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床笠,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床罩层、床垫层和包边连接层,床罩层和床垫层依次上下平行设置,床罩层和床垫层之间设置有包边连接层,包边连接层为矩形环状结构,且床罩层和床垫层之间通过包边连接层活动连接,床罩层、床垫层和包边连接层之间形成中空长方体结构,床垫层上还设置有撑杆装置,撑杆装置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和第二杆均平行于床垫层,第一杆和第二杆分别设置在床垫层的两端,第一杆和第二杆的直径相同,第一杆的一端与床垫层的一端连接,第二杆的一端与床垫层的另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功能多样化,可在热天时从床垫上取下当做帐篷使用的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床笠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床笠。
技术介绍
床笠是流行于国外多年的寝室用品,近几年,随着国内床垫品种的不断推陈出新,如席梦思、乳胶记忆棉床垫、棕榈床垫等。与通常使用的床单相比,具有在睡眠过程中如何翻身蹬踢都能恢复原位,装套方便,花式种类多选等优势。目前市场上的床笠大多仍然是延续传统的床笠设计方法,即在床单的基础上四角增加绑带或者针对不同的季节对床笠内部进行不同厚度的填充,前者虽使用方便,但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后者虽能适应季节的更替,但同样功能单一,且清洗起来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功能多样化,可在热天时从床垫上取下当做帐篷使用的多功能床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床笠,包括床罩层、床垫层和包边连接层,床罩层和床垫层依次上下平行设置,床罩层和床垫层之间设置有包边连接层,包边连接层为矩形环状结构,且床罩层和床垫层之间通过包边连接层活动连接,床罩层、床垫层和包边连接层之间形成中空长方体结构,床垫层上还设置有撑杆装置,撑杆装置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和第二杆均平行于床垫层,第一杆和第二杆分别设置在床垫层的两端,第一杆和第二杆的直径相同,第一杆的一端与床垫层的一端连接,第二杆的一端与床垫层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杆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二杆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接块上还垂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块上,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凸块,第二连接块上还垂直设置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块上,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凹槽,凸块的位置与凹槽的位置相对应,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板上还均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为通孔,第一杆的另一端和第二杆的另一端的外部还活动套设有固定套管。优选的,所述床垫层的一端上还固定设置有扎带圈,床垫层的另一端上还固定设置有扎带,且扎带圈与扎带之间的距离等于床垫层长度的一半,扎带圈和扎带与撑杆装置设置在床垫层的同一面上,将第一杆和第二杆对折后,将扎带固定在扎带圈上,可使得第一杆、第二杆与床垫层之间形成中空三角形状,可作为帐篷使用。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与扎带圈设置在床垫层的同一端,扎带与第二杆设置在床垫层的同一端,便于将第一杆和第二杆对折后,将扎带固定在扎带圈上,可使得第一杆、第二杆与床垫层之间形成中空三角形状,可作为帐篷使用。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管与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均为过盈配合,且第一杆的长度和第二杆的长度相同,当固定套管滑动至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时,可防止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折弯;当固定套管滑动至第一杆或第二杆上时,可方便将第一杆和第二杆对折,使得第一杆、第二杆与床垫层之间形成中空三角形状,可作为帐篷使用。优选的,所述包边连接层的边缘上还设置有拉链,且连接层与床罩层和床垫层之间通过均通过拉链连接,便于将床罩层拆下,再将第一杆和第二杆对折,使得第一杆、第二杆与床垫层之间形成中空三角形状,可作为帐篷使用。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大于凸块的宽度,便于第一杆和第二杆对折后,凸块卡入凹槽内,有利于第一杆和第二杆对折后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连接层与床罩层和床垫层之间均通过拉链连接,便于将床罩层拆下更换或者将第一杆和第二杆对折作为帐篷使用;(2)床笠和帐篷之间转换方便,当作为床笠使用时,将固定套管滑动至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时,可防止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折弯;当固定套管滑动至第一杆或第二杆上时,可方便将第一杆和第二杆对折,使得第一杆、第二杆与床垫层之间形成中空三角形状,可作为帐篷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优选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床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床笠的撑杆装置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床笠作为帐篷使用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床笠的第一杆与第二杆对折后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床笠的凸块与凹槽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床罩层;2、床垫层;3、包边连接层;4、撑杆装置;41、第一杆;411、第一连接块;412、第一连接板;413、凸块;42、第二杆;421、第二连接块;422、第二连接板;423、凹槽;43、转轴;44、固定孔;45、固定套管;5、扎带圈;51、扎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床笠,包括床罩层1、床垫层2和包边连接层3,床罩层1和床垫层2依次上下平行设置,床罩层1和床垫层2之间设