上设置有螺杆,且螺杆通过螺纹与夹座相连接;所述螺杆的顶端设置有夹板,且夹板与手术床的底部相抵接;所述夹座的顶端焊接有套筒,且套筒内安插有支撑管;所述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的一端贯穿套筒并与支撑管相抵接;所述牵拉杆的一端设置在支撑管内,且支撑管通过第二螺栓与牵拉杆相连接;所述牵拉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牵拉带,且牵拉带通过铆接方式与牵拉杆相连接;所述牵拉带的内侧设置有护垫。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所述第一螺栓及第二螺栓为手柄螺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所述第二螺栓通过螺纹与支撑管相连接,且第二螺栓的一端与牵拉杆相抵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所述夹座的外形呈U形状,且夹座通过夹板固定在手术床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所述护垫为海绵,且护垫通过粘贴方式与牵拉带相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第二螺栓通过螺纹与支撑管相连接,且第二螺栓的一端与牵拉杆相抵接的设置,方便调节牵拉杆的位置,有利于对下颌的托抬。2、本技术通过夹座的外形呈U形状,且夹座通过夹板固定在手术床上的设置,方便托架的固定安装。3、本技术通过护垫为海绵,且护垫通过粘贴方式与牵拉带相连接的设置,牵拉带通过护垫与下颌相接触,提高舒适度。4、本技术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方便下颌托抬,适用于卧姿使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架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手术床1、架体2、夹座201、螺杆202、夹板203、套筒204、支撑管205、第一螺栓206、牵拉杆207、第二螺栓208、牵拉带209、护垫2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包括:手术床1、架体2、夹座201、螺杆202、夹板203、套筒204、支撑管205、第一螺栓206、牵拉杆207、第二螺栓208、牵拉带209、护垫210;架体2设置在手术床1的床头处,且架体2下部的两端设置有夹座201;夹座201上设置有螺杆202,且螺杆202通过螺纹与夹座201相连接;螺杆202的顶端设置有夹板203,且夹板203与手术床1的底部相抵接;夹座201的顶端焊接有套筒204,且套筒204内安插有支撑管205;套筒20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栓206,且第一螺栓206的一端贯穿套筒204并与支撑管205相抵接;牵拉杆207的一端设置在支撑管205内,且支撑管205通过第二螺栓208与牵拉杆207相连接;牵拉杆207的另一端设置有牵拉带209,且牵拉带209通过铆接方式与牵拉杆207相连接;牵拉带209的内侧设置有护垫210。具体的,第一螺栓206及第二螺栓208为手柄螺栓,方便旋拧使用。具体的,第二螺栓208通过螺纹与支撑管205相连接,且第二螺栓208的一端与牵拉杆207相抵接,方便调节牵拉杆207的位置,保证牵拉带209对下颌的可靠托抬。具体的,夹座201的外形呈U形状,且夹座201通过夹板203固定在手术床1上,可通过夹座201及夹板203将架体安装固定在手术床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包括:手术床(1)、架体(2)、夹座(201)、螺杆(202)、夹板(203)、套筒(204)、支撑管(205)、第一螺栓(206)、牵拉杆(207)、第二螺栓(208)、牵拉带(209)、护垫(210);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设置在手术床(1)的床头处,且架体(2)下部的两端设置有夹座(201);所述夹座(201)上设置有螺杆(202),且螺杆(202)通过螺纹与夹座(201)相连接;所述螺杆(202)的顶端设置有夹板(203),且夹板(203)与手术床(1)的底部相抵接;所述夹座(201)的顶端焊接有套筒(204),且套筒(204)内安插有支撑管(205);所述套筒(20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栓(206),且第一螺栓(206)的一端贯穿套筒(204)并与支撑管(205)相抵接;所述牵拉杆(207)的一端设置在支撑管(205)内,且支撑管(205)通过第二螺栓(208)与牵拉杆(207)相连接;所述牵拉杆(207)的另一端设置有牵拉带(209),且牵拉带(209)通过铆接方式与牵拉杆(207)相连接;所述牵拉带(209)的内侧设置有护垫(2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托架,包括:手术床(1)、架体(2)、夹座(201)、螺杆(202)、夹板(203)、套筒(204)、支撑管(205)、第一螺栓(206)、牵拉杆(207)、第二螺栓(208)、牵拉带(209)、护垫(210);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设置在手术床(1)的床头处,且架体(2)下部的两端设置有夹座(201);所述夹座(201)上设置有螺杆(202),且螺杆(202)通过螺纹与夹座(201)相连接;所述螺杆(202)的顶端设置有夹板(203),且夹板(203)与手术床(1)的底部相抵接;所述夹座(201)的顶端焊接有套筒(204),且套筒(204)内安插有支撑管(205);所述套筒(20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栓(206),且第一螺栓(206)的一端贯穿套筒(204)并与支撑管(205)相抵接;所述牵拉杆(207)的一端设置在支撑管(205)内,且支撑管(205)通过第二螺栓(208)与牵拉杆(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柏榆于晓东张大权刘玉保
申请(专利权)人:王柏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