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松柏专利>正文

一种髓内钉远端徒手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77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髓内钉远端徒手定位器,包括定位架、设置在定位架上的定位套筒、设置在定位套筒内的调节孔、贯穿定位套筒与定位架并且与髓内钉远端锁孔相对应的髓内钉定位孔、滑动设置在调节孔内的定位套筒,所述的定位套筒内设置有能够与髓内钉定位孔连通的克氏针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利用C形臂透视的情况下,利用定位架方便徒手找准髓内钉远端的锁孔,使锁孔与体内的髓内钉定位孔对准,从而便于通过髓内钉定位孔穿插克氏针以将克氏针安装在锁孔内,以此能够简化操作过程,并且不需要使用光电瞄准器或电磁瞄准器等昂贵的设备,能够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髓内钉远端徒手定位器
本技术涉及髓内钉定位器
,具体是一种髓内钉远端徒手定位器。
技术介绍
各厂方的髓内钉自带瞄准定位架,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对临床远端锁定钉定位和植入的精度不高,难以满足使用需求。利用光电瞄准器或电磁瞄准器能够提高远端锁定钉定位和植入的精度,但是光电瞄准器或电磁瞄准器设备昂贵,难以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髓内钉远端徒手定位器,用于提高克氏针的定位精度,并且使得操作方便,不需要使用光电瞄准器或电磁瞄准器等设备,能够有效降低使用成本。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髓内钉远端徒手定位器,包括定位架、设置在定位架上的定位套筒、设置在定位套筒内的调节孔、贯穿定位套筒与定位架并且与髓内钉远端锁孔相对应的髓内钉定位孔、滑动设置在调节孔内的克氏针套筒,所述的克氏针套筒内设置有能够与髓内钉定位孔连通的克氏针通孔。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定位套筒设置有多个,定位套筒的数量与髓内钉远端锁孔的数量相同。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调节孔内滑动设置有固定器,固定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定位套筒的套筒安装孔。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固定器以过套筒安装孔轴线且垂直于调节孔轴线的平面分为两部分。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调节孔内设置有驱动固定器的调节结构。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调节孔两端的内螺纹和与内螺纹连接的调节螺钉。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固定器为圆柱形,固定器的外径小于调节孔内径。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髓内钉定位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克氏针的直径。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定位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架安装孔。本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在利用C形臂透视的情况下,利用定位架方便徒手找准髓内钉远端的锁孔,使锁孔与体内的髓内钉定位孔对准,从而便于通过髓内钉定位孔穿插克氏针以将克氏针安装在锁孔内,以此能够简化操作过程,并且不需要使用光电瞄准器或电磁瞄准器等昂贵的设备,能够降低使用成本;(2)利用定位套筒能够形成供克氏针穿行的通道而对克氏针起到导向的作用,以此能够增加克氏针的定位、安装精度,避免反复调整克氏针的角度而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和准确度,并且增加克氏针的刚性,避免克氏针受外力而弯曲或折断;(3)通过使用多个定位套筒能够同时对多个髓内钉定位孔进行找准,避免反复调试,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4)利用固定器能够限制定位套筒的位置,避免定位套筒在手术的过程中发生位移而破坏位置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定位套筒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定位架,11-定位架安装孔,2-定位套筒,21-调节孔,22-髓内钉定位孔,3-调节螺钉,4-固定器,41-套筒安装孔,5-克氏针套筒,6-髓内钉,7-克氏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髓内钉远端徒手定位器,包括定位架1、设置在定位架1上的定位套筒2、设置在定位套筒2内的调节孔21、贯穿定位套筒2与定位架1并且与髓内钉远端锁孔相对应的髓内钉定位孔22、滑动设置在调节孔21内的克氏针套筒5,所述的克氏针套筒5内设置有能够与髓内钉定位孔22连通的克氏针通孔。在定位套筒2上开设与定位套筒2轴线平行的预留槽,使预留槽与调节孔21连通,以此为克氏针套筒5的移动提供空间。预留槽的长度设计为6cm,以适应股骨远端前后直径,且有足够冗余量。