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阳一心专利>正文

3D打印可吸收肋骨内固定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772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可吸收肋骨内固定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3D打印形成的内壁面与肋骨骨折位置内或外表面形状相吻合的拱形板状体,所述拱形板状体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所述拱形板状体通过缝合线捆绑的方式使其内壁面贴靠在肋骨骨折位置内或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3D打印可吸收肋骨内固定板的优点: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有利于个体化、微创、快速的进行适配肋骨骨折的位置、缩短手术的时间,同时适于断裂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可吸收肋骨内固定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可吸收肋骨内固定板结构。
技术介绍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不断增加,胸部创伤的发生率日益增高;胸部创伤占所有外科创伤患者的10%~15%,是创伤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医疗工作中病情危重的胸外伤并不多见,多数患者以钝性胸部创伤入院,而在钝性胸外伤中肋骨骨折为最常见的病情,约占所有胸部创伤的50%~80%。相关调查指出:每年全球因胸部创伤住院者超过796000人,2004年在美国共有30多万人因肋骨骨折需要治疗,其中有超过十万人需要住院治疗。由于早期缺少对于肋骨骨折手术的治疗技术,因此,都是以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主要是通过胸部外部进行包扎,对肋骨进行牵引,患者通过口服或者注射的方式进行止痛,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但是仍然存在着较高的致死率,而稍有缓解的患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后遗症,比如胸部塌陷,脏器功能不全等情况,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劳动生活,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大大减少。前期对于肋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需要进行开胸治疗,很多患者对于手术治疗肋骨骨折还是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小;在观察肋骨骨折的同时能够确定胸腔内脏器的受损程度,同时进行修复工作。目前已有的胸腔镜手术治疗肋骨骨折的方式如下:1、钢板内固定方式:胸腔镜辅助肋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方式主要的治疗方式是通过胸腔镜的方式观察胸腔内实际受损情况,将胸腔内积攒的淤血处理干净,通过胸腔镜观察确定肋骨骨折的具体部位以及胸廓变形程度,确定肋骨骨折的错位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减小手术切口,保护好患者胸部的肌肉位置同时将钢板放置到肋骨内部。这种方式能够在不需完全开胸的基础上处理好患者胸部内的损伤情况,更简单直接的观察患者胸部内各种脏器的损伤情况,确定好钢板的固定位置之后,需要对钢板进行钻孔固定,但是如操作不善,容易对肋骨造成二次伤害,部分需要二次手术取出钢板。2、爪型接骨板及记忆环抱器内固定方式:爪型接骨板及记忆环抱器内固定方式与传统的钢板固定方式有所不同,首先要通过胸腔镜观察患者胸腔内的实际损伤情况,清除患者胸腔内积攒的淤血,对受损脏器进行修复,根据患者肋骨的实际受伤情况确定切口位置,通过小切口处配合爪型接骨板及记忆环抱器进行肋骨固定,由于爪型接骨板及记忆环抱器的体积较小,需要的手术切口也较小,能够有效的避免对于胸部肌肉的伤害,比较常应用于粉碎性骨折的固定治疗中;但爪型接骨板应用时不能完全适配于所有的患者肋骨,因此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肋骨需要在手术过程中进行调节适配,使得手术时间较长,且需要终生携带环抱器,对未来肺部疾病的影像观察构成影响。3、髓内固定方式:髓内固定方式是胸腔镜辅助治疗肋骨骨折术中操作相对来说较简单的一种,主要的治疗方式首先是通过胸腔镜观察患者胸腔内的受伤情况,清除积攒淤血,对受伤脏器进行初步修复治疗,观察确定好患者肋骨受伤程度及位置,选择相适合的辅助切口,将肋骨骨折部分进行逐层分离,将髓内固定材料防治在骨骼中,将肋骨骨折终端进行固定,这种操作方法不会伤害到骨膜,是一种效果比较好的微创手术操作,实际操作中使用的髓内固定材质要完全符合人体骨骼的要求,保证在人体骨骼内起到制成固定效果,患者进行适当的细微活动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愈合,该固定材质均为可吸收材料,无需再通过手术取出,避免患者胸部产生异物感;但是髓内固定方式对于粉碎性骨折的固定方式较差,无法形成完整的外部固定。