置有包边连接层3,包边连接层3为矩形环状结构,且床罩层1和床垫层2之间通过包边连接层3活动连接,床罩层1、床垫层2和包边连接层3之间形成中空长方体结构,床垫层2上还设置有撑杆装置4,撑杆装置4包括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均平行于床垫层2,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分别设置在床垫层2的两端,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的直径相同,第一杆41的一端与床垫层2的一端连接,第二杆42的一端与床垫层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杆41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块411,第二杆42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块421,且第一连接块411与第二连接块421之间通过转轴43转动连接,第一连接块411上还垂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12,且第一连接板41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块411上,第一连接板412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凸块413,第二连接块421上还垂直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22,且第二连接板42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块421上,第二连接板422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凹槽423,凸块413的位置与凹槽423的位置相对应,第一连接块411和第二连接板422上还均设置有固定孔44,固定孔44为通孔,第一杆41的另一端和第二杆42的另一端的外部还活动套设有固定套管45。床垫层2的一端上还固定设置有扎带圈5,床垫层2的另一端上还固定设置有扎带51,且扎带圈5与扎带51之间的距离等于床垫层2长度的一半,扎带圈5和扎带51与撑杆装置4设置在床垫层2的同一面上,将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对折后,将扎带51固定在扎带圈5上,可使得第一杆41、第二杆42与床垫层2之间形成中空三角形状,可作为帐篷使用,第一杆41与扎带圈5设置在床垫层2的同一端,扎带51与第二杆42设置在床垫层2的同一端,便于将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对折后,将扎带51固定在扎带圈5上,可使得第一杆41、第二杆42与床垫层2之间形成中空三角形状,可作为帐篷使用,固定套管45与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之间均为过盈配合,且第一杆41的长度和第二杆42的长度相同,当固定套管45滑动至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之间时,可防止第一杆41和第二杆42之间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床笠,其特征在于:包括床罩层、床垫层和包边连接层,所述床罩层和所述床垫层依次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床罩层和所述床垫层之间设置有所述包边连接层,所述包边连接层为矩形环状结构,且所述床罩层和所述床垫层之间通过所述包边连接层活动连接,所述床罩层、所述床垫层和所述包边连接层之间形成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床垫层上还设置有撑杆装置,所述撑杆装置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均平行于所述床垫层,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床垫层的两端,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床垫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所述床垫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块,且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还垂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还垂直设置有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凸块的位置与所述凹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还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为通孔,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的外部还活动套设有固定套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床笠,其特征在于:包括床罩层、床垫层和包边连接层,所述床罩层和所述床垫层依次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床罩层和所述床垫层之间设置有所述包边连接层,所述包边连接层为矩形环状结构,且所述床罩层和所述床垫层之间通过所述包边连接层活动连接,所述床罩层、所述床垫层和所述包边连接层之间形成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床垫层上还设置有撑杆装置,所述撑杆装置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均平行于所述床垫层,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床垫层的两端,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床垫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与所述床垫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块,且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还垂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还垂直设置有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凸块的位置与所述凹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块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玲,苏信红,王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市天地经纬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