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一体化防护的手术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61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2
一种颈部一体化防护的手术帽,包括头部防护部,后颈防护部,颈部防护带,防汗带和降温贴,所述后颈防护部与头部防护部一体相连,由头部防护部向下延伸至后颈部分;所述颈部防护带与后颈防护部一体相连,由后颈部分从两侧延长到前颈部分,端部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防汗带由外部吸水层以及内部储水层组成,设置在头部防护部内部的两侧颞部;所述降温贴由外部保温层以及内部蓄冷层组成,设置在头部防护部内部的帽沿额部。所述颈部一体化防护的手术帽结构简单防护全面,穿戴方便,可对头部、颈前、颈后一体化防护,既能够吸收汗水,又能够对头部进行降温,且防汗带和降温贴均可进行替换和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部一体化防护的手术帽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科手术辅助器具,特别涉及一种颈部一体化防护的手术帽。
技术介绍
新冠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有证据表明,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一定浓度的气溶胶也存在传染性。传统外科手术帽仅遮盖头颅的顶部、额部、颞部、枕部,无法遮挡颈项部,导致颈部暴露在外界环境,造成外科医护人员为新冠患者或疑似患者进行外科操作时,容易造成颈部暴露的风险。同时,医护人员在进行长时间手术时,头部会大量出汗,汗水将防护服粘贴到人脸上,对医护人员带来严重不适,增加了手术中的身体负担。申请号为CN201520022962.7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一次性半封闭式手术帽,包括帽子本体和护颈区,帽子本体和护颈区为一体式结构,帽子本体上设置有镂空眼眶区、镂空口罩区、颈前区/颈后开口、透气孔,有利于保护手术医护人员。申请号为CN201320077016.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具有帽体和帽裙两部分高防护手术帽,帽裙部分位于帽体下并和帽体构成一整体,整个帽体具有一个面部开口区,配合口罩和防护镜可使参与手术者的头、颈、面部完全被包裹覆盖。但是以上两种防汗手术帽结构复杂,穿戴不便,且无法解决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体温升高、汗水外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护全面,穿戴方便,既能够吸收汗水,又能够对头部进行降温的颈部一体化防护的手术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颈部一体化防护的手术帽,包括头部防护部,后颈防护部,颈部防护带,防汗带和降温贴,所述后颈防护部与头部防护部一体相连,由头部防护部向下延伸至后颈部分,对后颈部分进行防护;所述颈部防护带与后颈防护部一体相连,由后颈部分从两侧延长到前颈部分,端部设置有魔术贴,两侧的颈部防护带通过魔术贴粘在一起,完成对前颈部分的防护;所述防汗带由外部吸水层以及内部储水层组成,以吸收并储存穿戴人员留出的汗水,设置在头部防护部内部的两侧颞部;所述降温贴由外部保温层以及内部蓄冷层组成,外部保温层用于减缓内部蓄冷层的热量传递,延长工作时间,设置在头部防护部内部的帽沿额部。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汗带长度为5~10cm,宽度1~2cm,以魔术贴的方式粘接在头部防护部的内部,方便在手术间期更换以及后续清洗。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外部吸水层为锦纶、腈纶、涤纶、棉纤维、蚕丝一种或多种纤维混纺制得的织物或无纺布。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部储水层为超吸水纤维制得的无纺布,具有水洗不变形、可多次重复使用的优点。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降温贴长度为4~8cm,宽度1~2cm,以魔术贴的方式粘接在头部防护部的内部,方便更换,以及再次蓄冷多次使用。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部保温层为锦纶、腈纶、涤纶、棉纤维、蚕丝一种或多种纤维混纺制得的无纺布。