而且实施过程无法完全微创,切口较大,存在对肋骨断端造成二次创伤可能,术后需要较长的胸带外固定,不利快速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D打印可吸收肋骨内固定板结构,该3D打印可吸收肋骨内固定板结构有利于个体化、微创、快速适配于患者的肋骨骨折位置,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康复。本技术3D打印可吸收肋骨内固定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3D打印形成的内壁面与肋骨骨折位置内或外表面形状相吻合的拱形板状体,所述拱形板状体与肋骨骨折位置通过缝合线的捆绑使拱形板状体内壁面贴靠在肋骨骨折位置内或外表面。进一步的,上述拱形板状体的长度超出骨折处两侧各2cm,其宽度与肋骨骨折位置等宽,其厚度3mm。进一步的,上述拱形板状体的上、下边缘两侧部分别设有若干个凸状城垛,缝合线捆绑在相邻凸状城垛之间,以便于缝合线捆绑限位。进一步的,上述凸状城垛沿宽度方向外延3mm、凸状城垛宽度为2mm,相邻凸状城垛间距2mm。进一步的,上述拱形板状体上设有若干个穿孔,缝合线穿过穿孔捆绑,以便于缝合线穿接捆绑限位。进一步的,上述拱形板状体与肋骨骨折位置通过可降解医用缝合线缠绕固定。进一步的,上述拱形板状体的外表面为半圆环形体或弧形体的外壁面,拱形板状体的两端面平行。进一步的,上述拱形板状体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本技术3D打印可吸收肋骨内固定板的制作方法,使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CT机)对患者肋骨骨折位置进行扫描,将扫描形成的薄层(1mm)CT图像导入Mimics三维图像处理软件(Mimics是Materialise'sinteractivemedicalimagecontrolsystem的缩写,是Materialise公司专利技术的一种医学影像控制系统),得到目标肋骨的三维图像,接着进行虚拟复位后,利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软件设计在计算机中建立适合的内固定板三维模型;依据三维模型打印内固定板,该内固定板的内壁面与肋骨骨折位置内或外表面形状相吻合,从而在医生进行手术时,可以很快速的进行适配肋骨骨折的位置,有利于缩短手术的时间。本技术3D打印可吸收肋骨内固定板的优点: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有利于个体化、微创、快速的进行适配肋骨骨折的位置、缩短手术的时间,且可加快术后康复,同时适于断裂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等。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主视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使用状态主视构造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面构造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主视构造示意图;图6是图1的剖面构造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使用状态主视构造示意图;图8是图7的剖面构造示意图;图9是CT机扫描形成的患者肋骨骨折的三维图像;图10-11是患者肋骨骨折处安装内固定板的三维图像;图中1、拱形板状体内壁面,2、拱形板状体,3、上、下边缘,4、凸状城垛,5、肋骨骨折位置内或外表面(指肋骨近心侧或远心侧的表面),6、拱形板状体的外表面,7、拱形板状体的两端面,8、穿孔,A、骨折的肋骨,B、可降解医用缝合线,C、肋骨骨折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可吸收肋骨内固定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3D打印形成的内壁面与肋骨骨折位置内或外表面形状相吻合的拱形板状体,所述拱形板状体与肋骨骨折位置通过缝合线的捆绑使拱形板状体内壁面贴靠在肋骨骨折位置内或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20 CN 20202012982161.一种3D打印可吸收肋骨内固定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3D打印形成的内壁面与肋骨骨折位置内或外表面形状相吻合的拱形板状体,所述拱形板状体与肋骨骨折位置通过缝合线的捆绑使拱形板状体内壁面贴靠在肋骨骨折位置内或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可吸收肋骨内固定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板状体的长度超出骨折处两侧各2cm,其宽度与肋骨骨折位置等宽,其厚度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可吸收肋骨内固定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板状体的上、下边缘两侧部分别设有若干个凸状城垛,缝合线捆绑在相邻凸状城垛之间,以便于缝合线捆绑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东欧阳一心
申请(专利权)人:欧阳一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