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面向无人机自组网的OLSR协议黑洞攻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6322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无人机自组网的OLSR(Optimized Link State Routing)协议黑洞攻击方法,解决了现有黑洞攻击方法中存在的对高移动性无人机自组网无法适用的问题,改变无人机的队形和运动轨迹,最终达到获取网络控制权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现步骤为:执行节点通过路由表计算出处于区域内网络中心的节点;执行节点通过数据包传输的时延信息到达中心节点传输范围内;执行节点通过大量发送随机修改过IP地址的Hello消息包给中心节点,占据中心节点的位置;执行节点篡改或丢弃网络中的数据包,对网络进行黑洞攻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无人机自组网的运动轨迹发生剧烈变化,攻击效果好,对网络造成更大破坏,在改变无人机的队形和运动轨迹、获取网络的控制权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无人机自组网的OLSR协议黑洞攻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多跳自组织网络
,特别涉及对无人机自组网的攻击方法,具体说来是一种面向无人机自组网的OLSR协议黑洞攻击方法,可用于对无人机自组网进行高效的攻击,改变无人机的运动轨迹,获取网络控制权。
技术介绍
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从20世纪20年代到现在,无人机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无人机(UnmannedAerialVehicle,UAV),是由控制站管理(包括远端操控和自主飞行)的航空器,也称远程驾驶航空器(RemotelyPilotedAircraft)。而由于单架无人机执行侦察、目标攻击等任务具有瓶颈,组织多架功能各异的无人机是作战的重要方式。因此多无人机协同技术成为无人机应用的重点研究内容。无人机自组织网络是针对多无人机协同的通信拓扑结构特点提出的模型。无人机自组织网络由一组无人机节点组成,是一种不需要依靠现有固定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能够快速展开使用的网络体系。以自组网形式构建的无人机网络需要路由协议的支持,而OLSR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人机的路由协议。OLSR协议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无人机自组网的OLSR协议黑洞攻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搭建无人机自组网,设置执行节点对无人机自组网进行操作,首先执行节点需通过路由表信息计算并攻击处于区域网络中心的节点;/nS2,执行节点每隔一段时间给S1中确定的中心节点发送数据包,通过数据包传输过程的时延信息判断中心节点的距离位置信息,运动至中心节点数据传输范围内;/nS3,根据执行节点的邻居表定时判断是否符合攻击中心节点的条件,若满足,则通过发送随机修改过IP地址的Hello消息包给中心节点,破坏中心节点的连通性;/nS4,判断执行节点是否已经占据中心节点的位置,如是,则成为网络中新的中心节点;/nS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无人机自组网的OLSR协议黑洞攻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无人机自组网,设置执行节点对无人机自组网进行操作,首先执行节点需通过路由表信息计算并攻击处于区域网络中心的节点;
S2,执行节点每隔一段时间给S1中确定的中心节点发送数据包,通过数据包传输过程的时延信息判断中心节点的距离位置信息,运动至中心节点数据传输范围内;
S3,根据执行节点的邻居表定时判断是否符合攻击中心节点的条件,若满足,则通过发送随机修改过IP地址的Hello消息包给中心节点,破坏中心节点的连通性;
S4,判断执行节点是否已经占据中心节点的位置,如是,则成为网络中新的中心节点;
S5,执行节点作为新的中心节点,获取网络中的数据包,对吸收的数据包进行篡改或者丢弃,对网络进行黑洞攻击,从而改变各无人机的运动轨迹,获取网络控制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无人机自组网的OLSR协议黑洞攻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处于区域内网络中心的节点,指在多跳网络环境下经过的需转发数据包最多的节点;在OLSR协议中,节点需要在自己传输范围内的节点中选择若干个多点中继节点(Multi-pointRelay,MPR)来帮助自己转发数据包给目的节点,而被最多节点选择为MPR的则为中心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无人机自组网的OLSR协议黑洞攻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执行节点通过路由表信息计算其需要攻击的中心节点,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ore_num指中心节点在区域网络中的编号,node指区域网中所有节点的集合,ki表示选择节点i为MPR的节点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无人机自组网的OLSR协议黑洞攻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执行节点每隔一段时间给S1中确定的中心节点发送数据包,通过数据包传输过程的时延信息判断中心节点的距离位置信息,从而接近中心节点,具体如下:
S2.1,执行节点给S1中确定的中心节点发送数据包,并计算数据包的时延;
S2.2,执行节点随机移动固定大小的距离,再次给中心节点发送数据包并计算时延;
S2.3,将此时发送数据包的时延与上一次对比,若比上一次小,则进行S2.4,否则向上一步反方向走两倍距离,更新执行节点的位置;
S2.4,重复执行步骤S2.1-S2.3,直至执行节点运动至中心节点的传输范围内,与中心节点互为一跳可达邻居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向无人机自组网的OLSR协议黑洞攻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以及2.2中的时延,计算公式为:
Delay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润群熊澜罗军舟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