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吸收功能的温控反射式太赫兹极化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19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收功能的温控反射式太赫兹极化转换器。它是由预先设计并进行周期性单元结构组成,结构单元从上到下依次为顶层金属微结构层,上介质层,中间二氧化钒层和中间金属微结构层,下介质层和底层金属层。通过改变温度来控制二氧化钒的状态,所设计的结构可实现反射式太赫兹波高效的极化转换和吸收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吸收功能的温控反射式太赫兹极化转换器具有结构紧凑、设计新颖、性能优异等优点,在太赫兹成像与太赫兹通信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吸收功能的温控反射式太赫兹极化转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赫兹极化转换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吸收功能的温控反射式太赫兹极化转换器。
技术介绍
超材料是一种人工设计的新型电磁材料,其结构一般由亚波长尺寸的周期阵列单元构成,拥有许多不同于自然界中常规材料的超常物理特性。超材料并不是一种新的材料形态,而是对自然界中的常规材料进行人工的组合设计,以实现独特的物理特性,如负折射、电磁隐身等,这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给人们对于材料的传统的思维方式带来了很大的转变。太赫兹极化转换器是太赫兹系统中重要的功能器件,极化状态在通信、导航和雷达探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所以实现对电磁波极化状态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太赫兹波不同的极化状态,对其各项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太赫兹波极化状态控制和处理一直是科技领域关注的焦点,极化转换和吸收在卫星导航、通信等领域中有着极其广泛应用,开展对太赫兹极化转换器研究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并提供一种具有吸收功能的温控反射式太赫兹极化转换器。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吸收功能的温控反射式太赫兹极化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N个结构单元(7),N为大于0的自然数,N×N个结构单元(7)周期排列在与太赫兹波输入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每个结构单元(7)呈长方体形状,N×N个结构单元(7)在平面上连续拼接;每个结构单元(7)为多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顶层金属微结构(1)、上介质层(2)、中间二氧化钒层(3)、中间金属微结构层(4)、下介质层(5)和底层金属层(6);顶层金属微结构层(1)由一对等腰直角三角形金属贴片(8)和一条金属条(9)组成,两片等腰直角三角形金属贴片(8)分别贴合于上介质层(2)的两个对角处,且每片等腰直角三角形金属贴片(8)的两条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吸收功能的温控反射式太赫兹极化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N个结构单元(7),N为大于0的自然数,N×N个结构单元(7)周期排列在与太赫兹波输入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每个结构单元(7)呈长方体形状,N×N个结构单元(7)在平面上连续拼接;每个结构单元(7)为多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顶层金属微结构(1)、上介质层(2)、中间二氧化钒层(3)、中间金属微结构层(4)、下介质层(5)和底层金属层(6);顶层金属微结构层(1)由一对等腰直角三角形金属贴片(8)和一条金属条(9)组成,两片等腰直角三角形金属贴片(8)分别贴合于上介质层(2)的两个对角处,且每片等腰直角三角形金属贴片(8)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上介质层(2)的两条垂直的边重合,每片等腰直角三角形金属贴片(8)的底边中心开设有矩形缺口,所述金属条(9)沿上介质层(2)顶面的对角线铺设,两端分别伸入一对等腰直角三角形金属贴片(8)的矩形缺口中但与等腰直角三角形金属贴片(8)不接触;中间金属微结构层(4)由四个相同的金属方环(10)组成,四个金属方环(10)以2×2的阵列形式间隔排布于中间二氧化钒层(3)和下介质层(5)之间;所述转换器通过改变温度来控制二氧化钒所处状态,以实现对太赫兹波的吸收和极化转换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吸收功能的温控反射式太赫兹极化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N个结构单元(7)中,每个结构单元(7)的俯视图均为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110μm~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九生李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之江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