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猪养殖用自动饮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541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猪养殖用自动饮水装置,涉及生猪养殖技术领域,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饮水槽,所述水箱下表面的右侧与管道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管道内设置有止水塞,所述止水塞与管道内壁相适配。该生猪养殖用自动饮水装置,通过设置活塞、弹簧、固定杆、牵引绳、滑轮和拉环,人们手动拉动拉环带动牵引绳向左运动,在滑轮的作用下,牵引绳会带动活塞向上运动,使得饮水槽内的水能够通过排水管排出,当饮水槽内的水更换完成后,人们通过松开拉环,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使得活塞能够再次卡住排水孔,从而使得饮水槽内的水能够方便的得到更换,避免了生猪喝到变质的水,从而起到了保护生猪健康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猪养殖用自动饮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猪养殖
,具体为一种生猪养殖用自动饮水装置。
技术介绍
生猪,即生活着的猪,对未宰杀的除种猪以外的家猪的统称。生猪在养殖中需要处理各种问题,给生猪喂水也是一种,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猪养殖用自动饮水装置”(公开号:CN207443931U),该专利解决了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是人工对储水槽中的水进行添加,费时费力,加大了工作人劳动工作强度,该专利通过设置浮板、第一止流塞、第二止流塞和浮球等结构解决了此问题,但是该专利存在的缺点是无法对饮水槽内的水进行更换,且更换水的过程无法过滤掉猪喝水时带进去的食物残渣,如果不及时进行更换,容易造成饮水槽内水变质,从而影响生猪生长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猪养殖用自动饮水装置,解决了无法对饮水槽内的水进行更换,且更换水的过程无法过滤掉猪喝水时带进去的食物残渣,如果不及时进行更换,容易造成饮水槽内水变质,从而影响生猪生长情况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猪养殖用自动饮水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饮水槽,所述水箱下表面的右侧与管道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管道内设置有止水塞,所述止水塞与管道内壁相适配,所述止水塞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滚轮,且两个滚轮分别卡接在两个滑轨内,且两个滑轨分被开设在管道内壁左右两侧面的下方。所述止水塞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浮球,所述浮球位于饮水槽内,所述饮水槽内壁下表面的左侧开设有排水孔,所述饮水槽下表面对应排水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孔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下表面通过弹簧与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排水管内壁的左右两侧面。所述活塞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通孔与拉环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通孔开设在饮水槽内壁的左侧面,所述拉环的右侧面搭接在饮水槽的左侧面,所述饮水槽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排水孔的四周,所述凹槽内卡接有两个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形状与凹槽相适配,且过滤网的上表面通过固定板搭接在饮水槽内壁的下表面。优选的,所述牵引绳的左侧面搭接在滑轮的右端,所述滑轮的左端固定连接在饮水槽内壁的左侧面,且滑轮的左端位于通孔的下方。优选的,所述水箱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设置有阀门。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形状为环形,且两个过滤网均为半圆形。优选的,所述饮水槽的右侧面低于左侧面,且饮水槽的形状矩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生猪养殖用自动饮水装置,通过设置活塞、弹簧、固定杆、牵引绳、滑轮和拉环,人们手动拉动拉环带动牵引绳向左运动,在滑轮的作用下,牵引绳会带动活塞向上运动,此时排水孔被打开,使得饮水槽内的水能够通过排水管排出,当饮水槽内的水更换完成后,人们通过松开拉环,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使得活塞能够再次卡住排水孔,从而使得饮水槽内的水能够方便的得到更换,避免了生猪喝到变质的水,从而起到了保护生猪健康的生长。2、该生猪养殖用自动饮水装置,通过设置过滤网、凹槽和固定板,当饮水槽内的水在通过排水孔流出时,过滤网能够把水中的残渣过滤掉,避免了残渣堵塞住管道,同时人们可以把两个过滤网从凹槽内取出,再把两个过滤网内的滤渣清理掉,从而方便了人们清理掉过滤网内的滤渣。3、该生猪养殖用自动饮水装置,通过设置浮球、连接杆、止水塞、滚轮和滑轨,当饮水槽内的水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浮球通过连接杆带动止水塞堵住管道,使得水箱内的水不会再往下流,当饮水槽内的水随着生猪喝掉,浮球下降会使得止水塞不再堵住管道,此时水箱内的水会继续的向饮水槽内添加,从而保证了水箱内的水能够自动的添加,从而减轻了人们的负担,通过设置滑轮,使得牵引绳两端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保证了拉环能够通过牵引绳带动活塞运动,通过设置进水管和阀门,防止止水塞在长时间的工作后损坏导致水流不止,人们通过阀门可以阻止这种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B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过滤网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箱、2饮水槽、3管道、4止水塞、5滚轮、6滑轨