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稻宿根法栽培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5 阅读:22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旱稻宿根法栽培技术,其特征是:选用具有较发达的根系的旱稻品种,在旱地包括平地和坡地,在干旱的情况下翻土整地,清水浸种12~60小时,催芽24~60小时,穴播,每穴播旱稻谷种4~8粒,用土盖种,旱稻收割前10-15天施氮肥和复合肥促进旱稻的分蘗芽和潜伏芽的生长,旱稻收割时施壮苗肥,旱稻收割后留下稻头作为下一次生长的种苗,并将稻草覆盖稻田,同时起抑制杂草生长保湿的作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稻谷的栽培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旱稻宿根法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粮食的主要品种是稻米、小麦、玉米等,稻米的生产栽培方式主要有水稻和旱稻两大类,在气候适宜的地方只要水源充足就可以利用水田进行水稻的种植。由于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对稻米的需求量的增加,大部分适宜栽培水稻的耕地都已种上了水稻,因此利用旱地栽培旱稻成为扩展稻米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水稻的栽培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播种一次收割一次;二是播种一次收割两次,即称为再生稻的栽培。目前水稻播种一次多年生多次收割技术仍处在探索研究之中。旱稻的种植只是播种一次收割一次。从包括中国专利在内的有关资料检索表明,目前尚未见到过用旱稻宿根法栽培技术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填补现有旱稻无法多年栽培的空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常规水稻栽培技术不同也与常规旱稻栽培技术不同的栽培技术,首先选育出具有多年生特性的旱稻品种,采用与多年生相适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播种一次,多年生、多次收割,该技术称为旱稻宿根法栽培技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旱稻宿根法栽培技术。其特征是选择具有多年生特性,且具有较发达的根系的旱稻品种,在没有田埂的平地、坡地的旱地,在干旱的情况下翻土整地,清水浸种12~60小时,催芽24~60小时,穴播、穴深1.5~3.5cm,每穴播旱稻谷种4~8粒,用土盖种,覆土厚1-2cm,靠降雨和靠旱稻的根系伸长到较深的土层中吸取水分来保证其正常生长,旱稻收割前10-15天施氮肥和复合肥促进旱稻的分蘖芽和潜伏芽的生长,旱稻收割后留下稻头作为下一次生长的种苗,旱稻收割时施壮苗肥,并将稻草覆盖稻田,为稻田土壤补充营养,同时起抑制杂草生长保湿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旱稻宿根法栽培技术栽培旱稻,其特征是,旱稻收割前后施氮肥和复合肥促进旱稻分蘖芽和潜伏芽的生长,以保证下一次旱稻的生长有足够健壮的分蘖生长发育成穗。旱稻收割后将稻草覆盖稻田,为稻田补充营养,为旱稻的生长起保湿作用并抑制杂草的生长。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省种、省工、技术简便、产量高,比较效益好的优点,适合在热带和低纬度、低海拔的部分亚热带旱稻栽培地区应用。具体实施方法实施例1地点为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高原省高路卡区的那卡村(Naka village,GorokaDistrict,Eastern Highlands Province,Papua New Guinea),南纬6度,海拔1450米,选具多年生特性的旱稻品种金山1号,在没有田埂的平地和坡地的旱地,在干旱的情况下翻土整地,同时用清水浸种48小时,催芽48小时,穴播、穴深2.5cm,每穴播旱稻谷种5或6粒,用土盖种,覆土厚1~2cm,靠降雨和靠旱稻的根系伸长到较深的土层中吸取水分来保证其正常生长,旱稻收割前10~15天施氮肥和复合肥促进旱稻的分蘖芽和潜伏芽的生长,旱稻收割后留下稻头作为下一次生长的种苗,旱稻收割时施壮苗肥,并将稻草覆盖稻田,为稻田土壤补充营养,同时起抑制杂草生长保湿的作用。2000年3月9日播种首次收割产量为6.76吨/公顷,到2003年8月11日共收割十次,平均每次收割干谷产量为5.25吨/公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旱稻宿根法栽培技术,其特征是选用具有较发达的根系的旱稻品种,在旱地包括平地和坡地,在干旱的情况下翻土整地,清水浸种12~60小时,催芽24~60小时,穴播,每穴播旱稻谷种4~8粒,用土盖种,旱稻收割前10-15天施氮肥和复合肥促进旱稻的分蘖芽和潜伏芽的生长,旱稻收割时施壮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占熺林跃鑫林占森林应兴林辉罗海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大菌草技术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3年08月20日 18:49
    旱稻雨水大可以麼?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