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77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包括载体和工作区域,所述工作区域设在所述载体的表面,所述工作区域包括绝缘区和至少两个导电区,所述至少两个导电区之间由所述绝缘区隔开,所述绝缘区的边缘为波浪形的曲线。导电区用于在高频外科手术中连接导线由病人体内导出电流,绝缘区用于隔开载体表面的两个导电区。曲线设计的导电区有抵抗其脱落和继续脱落病人皮肤表面的阻力,从而使高频发生器预警系统有充分的反馈时间检测到接触不良的发生。波浪形的曲线设计均化了电流在病人皮肤表面的流出,从而降低了中性电极与人体表皮的温升,有效降低因中性电极的脱落导致灼伤病人皮肤和组织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本技术涉及高频手术电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
技术介绍
高频手术是一种利用高频电刀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新型手术,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切割,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高频电刀用一完整的电路来切割和凝固组织,该电路由高频电刀的高频发生器、中性电极、接连导线和手术电极组成,中性电极一般贴在皮肤表面。在大多数的应用中,电流通过有效导线和手术电极穿过病人,再由贴在病人皮肤表面的中性电极和有效导线返回高频电刀的发生器。单极装置中贴在病人皮肤表面的中性电极必须具有足够的和病人相接触的面积,以提供低阻抗和低电流密度的通道。因此在高频手术中,贴在病人皮肤表面的中性电极不仅用于导电,同时更重要的是避免在高频手术中电流在离开病人返回高频电刀发生器时电流过大导致病人出现灼伤的情况。因此在采用中性电极时总要注意保持中性电极与病人皮肤之间有良好的接触面积,例如要防止在高频手术中中性电极部分脱落病人的皮肤表面,中性电极的部分脱落会使电路的阻抗变大,电流通过中性电极导出的单位面积减少,电流密度分散减少而产生热能,会造成病人组织和皮肤出现灼伤烧伤的情况。在一般的高频手术中会对中性电极与病人的接触阻抗进行监测,一旦中性电极脱落,接触面积减少,阻抗变大,会出现警告或报警同时切断输出。但现有的中性电极由于其电极的分布问题,不能有效的抵抗外力作用下的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用于解决在高频手术过程中未能及时监测到贴在病人皮肤表面的中性电极出现脱落的问题,该问题会导致流过病人皮肤表面的电流过度集中而产生热能,使病人的组织和皮肤出现灼伤。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包括载体和工作区域,所述工作区域设在所述载体的表面,所述工作区域包括绝缘区和至少两个导电区,所述至少两个导电区之间由所述绝缘区隔开,所述绝缘区的边缘为波浪形的曲线。中性电极包括载体和工作区域,工作区域包括绝缘区和至少两个导电区,均设置在载体的表面,导电区用于在高频外科手术中连接导线由病人体内导出电流,两个导电区为中性电极接触质量检测系统而设计。本技术的中性电极绝缘区边缘为波浪形曲线。本技术所提供的曲线设计的导电区在病人皮肤表面有抵抗继续脱落的阻力,即使中性电极已脱落了一部分,曲线的设计能更有效地防止其继续脱落病人皮肤,从而使高频外科手术中用于监测电流的高频发生器有充分的反馈时间检测到中性电极脱落的情况。同时,波浪形的曲线设计均化了电流的流出,可以降低中性电极与人体表皮的温升,从而有效防止因中性电极的接触面积减少,导致电流集中灼伤病人皮肤和组织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所述绝缘区的边缘相互平行,每条所述边缘的一端向其邻近的所述导电区的方向弯曲,该边缘的另一端向所述绝缘区的方向弯曲。绝缘区是由两条平行的波浪形曲线构成的区域,每一条作为边缘的波浪形曲线,其一端会向邻近的导电区的方向弯曲,另一端向绝缘区的方向弯曲,因此,两条波浪形曲线在一端会向绝缘区外的方向发散,在另一端会向绝缘区内的方向收敛。进一步,每条所述边缘由若干个圆弧段相连而成,相邻的所述圆弧段之间的开口方向相反。中性电极的边缘为波浪形的曲线,该曲线由多个圆弧段组成,相邻的两个圆弧段的开口是相反的,圆弧段实现了该绝缘区边缘的回折,也决定了绝缘区边缘的弯曲程度。可选地,每条所述边缘由5~8个所述圆弧段相连而成。