、7连接杆、8浮球、9排水孔、10排水管、11活塞、12弹簧、13固定杆、14牵引绳、15滑轮、16通孔、17拉环、18凹槽、19过滤网、20固定板、21进水管、22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猪养殖用自动饮水装置,包括水箱1,水箱1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进水管21,进水管21内设置有阀门22,通过设置进水管21和阀门22,防止止水塞4在长时间的工作后损坏导致水流不止,人们通过阀门22可以阻止这种情况发生,水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饮水槽2,饮水槽2的右侧面低于左侧面,且饮水槽2的形状矩形,通过设置饮水槽2的形状,保证若干头生猪能够同时喝到饮水槽2内的水,水箱1下表面的右侧与管道3的顶端相连通,管道3内设置有止水塞4,止水塞4与管道3内壁相适配,止水塞4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滚轮5,且两个滚轮5分别卡接在两个滑轨6内,且两个滑轨6分被开设在管道3内壁左右两侧面的下方,通过设置浮球8、连接杆7、止水塞4、滚轮5和滑轨6,当饮水槽2内的水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浮球8通过连接杆7带动止水塞4堵住管道3,使得水箱1内的水不会再往下流,当饮水槽2内的水随着生猪喝掉,浮球8下降会使得止水塞4不再堵住管道3,此时水箱1内的水会继续的向饮水槽2内添加,从而保证了水箱1内的水能够自动的添加,从而减轻了人们的负担。止水塞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浮球8,浮球8位于饮水槽2内,饮水槽2内壁下表面的左侧开设有排水孔9,饮水槽2下表面对应排水孔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0,排水孔9内设置有活塞11,活塞11的下表面通过弹簧12与固定杆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杆1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排水管10内壁的左右两侧面,通过设置弹簧12和固定杆13,当饮水槽2内的水更换完成后,人们通过松开拉环17,在弹簧12拉力的作用下,使得活塞11能够再次卡住排水孔9,从而使得饮水槽2内的水能够方便的得到更换,避免了生猪喝到变质的水,从而起到了保护生猪健康的生长。活塞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14,牵引绳14的另一端穿过通孔16与拉环1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活塞11、牵引绳14、滑轮15和拉环17,人们手动拉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猪养殖用自动饮水装置,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饮水槽(2),所述水箱(1)下表面的右侧与管道(3)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管道(3)内设置有止水塞(4),所述止水塞(4)与管道(3)内壁相适配,所述止水塞(4)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滚轮(5),且两个滚轮(5)分别卡接在两个滑轨(6)内,且两个滑轨(6)分被开设在管道(3)内壁左右两侧面的下方;/n所述止水塞(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浮球(8),所述浮球(8)位于饮水槽(2)内,所述饮水槽(2)内壁下表面的左侧开设有排水孔(9),所述饮水槽(2)下表面对应排水孔(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孔(9)内设置有活塞(11),所述活塞(11)的下表面通过弹簧(12)与固定杆(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排水管(10)内壁的左右两侧面;/n所述活塞(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14),所述牵引绳(14)的另一端穿过通孔(16)与拉环(1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通孔(16)开设在饮水槽(2)内壁的左侧面,所述拉环(17)的右侧面搭接在饮水槽(2)的左侧面,所述饮水槽(2)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位于排水孔(9)的四周,所述凹槽(18)内卡接有两个过滤网(19),所述过滤网(19)的形状与凹槽(18)相适配,且过滤网(19)的上表面通过固定板(20)搭接在饮水槽(2)内壁的下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猪养殖用自动饮水装置,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饮水槽(2),所述水箱(1)下表面的右侧与管道(3)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管道(3)内设置有止水塞(4),所述止水塞(4)与管道(3)内壁相适配,所述止水塞(4)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滚轮(5),且两个滚轮(5)分别卡接在两个滑轨(6)内,且两个滑轨(6)分被开设在管道(3)内壁左右两侧面的下方;
所述止水塞(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浮球(8),所述浮球(8)位于饮水槽(2)内,所述饮水槽(2)内壁下表面的左侧开设有排水孔(9),所述饮水槽(2)下表面对应排水孔(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孔(9)内设置有活塞(11),所述活塞(11)的下表面通过弹簧(12)与固定杆(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排水管(10)内壁的左右两侧面;
所述活塞(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14),所述牵引绳(14)的另一端穿过通孔(16)与拉环(1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通孔(16)开设在饮水槽(2)内壁的左侧面,所述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先杰陈甫高善颂宋宁宁张廷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