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然而,随着终端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终端设备电池电量的使用时间越来越短,因此,为了不影响用户使用终端设备,如何对终端设备进行快速充电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一种常见的充电控制电路为:通过开关电容(switchcapacitor,SW)等高低电压转换芯片将充电器的输出电压降低一半后给电池进行充电。上述方式中,由于电池的充电电压减小,因此,充电电流增加,从而可以快速充电,但由于电池所在回路的热损耗与电池所在回路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以致热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用于降低电池的充电通路和放电通路的热损耗。第一方面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相互耦合的充电接口、控制电路、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充电接口可以耦接充电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可以接收充电器的充电电流;控制电路可以控制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接收充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耦合的充电接口、控制电路、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其中:/n所述充电接口,用于耦接充电器;/n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用于接收所述充电器的充电电流;/n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在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接收所述充电电流时,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串联连接;/n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控制在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放电时,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并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耦合的充电接口、控制电路、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其中:
所述充电接口,用于耦接充电器;
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用于接收所述充电器的充电电流;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在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接收所述充电电流时,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串联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控制在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放电时,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压转换电路,其中: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充电接口耦接;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充电接口的电压进行转换,以及使用转换后的电压向所述控制电路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为降压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
当所述充电接口耦接所述充电器,且满足串联充电的条件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串联连接,接收所述充电电流;
所述串联充电的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流向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电流分别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流向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电流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
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分别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
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分别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
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温度处于预设范围内;和/或
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通路的温度分别处于预设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当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串联连接时,在满足并联连接的条件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由串联连接切换为并联连接;
所述并联连接的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和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的差值大于第六阈值;
所述第一电池的温度或所述第二电池的温度大于第七阈值;
所述第一电池的充电通路的温度或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通路的温度大于第八阈值;
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或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大于第九阈值;
流向所述第一电池的电流或流向所述第二电池的电流小于第十阈值;和/或
流向所述第一电池的电流和流向所述第二电池的电流之和小于第十一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电池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电池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耦接,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三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控制电路耦接,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三端与所述充电接口耦接,所述第二电池的第四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电池的第四端通过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耦接;
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所述第二开关导通以及所述第三开关断开,以使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串联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开关断开以及所述第三开关导通,以使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并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四开关,其中:
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三端通过所述第四开关耦接所述充电接口;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通过控制所述第四开关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参考地信号。
9.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所述充电控制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超,文冲,郑志勇,汪会,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