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63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2
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其包括立杆、伞架、支撑杆、斜杆、固定杆,斜杆一端固定在伞架的中心伞杆上,斜杆另一端与固定杆上端铰接,立杆设置能容纳固定杆的固定槽,固定杆在固定槽内滑动并固定在固定槽内,固定杆上方的立杆上设置可容纳斜杆的斜杆槽和支撑杆的支撑杆槽;支撑杆一端与立柱上端铰接,支撑杆另一端通过滑动块与斜杆连接,滑动块置于斜杆槽中并可沿斜杆槽滑动;固定杆下移至直伞状态时,固定杆带动斜杆至近似垂直状态,支撑杆转入立杆的支撑杆中,斜杆转入立杆的斜杆槽中,此时,固定杆固定在立杆上;固定杆松开时,在伞架的重力作用下,斜杆向下转动,带动固定杆向上移动,至斜杆由支撑杆、立杆稳定支撑,伞呈吊伞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
本技术涉及一种遮阳伞。
技术介绍
遮阳伞作为一种旅游用品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按照中间立柱与伞面的位置而分成直撑式和斜吊式二种,也有将这二种方式合而为一的,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099612A公开的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包括立柱、斜杆、横杆、伞架、摇把机构和立柱上的活动锁定机构,其中,斜杆两端分别铰接在立柱与横杆上,横杆顶端与伞架的中心伞杆铰接,并且横杆上开有滑槽,在该滑槽内嵌设有一铰接在立柱顶部上的滑块,而使立柱顶部可相对横杆沿横杆的滑槽滑动,并可使横杆相对立柱以该立柱的顶部为中心转动。这种遮阳伞虽能将直撑式和斜吊式两种使用方式合二为一,但其结构复杂、成本高,也不便于运输、安装和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使其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包括立杆、伞架、支撑杆、斜杆、固定杆,斜杆一端固定在伞架的中心伞杆上,斜杆另一端与固定杆上端铰接,立杆设置能容纳固定杆的固定槽,固定杆在固定槽内滑动并固定在固定槽内,固定杆上方的立杆上设置可容纳斜杆的斜杆槽和支撑杆的支撑杆槽;支撑杆一端与立柱上端铰接,支撑杆另一端通过滑动块与斜杆连接,滑动块置于斜杆槽中并可沿斜杆槽滑动;固定杆下移至直伞状态时,固定杆带动斜杆至近似垂直状态,支撑杆转入立杆的支撑杆中,斜杆转入立杆的斜杆槽中,此时,固定杆固定在立杆上;固定杆松开时,在伞架的重力作用下,斜杆向下转动,带动固定杆向上移动,至斜杆由支撑杆、立杆稳定支撑,伞呈吊伞状态。更好地,还包括角度调节杆,角度调节杆一端与下套管一端铰接,下套管固定在伞架的中心伞杆下部,斜杆上设置可容纳角度调节杆的调节槽,角度调节杆置于调节槽中并可沿调节槽滑动,角度调节杆另一端通过锁紧开关与斜杆固定,这样可通过拉动角度调节杆而使下套管移动,从而调整伞架的角度。更好地,上述锁紧开关为旋钮,通过旋钮将角度调节杆固定在斜杆上,这样容易折装和移动角度调节杆。更好地,上述下套管通过套管与角度调节杆一端铰接,套管套在斜杆上滑动,这样通过套管的连接,能更好地使角度调节杆在斜杆中移动,也能更好地调整伞架的角度。更好地,上述下套管通过中间杆与套管连接,这样能够更好地、灵活地调节伞架角度。更好地,上述固定杆通过固定旋钮固定在立杆上,这样容易折装和移动固定杆。更好地,上述支撑杆设置直伞定位机构,直伞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槽中设置的直伞定位组件和滑动块中设置的定位槽,直伞定位组件包括限位块、基座、卡扣,限位块包括限位部、引导部,引导部上设置引导槽,基座上设置容纳限位块移动的直向槽、容纳卡扣的横向槽,基座置于立杆的支撑杆槽中,卡扣穿过引导部的引导槽,限位块通过卡扣固定在立杆上,相应地,上述滑动块上设置与限位块的限位部相配合的定位槽,当直伞状态时,支撑杆收缩到立杆内后,限位块的限位部插入定位槽中,这样能更好地保持直伞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立杆、支撑杆和斜杆的配合,使遮阳伞既能作直伞用,又能作吊伞用,做到一伞二用,因此整个伞体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直吊两用遮阳伞用作吊伞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直吊两用遮阳伞用作直伞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直吊两用遮阳伞用去掉伞架后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直吊两用遮阳伞用作吊伞时去掉伞架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直吊两用遮阳伞用作直伞时去掉伞架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3所示,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包括立杆1、伞架2、角度调节杆3、支撑杆4、斜杆5、固定杆7、直伞定位组件8、上横杆61、下套管62。