进一步,相邻的所述圆弧段之间由至少一个直线段相连。绝缘区的每条边缘由圆弧段和直线段相连而成,连接的关系是相邻的圆弧段之间由至少一个直线段相连,直线段的长度和设置的个数实现了绝缘区的宽度延伸,也决定了绝缘区的横向尺寸宽度。进一步,所述绝缘区的横向尺寸宽度与所述工作区域的横向尺寸宽度的比在1:3~2:3之间。在中性电极脱落时,绝缘区的横向尺寸宽度决定了电流变化的灵敏度。由于中性电极在脱落病人皮肤表面时,脱落的角度和面积难以预测,大部分现有的中性电极的绝缘区为平行直线构成的区域,因为当中性电极的两侧开始脱落病人皮肤表面且未脱落至一定面积时,电流变化较小导致无法监测出脱落的情况,一直保持脱落的状态进行高频手术容易造成病人皮肤和组织的灼伤。本技术提供的中性电极的绝缘区的边缘呈波浪形曲线状,且其横向尺寸宽度与工作区域的横向尺寸宽度的比在约1/3到2/3之间,则无论中性电极在侧面或任何角度脱落,都较现有的中性电极更容易监测到电流的变化,以及时处理电极脱落的情况。进一步,所述工作区域可为一四边形区域,或一椭圆形区域,或一圆形区域。根据实际病人的情况,可选用工作区域为不同形状的中性电极,例如本技术提供的中性电极同样适用于婴儿或儿童,但由于婴儿或儿童无论是四肢还是皮肤表面都明显较成人小,因此不宜采用与成人相同尺寸或工作区域为相同形状的中性电极,工作区域为四边形、椭圆形的中性电极通常更适用于青少年或成人,工作区域为圆形的中性电极通常更适用于婴儿和儿童。可选地,所述四边形区域呈长方形或正方形。进一步,每个所述导电区的面积相差不超过5%,导电区面积之间的均匀分配,使电极与病人皮肤表面接触的面积较为相近,有利于电流产生的热量在病人皮肤表面均匀地分布,尽量不出现两侧温度不均的情况。进一步,所述绝缘区的面积与所述工作区域的面积的比在1:5~2:5之间。进一步,所述工作区域的面积与所述载体的面积的比在1:3~1:2之间,根据病人的情况可进一步细化导电区的面积,如上述当需要将中性电极用在婴儿或儿童皮肤上时,工作区域的面积应随婴儿或儿童皮肤的面积大小而改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中性电极能够有效解决中性电极在高频手术中脱落病人皮肤表面从而导致病人皮肤或组织灼伤的问题,相比其他现有的中性电极,本技术的中性电极的导电区为波浪形曲线的设计,能够有效减少中性电极脱落及持续脱落病人皮肤表面的情况,使中性电极出现脱落的情况得到及时反馈,同时,波浪形曲线设计的导电区有效均化了电流的流出,防止因中性电极与病人皮肤表面的接触面积减少导致病人皮肤灼伤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包括载体1和工作区域2和两条导线3,工作区域2设在载体1的表面,且与两条导线3相连,工作区域2包括绝缘区4和两个导电区5a和5b,两个导电区5a和5b之间由绝缘区4隔开;绝缘区4是由两条平行的波浪形曲线a和b所构成的区域,曲线a的上端会向邻近的导电区5a的方向弯曲,曲线a的下端向绝缘区4的方向弯曲,同样地,曲线b的上端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和工作区域,所述工作区域设在所述载体的表面,所述工作区域包括绝缘区和至少两个导电区,所述至少两个导电区之间由所述绝缘区隔开,所述绝缘区的边缘为波浪形的曲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和工作区域,所述工作区域设在所述载体的表面,所述工作区域包括绝缘区和至少两个导电区,所述至少两个导电区之间由所述绝缘区隔开,所述绝缘区的边缘为波浪形的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区的边缘相互平行,每条所述边缘的一端向其邻近的所述导电区的方向弯曲,该边缘的另一端向所述绝缘区的方向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边缘由若干个圆弧段相连而成,相邻的所述圆弧段之间的开口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圆弧段之间由至少一个直线段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曲线分割的中性电极,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就勉袁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鸿图医疗器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