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部蓄冷层为改性聚乙二醇(PEG)类有机相变材料,相变温度为18~30℃,防止对额头产生过冷刺激;相变潜热为150~400J/g,使其具有较长的降温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颈部一体化防护的手术帽具有以下的增益效果:(1)防护全面,穿戴方便。后颈防护部与颈部防护带、头部防护部一体相连,能够同时对头部和颈部进行覆盖保护,避免外科医护人员为新冠患者或疑似患者进行外科操作时的颈部暴露;颈部防护带通过端部的魔术贴粘贴在一起,很容易穿戴和取下。(2)能够起到吸收汗水,头部降温的作用。防汗带和降温贴均为魔术贴的方式与头部防护部粘接,可方便的在手术间歇进行替换;防汗带的内部储水层可进行水洗再利用,降温贴的内部蓄冷层可进行冷藏再激活,大大减少了浪费和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颈部一体化防护的手术帽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颈部一体化防护的手术帽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汗带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降温贴示意图,其中:1-头部防护部;2-后颈防护部;3-颈部防护带;31-魔术贴;4-防汗带;41-外部吸水层;42-内部储水层;5-降温贴;51-外部保温层;52-内部蓄冷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附图1,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颈部一体化防护的手术帽,包括头部防护部1,后颈防护部2,颈部防护带3,防汗带4和降温贴5,后颈防护部2与头部防护部1一体相连,由头部防护部1向下延伸至后颈部分;颈部防护带3与后颈防护部1一体相连,由后颈部分从两侧延长到前颈部分,端部设置有魔术贴31;防汗带4长度为6cm,宽度为1.5cm,通过魔术贴粘贴在头部防护部1内部的两侧颞部;降温贴5长度为5cm,宽度为2cm,通过魔术贴粘贴在头部防护部内部的帽沿额部。参见附图3,图4,防汗带4由外部吸水层41以及内部储水层42组成,外部吸水层41为纯棉织物,内部储水层42为超吸水纤维无纺布;降温贴5由外部保温层51以及内部蓄冷层52组成,外部保温层51为纯棉无纺布,内部蓄冷层52为改性聚乙二醇(PEG)类有机相变材料,相变温度为21℃,相变潜热为250J/g。在使用时,将本技术的颈部一体化防护的手术帽佩戴到头上,通过魔术贴31将颈部防护带3在颈前部粘接在一起,同时起到头部和颈部的覆盖防护作用;在使用结束后,撕开魔术贴31即可取下,穿戴十分方便;防汗带4位于头部防护部1内部的两侧颞部,内部储水层42能够储存大量汗水,防止头部汗水流下;降温贴5位于头部防护部1内部帽沿额部,内部蓄冷层52储存的冷源透过外部保温层51传递到额头,以降低头部温度,减少汗水析出。在使用后,可撕下防汗带4,水洗后可再次利用;降温贴5可放入冰箱冷藏,吸收冷源后可再次使用。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部一体化防护的手术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防护部,后颈防护部,颈部防护带,防汗带和降温贴,/n所述后颈防护部与头部防护部一体相连,由头部防护部向下延伸至后颈部分;/n所述颈部防护带与后颈防护部一体相连,由后颈部分从两侧延长到前颈部分,端部设置有魔术贴;/n所述防汗带由外部吸水层以及内部储水层组成,设置在头部防护部内部的两侧颞部;/n所述降温贴由外部保温层以及内部蓄冷层组成,设置在头部防护部内部的帽沿额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一体化防护的手术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防护部,后颈防护部,颈部防护带,防汗带和降温贴,
所述后颈防护部与头部防护部一体相连,由头部防护部向下延伸至后颈部分;
所述颈部防护带与后颈防护部一体相连,由后颈部分从两侧延长到前颈部分,端部设置有魔术贴;
所述防汗带由外部吸水层以及内部储水层组成,设置在头部防护部内部的两侧颞部;
所述降温贴由外部保温层以及内部蓄冷层组成,设置在头部防护部内部的帽沿额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一体化防护的手术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汗带长度为5~10cm,宽度1~2cm,以魔术贴的方式粘接在头部防护部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一体化防护的手术帽,其特征在于,外部吸水层为锦纶、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卓然姜帅李危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