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止血装置
本技术涉及耳鼻喉科护理
,具体为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耳鼻咽喉原名“五官科”,后经历卫生部改革之后正式命名为“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分类主要从耳朵、鼻子、咽喉这几个部位常发生的一些疾病来分。现有的耳鼻喉科护理用止血装置,在对止血棉进行夹持的过程中需要人手一直用力捏住夹持工具,时间久了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手指酸痛,且在对伤口进行止血消炎的过程中,由于器官内光线薄弱,不便于观察患者的伤口,降低了止血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止血装置,具备方便观察患者伤口且止血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耳鼻喉科护理用止血装置,在对止血棉进行夹持的过程中需要人手一直用力捏住夹持工具,时间久了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手指酸痛,且在对伤口进行止血消炎的过程中,由于器官内光线薄弱,不便于观察患者的伤口,降低了止血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止血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转轴活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止血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夹杆(2),所述夹杆(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夹块(3),所述壳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杆(5),所述转杆(5)的顶端贯穿至壳体(1)的顶部,所述转杆(5)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6)的左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左端贯穿至支撑板(4)的左侧,所述夹杆(2)的右端延伸至壳体(1)的内腔,所述夹杆(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止血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夹杆(2),所述夹杆(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夹块(3),所述壳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杆(5),所述转杆(5)的顶端贯穿至壳体(1)的顶部,所述转杆(5)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6)的左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左端贯穿至支撑板(4)的左侧,所述夹杆(2)的右端延伸至壳体(1)的内腔,所述夹杆(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块(9),所述螺纹杆(8)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螺纹套(10),所述螺纹套(10)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斜块(11),所述壳体(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气筒(12),所述气筒(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塞(13),所述活塞(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4),所述推杆(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推柄(15),所述壳体(1)顶部的右侧和底部的右侧均开设有长孔(16),所述推柄(15)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长孔(16),所述气筒(12)出气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