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烯烃微多孔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微多孔膜。
技术介绍
聚烯烃微多孔膜被用于电池用分隔件、电容器用分隔件、燃料电池用材料、精密过滤膜等,特别是被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LIB)用分隔件或其构成材料。分隔件防止正负极间的直接接触,并且也可通过保持在其微多孔中的电解液而使离子透过。近年来,对于LIB,不仅对便携式电话、笔记本电脑等小型电子设备的应用得到了实现,对电动汽车、小型电动自行车等电动车辆的应用也得到了实现。车载用LIB为了延长续航距离而存在每个单电池单元的容量变大的倾向,因此开发了单位体积的容量大的电池。因此,当电池内存在异物时,由内部短路引起的电池的异常发热时的发热量也有增加的倾向,电池内部的短路部分的局部温度有时在几秒内上升到300℃附近。因此,在车载用LIB中,提高安全性成为了更重要的技术问题。为了提高安全性,作为LIB用分隔件所要求的特性,可列举出在内部短路时增大电阻而停止热失控的功能或不易受热收缩的特性。在此,作为LIB用分隔件,研究了用于聚烯烃微多孔膜的各种原料或材质(专利文献1~5)。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在熔融粘弹性测定中,230℃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为0.35以上且小于0.6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304 JP 2019-0384191.一种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在熔融粘弹性测定中,230℃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为0.35以上且小于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在TMA测定中,MD和TD的最大载荷均为3.0gf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在熔融粘弹性测定中,230℃下的储能模量(G’)为5.0×104Pa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在熔融粘弹性测定中,230℃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230)与190℃下的损耗角正切(tanδ190)的差(tanδ230-tanδ190)为-0.05以下(所述差≤-0.05)。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在熔融粘弹性测定中,230℃下的储能模量(G’230)与190℃下的储能模量(G’190)的差(G’230-G’190)为-1.0×103Pa以上(所述差≥-1.0×103Pa)。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微多孔膜,其中,在熔融粘弹性测定中,280℃下的储能模量(G’280)与230℃下的储能模量(G’230)的差(G’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明久,关口学,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