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装置以及附带输入装置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422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8:05
输入装置以及附带输入装置的显示装置,当由包含导电性纳米线的材料来形成透明电极并设置桥接布线部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包含将桥接布线部与透明电极绝缘的绝缘层的桥接部对透明电极的充分的密接性以及可挠性,并能够抑制光学特性的劣化,具备:由包含导电性纳米线的材料而形成并相互交叉的多个第1透明电极以及多个第2透明电极、以及将相邻的两个第1透明电极电连接的桥接部,桥接部具有桥接布线部、绝缘层和缓冲层,缓冲层被设置于将相邻的两个第2透明电极电连接的连结部和绝缘层之间,缓冲层由具有透光性的无机氧化物系材料而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输入装置以及附带输入装置的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电容式传感器等输入装置,特别地,涉及由包含导电性纳米线的材料形成透明电极而得的输入装置、以及具备该输入装置的附带输入装置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触摸面板中使用的静电电容式传感器等输入装置具备在基材上设置的第1透明电极以及第2透明电极,并设置有在两电极的交叉位置具有桥接布线部的桥接部。在这样的静电电容式传感器中,还存在想要能够对应于曲面等多种形状这样的期望。因此,作为静电电容式传感器的透明电极的材料,有时使用包含金纳米线、银纳米线以及铜纳米线等导电性纳米线的材料。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将包含银纳米线的导电层图案化成导电区域和非导电区域,并能够良好地实现非导电区域的光学特性的透光性导电构件及其图案化方法。在该透光性导电构件中,利用连结导通部,将由包含银纳米线的材料构成的多个第1电极部连接,并利用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的桥接布线部将夹着该连结导通部而相邻的第2电极部接合。在专利文献2中,特别地公开了一种输入装置,其中,当作为低电阻金属使用Cu、Cu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入装置,具备:/n基材,具有透光性;/n多个第1透明电极,在所述基材的检测区域中与第1方向平行地配置,具有透光性,并由包含导电性纳米线的材料形成;/n多个第2透明电极,在所述检测区域中与所述第1方向所交叉的第2方向平行地配置,具有透光性,由包含导电性纳米线的材料形成,并与所述第1透明电极绝缘;/n连结部,由包含导电性纳米线的材料而形成,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2透明电极相互电连接;以及/n桥接部,被设置于所述连结部上,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透明电极相互电连接,/n所述桥接部具有:/n桥接布线部,被设置成将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透明电极之间相连;/n绝缘层,被设置于所述桥接布线部和所述连结部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3 JP 2018-0570191.一种输入装置,具备:
基材,具有透光性;
多个第1透明电极,在所述基材的检测区域中与第1方向平行地配置,具有透光性,并由包含导电性纳米线的材料形成;
多个第2透明电极,在所述检测区域中与所述第1方向所交叉的第2方向平行地配置,具有透光性,由包含导电性纳米线的材料形成,并与所述第1透明电极绝缘;
连结部,由包含导电性纳米线的材料而形成,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2透明电极相互电连接;以及
桥接部,被设置于所述连结部上,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透明电极相互电连接,
所述桥接部具有:
桥接布线部,被设置成将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透明电极之间相连;
绝缘层,被设置于所述桥接布线部和所述连结部之间;以及
缓冲层,被设置于所述绝缘层和所述连结部之间,
所述缓冲层由具有透光性的无机氧化物系材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绝缘层具有被延展设置成与电连接到所述连结部的两个所述第2透明电极的一部分对置的部分,
所述缓冲层具有位于所述绝缘层的与所述第2透明电极对置的部分和所述第2透明电极之间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井知行北村恭志矢泽学山村宪桑原智也高桥壮太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