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工投种的均分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474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投种的均分漏斗,涉及玉米小区育种技术领域,包括漏体,所述漏体的底端设有落种口;落种管,所述落种管的顶端与所述漏体的落种口接通;以及均分锥体,所述均分锥体包括主锥体和四个肋板,所述主锥体和肋板呈均匀的散射状设置,所述肋板的外端与所述落种管内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小区播种误差,提高小区播种落种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小区育种播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工投种的均分漏斗
本技术涉及玉米小区育种
,特别是一种用于人工投种的均分漏斗。
技术介绍
目前,在小区育种机械常见的人工投种过程中,存在投种不均匀的的问题,严重影响小区育种品质的提高,尤其是在投种的均匀性、播种的精准性方面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高小区播种时投种的不均匀性,提高播种效率,降低播种误差,设计了一种用于人工投种的均分漏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人工投种的均分漏斗,包括漏体,所述漏体的底端设有落种口;落种管,所述落种管的顶端与所述漏体的落种口接通;以及均分锥体,所述均分锥体包括主锥体和四个肋板,所述主锥体和肋板呈均匀的散射状设置,所述肋板的外端与所述落种管内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漏体为矩形漏体。进一步的,所述漏体为锥形漏体。进一步的,所述漏体和落种管的连接方式是焊接。进一步的,所述落种管为内径4.5cm,壁厚2mm的无缝钢管。进一步的,所述均分锥体设置在所述落种管底端开口处的3cm上方。进一步的,所述肋板的顶边与主锥体的侧边形成120°夹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小区播种误差,提高小区播种落种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小区育种播种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投种漏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均分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与本申请投种漏斗配合使用的四棱锥体分种器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漏体;2、落种管;3、均分锥体;31、主锥体;32、肋板;4、四棱锥体;5、分种格盘;6、分种管;7、三通管;8、落种管;9、棱条。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本申请利用锥体均分的原理,在一份种子从漏体1的口落种口下经过落种管2内部的均分椎体3时,被均分锥体3分落入下方,从而提高了投种的均匀性和播种的精确性。一种用于人工投种的均分漏斗,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漏体1,落种管2和均分锥体3。如图1所示,漏体1的底端设有落种口,落种管2的顶端与漏体1的落种口接通。本实施例中,漏体1为矩形漏体,其还可以设置为锥形漏体。再结合着参考图2,均分锥体3包括主锥体31和四个肋板32,主锥体31和肋板32呈均匀的散射状设置,肋板32的外端与落种管2内壁连接,均分锥体3设置在落种管2底端开口处的3cm上方,即肋板32与落种管2的连接处位于落种管2从底向上3cm处。这里,落种管2为内径4.5cm,壁厚2mm的无缝钢管,漏体1和落种管2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焊接。均分锥体3的设计其不仅仅能够使投种均匀性增加,还能够使后续播种更加精确。优选的,肋板32的顶边与主锥体31的侧边形成120°夹角,种子在掉落过程中,其分散程度更好。本申请和图3所示的四棱锥体分种器配合使用,该分种器括四棱锥体4,分种格盘5,四个分种管6,两个三通管7和两个落种管8。四棱锥体4的锥顶朝上,四棱锥体4设置在分种格盘5的开口向上的内腔中,四棱锥体4将分种格盘5的内腔均分成四个分腔体,分腔体的底端设有开口,分腔体用于归集每个锥面上散落滑下的种子,并将种子引导落入三通管7。玉米等种子从四棱锥体4的锥顶上掉落下来,然后种子在四棱锥体4的作用下,散布在四棱锥体4的四个面上,并沿锥面依靠重力向下滑落,分散滑落至四个分腔体中。优选的,四棱锥体4的棱边为圆边,防止阻碍种子下落。这里,分种格盘5内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棱条9,棱条9与四棱锥体4的锥线相接,棱条9的上部为圆边,防止阻碍种子下落。分种管6的顶端分别与分种格盘5开口接通,每个三通管7的顶端分别与对角线布置的两分种管6的底端连通。分种管6中掉落出来的种子交叉进入到三通管7内,三通管7起到汇集种子的作用。落种管8的顶端分别与三通管7底端连通,落种管8底端与排种器相连,落种管8为软管,用于收集并输送种子。在使用时,将种子倒入漏体1,种子在落种管2内部均分椎体3的作用下,被分成四个部分,然后再落入到四棱锥体分种器内,再次被分散,从而通过两次分隔作用,将种子起到均匀分拨的作用。本申请中各部件带有均分,并不是该部件真的能够起到均分作用,而是在各个部件的共同作用下,起到落种的均匀性。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且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因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人工投种的均分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n漏体(1),所述漏体(1)的底端设有落种口;/n落种管(2),所述落种管(2)的顶端与所述漏体(1)的落种口接通;以及/n均分锥体(3),所述均分锥体(3)包括主锥体(31)和四个肋板(32),所述主锥体(31)和肋板(32)呈均匀的散射状设置,所述肋板(32)的外端与所述落种管(2)内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02 CN 201921012712X1.一种用于人工投种的均分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漏体(1),所述漏体(1)的底端设有落种口;
落种管(2),所述落种管(2)的顶端与所述漏体(1)的落种口接通;以及
均分锥体(3),所述均分锥体(3)包括主锥体(31)和四个肋板(32),所述主锥体(31)和肋板(32)呈均匀的散射状设置,所述肋板(32)的外端与所述落种管(2)内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工投种的均分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漏体(1)为矩形漏体(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明王东伟何晓宁尚书旗马宁陈成英杨晓成杨文卿李辉高增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