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大棚
本技术涉及大棚结构
,特别指一种薄膜大棚。
技术介绍
薄膜大棚广泛运用于植物栽培中,合理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对棚内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在大棚内开展耐旱、耐盐实验,防止下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目前,常用的薄膜大棚由大棚框架和薄膜组成,薄膜包裹安装在大棚框架外,对薄膜的固定大部分是通过在薄膜上面加盖一层网,然后往几个方向各拉一条绳子简单绑在地基桩上。但被系的网受力不均,在遇到大风天气时,未绑的网端会被掀起,进而使薄膜时常会被破坏。此外,当大棚内的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光照过强时,目前的薄膜大棚都是直接将大棚顶部的天窗打开来调节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但大棚内的空气并不能完全流通,以致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大棚,其可以有效解决沿海大风对薄膜大棚的破坏。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大棚,其通过卷膜机开启大棚两侧通风以形成空气对流,从而在高温天气时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大棚,包含若干立柱(1)、若干弧形顶杆(2)和一薄膜(3),所述立柱(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弧形顶杆(2)设置在立柱(1)的上方,所述立柱(1)和弧形顶杆(2)组成棚架,所述薄膜(3)设置在棚架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两层网(4),该两层网(4)分别设置在棚架的外侧,且两层网(4)的底端均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薄膜(3)固定设置在该两层网(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大棚,包含若干立柱(1)、若干弧形顶杆(2)和一薄膜(3),所述立柱(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弧形顶杆(2)设置在立柱(1)的上方,所述立柱(1)和弧形顶杆(2)组成棚架,所述薄膜(3)设置在棚架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两层网(4),该两层网(4)分别设置在棚架的外侧,且两层网(4)的底端均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薄膜(3)固定设置在该两层网(4)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大棚,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大棚纵向均匀设置多个固定在地面上的预埋件(5);第一层所述网(4)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根钢管(6)穿过第一层所述网(4)的网眼(41)并将钢管(6)固定在预埋件(5)上,以实现第一层所述网(4)两端的固定;第二层所述网(4)的两端分别通过另一根钢管(6)穿过第二层所述网(4)的网眼(41)并将钢管(6)固定在预埋件(5)上,以实现第二层所述网(4)两端的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大棚,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大棚纵向均匀设置多个固定在地面上的预埋件(5),两层所述网(4)的一端通过一根钢管(6)同时穿过两层网(4)的网眼(41)并将钢管(6)固定在预埋件(5)上,以实现两层所述网(4)一端的固定;第一层所述网(4)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根钢管(6)穿过网眼(41)并将钢管固定在预埋件(5)上,以实现第一层所述网(4)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鹭春,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