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相NPC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电路及调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6231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单相NPC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第一开关管S1的集电极分别与直流源的正极、第一分压电容Cdc1的正极相连,第一开关管S1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和第一滤波电感L1的一端相连,第三开关管S3的发射极与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第三开关管S3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分压电容Cdc1的负极、第二分压电容Cdc2的正极、第四开关管S4的发射极和电网负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单相NPC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漏电流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单相NPC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电路及调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单相NPC构成的非隔离式光伏并网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光伏并网发电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环境保护政策的出台,可再生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多种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以其安全,便宜,可靠的特性得到迅速发展。在传统的隔离型光伏并网系统中都有一个变压器来提高电压,并将电网与光伏侧隔离开来。变压器具有体积大、成本高、损耗大等缺点。因此,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以其高效率、小体积、低重量的特点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然而,在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中,由于光伏电池与电网之间没有电气隔离,漏电流可能通过光伏阵列的寄生电容和电路中的滤波电容,滤波电感等产生电气回路。漏电流是由共模电压的高频脉动引起的,共模电压的脉动会导致共模电路中的严重泄漏电流,从而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并使输出电流失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单相NPC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电路及调制方法,其能够有效的解决漏电流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单相NPC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管S1的集电极分别与直流源的正极、第一分压电容Cdc1的正极相连,第一开关管S1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和第一滤波电感L1的一端相连,第三开关管S3的发射极与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第三开关管S3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分压电容Cdc1的负极、第二分压电容Cdc2的正极、第四开关管S4的发射极和电网负端相连,第四开关管S4的集电极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第二开关管S2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二滤波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二开关管S2的发射极分别与直流源的负极、第二分压电容Cdc2的负极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单相NPC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管S1的集电极分别与直流源的正极、第一分压电容Cdc1的正极相连,第一开关管S1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和第一滤波电感L1的一端相连,第三开关管S3的发射极与第一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第三开关管S3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分压电容Cdc1的负极、第二分压电容Cdc2的正极、第四开关管S4的发射极和电网负端相连,第四开关管S4的集电极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第二开关管S2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二滤波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二开关管S2的发射极分别与直流源的负极、第二分压电容Cdc2的负极相连,第一滤波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滤波电感L2的另一端、电网正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单相NPC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或为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赟钱添许俊峰薛琢成张帆董宇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阴市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