为骨折患者手术时,将髓内钉6装入患者骨内,利用C形臂照射患处,能够显示髓内钉6的图像,将定位架1安装在C形臂上相应的地方,使C形臂同时照射髓内钉6与定位架1,并使之成像。当克氏针套筒5遮挡住髓内钉锁定孔时,能够判断克氏针套筒5与髓内钉锁定孔对齐,使克氏针套筒5保持固定,然后能够通过克氏针通孔打入克氏针7。利用直径3mm的克氏针进行初步定位,利用4mm的克氏针进行钻孔,或者也能够利用专用的钻头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再植入螺钉,以完成手术。本方案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徒手操作,不需要使用额外的设备,能够减小使用成本,并且使用方法简单,有利于简化手术步骤、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避免使用额外的设备占据手术室的空间。定位套筒2的根据髓内钉远端锁孔的数量设置多个,髓内钉远端锁孔一般会有两个,本实施例中,定位套筒2相应的也设置两个,使两个定位套筒2内的髓内钉定位孔22的中心距等于两个髓内钉远端锁孔的中心距,以此能够同时找准两个髓内钉远端锁孔,从而简化操作步骤,不需要多次操作或移动定位架1,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效率,并缩短手术时间。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孔21内滑动设置有固定器4,固定器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克氏针套筒5的套筒安装孔41。由于克氏针有多种规格,为了减小使用成本,使克氏针套筒5内的克氏针通孔相应的有多种规格,并使克氏针套筒5可拆卸,以此根据需要来选用不同规格的克氏针套筒5,从而避免造成浪费。通过设置固定器4,便于安装或拆卸克氏针套筒5。使固定器4滑动设置在调节孔21内,也能够根据需要对克氏针套筒5的位置进行调节。如图5所示,所述的固定器4以过套筒安装孔41轴线且垂直于调节孔21轴线的平面分为两部分。将固定器4分为两部分,能够使固定器4从两侧将克氏针套筒5夹紧,以防止其松动或掉落,避免手术过程受到影响。所述的调节孔21内设置有驱动固定器4的调节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的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调节孔21两端的内螺纹和与内螺纹连接的调节螺钉3。通过旋转调节螺钉3便能够微调克氏针套筒5的位置,并且对固定器4施力以使得固定器4能够夹紧克氏针套筒5。在固定器4与调节螺钉3能够设置弹性结构,利用弹簧,以此在调节的过程中,避免调节螺钉3转动时产生的转矩传递到克氏针套筒5上而导致克氏针套筒5发生偏转而破坏克氏针通孔的位置精度,并且能够利用弹簧缓冲吸振,避免调节螺钉3转动时产生的振动传递至克氏针套筒5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螺纹内缸设置在调节孔21的一端,调节孔21的另一端堵死,并且在堵住的一端内设置弹簧与固定器4传动连接,以此通过旋转一端的调节螺钉3即可实现调节的功能,有利于简化操作,提高手术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器4为圆柱形,固定器4的外径小于调节孔21内径。以此便于固定器4在调节孔21内滑动,避免固定器4卡死。使固定器4的外径小于调节孔21内径1mm,以避免固定器4从长条孔脱离。实施例3: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髓内钉远端徒手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架(1)、设置在定位架(1)上的定位套筒(2)、设置在定位套筒(2)内的调节孔(21)、贯穿定位套筒(2)与定位架(1)并且与髓内钉远端锁孔相对应的髓内钉定位孔(22)、滑动设置在调节孔(21)内的克氏针套筒(5),所述的克氏针套筒(5)内设置有能够与髓内钉定位孔(22)连通的克氏针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髓内钉远端徒手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架(1)、设置在定位架(1)上的定位套筒(2)、设置在定位套筒(2)内的调节孔(21)、贯穿定位套筒(2)与定位架(1)并且与髓内钉远端锁孔相对应的髓内钉定位孔(22)、滑动设置在调节孔(21)内的克氏针套筒(5),所述的克氏针套筒(5)内设置有能够与髓内钉定位孔(22)连通的克氏针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髓内钉远端徒手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套筒(2)设置有多个,定位套筒(2)的数量与髓内钉远端锁孔的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髓内钉远端徒手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孔(21)内滑动设置有固定器(4),固定器(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定位套筒(2)的套筒安装孔(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髓内钉远端徒手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器(4)以过套筒安装孔(41)轴线且垂直于调节孔(21)轴线的平面分为两部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松柏
申请(专利权)人:吴松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