上述上横杆61一端套在伞架2的中心伞杆21上并由螺钉65固定在中心伞杆21上,上横杆61另一端通过轴68与连接头69一端轴连,连接头69另一端通过插头691插在斜杆5一端52的插孔中,这样便于连接头69安装。上述下套管62一端套在伞架2的中心伞杆21上并由螺钉固定在中心伞杆21上,下套管62另一端通过轴与中间杆63的一端固定,上述中间杆63的另一端通过轴68与连接套65连接,连接套65套在上述斜杆5上并可沿斜杆5滑动,连接套65还固定角度调节杆3的一端33。上述斜杆5另一端套上套头54与固定杆7上端的连接头71铰接,斜杆5靠角度调节杆3一侧设置可容纳角度调节杆3的调节槽51,角度调节杆3置于调节槽51中并可滑动,角度调节杆3另一端固定引导块31,引导块上连接固定旋钮32,通过固定旋钮32能够将引导块固定在斜杆上或者可在调节槽51上滑动。这样通过上述角度调节杆3可以拉动中心伞杆21,从而灵活调整中心伞杆21的倾斜位置。上述支撑杆4一端与连接头42轴连,连接头42固定在与立柱1上端上,上述支撑杆4另一端与滑动块41轴连。上述滑动块41包括滑动部412和扣紧槽411。上述斜杆5靠支撑杆4一侧设置斜杆滑动槽53,滑动块41的滑动部412置于斜杆滑动槽53中并可沿斜杆滑动槽53滑动。上述立杆1设置容纳固定杆7的固定槽11,上述固定杆7可固定在立杆1的固定槽11内,并用固定杆旋钮16将固定杆7固定在立柱1上。需要移动固定杆7时,旋松固定杆旋钮16,固定杆7便可在固定槽11内滑动,并带动斜杆5向上方旋转或向下方旋转。上述固定杆7通过固定杆旋钮16和垫片17固定在立杆1上,这样容易折装。上述固定槽11上方的立杆1上设置可容纳斜杆的斜杆槽12;在直伞状态下,斜杆的一部分可进入到斜杆槽12中。上述立杆1靠支撑杆4一侧还设置可容纳支撑杆4的支撑杆槽13,斜杆5向上移动形成直伞状态时,斜杆5可进入支撑杆槽中。上述直伞定位组件8包括限位块81、基座83、卡扣82,限位块81包括限位部811、引导部812,引导部812上设置引导槽813,基座83上设置容纳限位块移动的直向槽831、容纳卡扣82的横向槽832,基座83置于立杆2的支撑杆槽中,卡扣82穿过引导部的引导槽813,限位块81通过卡扣81固定在立杆2上,这样限位块81只能上下移动。相应地,上述滑动块41上设置与限位块81的限位部811相配合的定位槽411,当支撑杆收缩到立杆2内时,限位部811插入定位槽411中,这样能更好地保持直伞状态,见图5。伞架2基本结构与以前直吊二用伞伞架基本一样,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0660250Y公开的伞架,在此不再详述。当需要用作吊伞时,松开固定杆旋钮,斜杆5在伞的重力作用下向下旋转,带动固定杆7在立杆2的中滑动上升,支撑杆受滑动块的而旋转,同步支撑斜杆,至固定杆7向上碰到上限位件的突起8抵住固定件7而使其向上移动,再拧紧固定杆旋钮,此时,整个伞呈吊伞状态,见图2。由上可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伞架、支撑杆、斜杆、固定杆,斜杆一端固定在伞架的中心伞杆上,斜杆另一端与固定杆上端铰接,立杆设置能容纳固定杆的固定槽,固定杆在固定槽内滑动并固定在固定槽内,固定杆上方的立杆上设置可容纳斜杆的斜杆槽和支撑杆的支撑杆槽;支撑杆一端与立柱上端铰接,支撑杆另一端通过滑动块与斜杆连接,滑动块置于斜杆槽中并可沿斜杆槽滑动;固定杆下移至直伞状态时,固定杆带动斜杆至近似垂直状态,支撑杆转入立杆的支撑杆中,斜杆转入立杆的斜杆槽中,此时,固定杆固定在立杆上;固定杆松开时,在伞架的重力作用下,斜杆向下转动,带动固定杆向上移动,至斜杆由支撑杆、立杆稳定支撑,伞呈吊伞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伞架、支撑杆、斜杆、固定杆,斜杆一端固定在伞架的中心伞杆上,斜杆另一端与固定杆上端铰接,立杆设置能容纳固定杆的固定槽,固定杆在固定槽内滑动并固定在固定槽内,固定杆上方的立杆上设置可容纳斜杆的斜杆槽和支撑杆的支撑杆槽;支撑杆一端与立柱上端铰接,支撑杆另一端通过滑动块与斜杆连接,滑动块置于斜杆槽中并可沿斜杆槽滑动;固定杆下移至直伞状态时,固定杆带动斜杆至近似垂直状态,支撑杆转入立杆的支撑杆中,斜杆转入立杆的斜杆槽中,此时,固定杆固定在立杆上;固定杆松开时,在伞架的重力作用下,斜杆向下转动,带动固定杆向上移动,至斜杆由支撑杆、立杆稳定支撑,伞呈吊伞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吊两用遮阳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调节杆,角度调节杆一端与下套管一端铰接,下套管固定在伞架的中心伞杆下部,斜杆上设置可容纳角度调节杆的调节槽,角度调节杆置于调节槽中并可沿调节槽滑动,角度调节杆另一端通过锁紧开关与斜杆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佳信旅游用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