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抒颖专利>正文

一种电线用绞线密封一体结构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19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五金电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线用绞线密封一体结构接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端一体成型有夹紧爪,两端所述夹紧爪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密封圈,所述本体两端的外表面螺纹套装有螺帽,所述本体的内部穿过有电线,所述本体的内圈固定套装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的内部活动套装有下转套。该电线用绞线密封一体结构接头,通过中部凸出的上转套与中部内凹的下转套相互啮合,并在齿环与转动板的传动下,控制转环转动,下转套与上转套能够啮合旋转,将各自中部穿过螺旋孔一与螺旋孔二的两条铜线螺旋缠绕,解决了用手指直接扭紧铜线时末端扭紧困难,以及容易划破手指的问题,简便了两段电线之间的铜线连接方式,提升了电线接头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用绞线密封一体结构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五金电器
,具体为一种电线用绞线密封一体结构接头。
技术介绍
电线铺设好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线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这就需要用电线接头来锁紧和固定电线连接处,并起到防水防尘防震动的作用。现有的电线接头,在使用过程中,连接两段电线时,需要利用钳子将包裹零线火线以及零火线的包裹层清除,然后将电线接头套装到一侧的电线中,继续将两侧电线对应的零线与火线缠绕连接,并分别用绝缘胶带缠绕,最后滑动电线接头处于电线连接处,旋转螺帽进行固定密封。这样的接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线内导线是由铜丝构成,在旋转缠绕的过程中,缠绕困难,特别是越接近末端,缠绕难度越大,容易划伤手指;铜线连接后的绝缘是利用胶带缠绕实现的,当胶带缠绕过厚,电线接头无法滑动到电线连接处,需要进行厚度调整,影响了接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线用绞线密封一体结构接头,具备铜线缠绕连接不需用手指直接缠绕,缠绕更轻松、密封效果更好,接头效率更高的优点,解决了手指直接缠绕铜线难度大,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用绞线密封一体结构接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两端一体成型有夹紧爪(2),两端所述夹紧爪(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密封圈(3),所述本体(1)两端的外表面螺纹套装有螺帽(4),所述本体(1)的内部穿过有电线(5),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内圈固定套装有内衬套(6),所述内衬套(6)的内部活动套装有下转套(7),所述内衬套(6)的内部且与下转套(7)啮合套装有上转套(8),所述内衬套(6)的中部开设有螺旋孔一(9),所述内衬套(6)的中部且与螺旋孔一(9)对称开设有螺旋孔二(10),所述本体(1)的中部且与上转套(8)啮合套装有齿环(11),所述齿环(1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用绞线密封一体结构接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两端一体成型有夹紧爪(2),两端所述夹紧爪(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密封圈(3),所述本体(1)两端的外表面螺纹套装有螺帽(4),所述本体(1)的内部穿过有电线(5),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内圈固定套装有内衬套(6),所述内衬套(6)的内部活动套装有下转套(7),所述内衬套(6)的内部且与下转套(7)啮合套装有上转套(8),所述内衬套(6)的中部开设有螺旋孔一(9),所述内衬套(6)的中部且与螺旋孔一(9)对称开设有螺旋孔二(10),所述本体(1)的中部且与上转套(8)啮合套装有齿环(11),所述齿环(1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板(12),所述本体(1)的外表面且与转动板(12)配合活动套装有转环(13),所述螺旋孔一(9)的内孔且伸出到一端的夹紧爪(2)活动套装有引导套(14),所述螺旋孔二(10)的内孔且伸出到另一端的夹紧爪(2)活动套装有另一个引导套(14),所述内衬套(6)两端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板(15),所述夹紧爪(2)内表面的中部活动套装有压紧板(16),所述夹紧爪(2)的内表面滑动安装有滑板(17),所述本体(1)两半的内部开设有胶槽(18),所述本体(1)的内部且与齿环(11)啮合有转齿(19),所述转齿(19)的中部固定套装有丝杠(20),所述丝杠(20)伸入到胶槽(18)的内部,所述胶槽(18)的内腔活动套装有推挤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抒颖
申请(专利权)人:段抒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