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19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锂离子电池芯,包括多片负极片和多片正极片,多片负极片和多片正极片上下交叉叠合;相邻两片负极片侧端连为一体,以使多片负极片呈“Z”字型迂回折叠,且多片负极片外表面包裹隔膜,并形成一体化负极片/隔膜,多片正极片夹设于相邻两片负极片之间,或相邻两片正极片在侧端连为一体,以使多片正极片呈“Z”字型迂回折叠,多片正极片外表面包裹隔膜,并形成一体化正极片/隔膜,多片负极片夹设于相邻两片正极片之间;壳体内有电解液,电解液与未包裹隔膜的负极片或正极片接触,负极片引出有负极耳,正极片引出有正极耳。优点:电芯空间利用率高,能量密度大,导电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快速发展,为扣式锂离子电池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扣式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在电脑主板、电子手表、电子词典、蓝牙耳机、玩具等数码产品。目前扣式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有两种制作方式:1)叠片方式:先将负极片、隔膜、正极片冲切成圆形,按照负极片—隔膜—正极片—隔膜—……—负极片的顺序依次层叠,制作成叠片式的电芯;2)卷绕方式:先将负极片、隔膜、正极片裁切成长条形,按照隔膜—负极片—隔膜—正极片顺序,通过卷绕机卷绕成圆柱形的电芯。以上种方式都能确保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有一层隔膜,以阻断正极和负极直接相连而造成短路。实际上,市面上扣式锂离子电池主要以这种方法为主,以上制作方法各有优点,但缺点特别突出。叠片方式的电芯空间利用率高,能量密度大,导电性好,但加工制作比较繁琐,工序复杂,效率太低,电池成本太高。卷绕方式制作过程简单方便,便于生产,但电芯空间利用率低,能量密度小,导电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上述壳体具有正极导电端和负极导电端;锂离子电池芯,上述锂离子电池芯包括多片负极片和多片正极片,多片上述负极片和多片上述正极片上下交叉叠合;相邻两片上述负极片在侧端连为一体,以使多片上述负极片在连接处呈“Z”字型迂回折叠,且多片上述负极片外表面密封包裹有绝缘的隔膜,并形成一体化负极片/隔膜,多片上述正极片分别夹设于相邻两片上述负极片之间,或相邻两片上述正极片在侧端连为一体,以使多片上述正极片在连接处呈“Z”字型迂回折叠,且多片上述正极片外表面密封包裹有绝缘的隔膜,并形成一体化正极片/隔膜,多片上述负极片分别夹设于相邻两片上述正极片之间;上述壳体内填充有电解液,上述电解液与未包裹上述隔膜的上述负极片或正极片电性接触,上述负极片引出设有与上述负极导电端连接的负极耳,上述正极片引出设有与上述正极导电端连接的正极耳。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当上述负极片与隔膜形成一体化负极片/隔膜时,位于最上层的上述负极片的端部引出设有上述负极耳;或当上述正极片与隔膜形成一体化正极片/隔膜时,位于最下层的上述正极片的端部引出设有上述正极耳。进一步,当上述负极片与隔膜形成一体化负极片/隔膜时,相邻两片上述正极片侧端连为一体,以使多片上述正极片在连接处呈“Z”字型迂回折叠,且位于最下层的上述正极片的端部引出设有上述正极耳;或当上述正极片与隔膜形成一体化正极片/隔膜时,相邻两片上述负极片侧端连为一体,以使多片上述正极片在连接处呈“Z”字型迂回折叠,且位于最上层的上述负极片的端部引出设有上述负极耳。进一步,上述壳体为圆柱状壳体,相应的上述负极片和正极片均为直径相匹配的圆片,上述锂离子电池芯为圆柱状构件。进一步,上述锂离子电池芯的圆柱直径为6mm-26mm,高度为1.6mm-8mm。进一步,上述壳体包括圆筒状且上端敞口的下壳和圆筒状的上壳,上述上壳密封设置于上述下壳的上端敞口处,上述下壳和上壳分别对应设有正极导电端和负极导电端。进一步,上述下壳为圆筒状的钢壳、铝塑膜壳或塑料壳,上述上壳包括下端敞口的圆筒状的碗形壳体和套设于上述碗形壳体外部的密封圈,上述上壳下端插入上述上壳的上端敞口内,且上述密封圈与上述下壳的上端敞口内壁密封连接,上述碗形壳体为导电的金属构件、钢壳、铝塑膜壳或塑料壳,上述锂离子电池芯为与上述壳体适配的圆柱状构件。进一步,上述负极片包括石墨、CMC、导电剂、SBR和铜集流体,上述负极耳为铜集流体、镍带、铜带或镀镍铜带。进一步,上述隔膜为PP、PE、PP/PE复合膜、无纺布隔膜或凝胶隔膜。进一步,上述正极片包括正极材料、PVDF、导电剂和铝集流体,其中,上述正极材料为钴酸锂、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上述导电剂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炭黑、导电石墨、乙炔黑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上述正极耳为铝集流体、铝带或铝镍复合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电芯空间利用率高,能量密度大,导电性好,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中锂离子电池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中一体化负极片/隔膜的生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中一体化正极片/隔膜的生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中带有正极耳的单片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中带有负极耳的单片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壳体;2、锂离子电池芯;11、下壳;12、上壳;21、负极片;22、正极片;23、隔膜;121、碗形壳体;122、密封圈;211、负极耳;221、正极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2、5所示,本实施例的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1,上述壳体1具有正极导电端和负极导电端;锂离子电池芯2,上述锂离子电池芯2包括多片负极片21和多片正极片22,多片上述负极片21和多片上述正极片22上下交叉叠合;相邻两片上述负极片21在侧端连为一体,以使多片上述负极片21在连接处呈“Z”字型迂回折叠,且多片上述负极片21外表面密封包裹有绝缘的隔膜23,并形成一体化负极片/隔膜,多片上述正极片22分别夹设于相邻两片上述负极片21之间(每两片负极片21之间夹设一片正极片22);上述壳体1内填充有电解液,上述电解液与上述正极片22电性接触;位于最上层的上述负极片21的端部引出设有上述负极耳211,任意一片上述正极片22引出设有与上述正极导电端连接的正极耳221。实施例二: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1,上述壳体1具有正极导电端和负极导电端;锂离子电池芯2,上述锂离子电池芯2包括多片负极片21和多片正极片22,多片上述负极片21和多片上述正极片22上下交叉叠合;相邻两片上述负极片21在侧端连为一体,以使多片上述负极片21在连接处呈“Z”字型迂回折叠,且多片上述负极片21外表面密封包裹有绝缘的隔膜23,并形成一体化负极片/隔膜,多片上述正极片22分别夹设于相邻两片上述负极片21之间(每两片负极片21之间夹设一片正极片22);上述壳体1内填充有电解液,上述电解液与上述正极片22电性接触;相邻两片上述正极片22侧端连为一体,以使多片上述正极片22在连接处呈“Z”字型迂回折叠并形成一体化正极片,且位于最下层的上述正极片22的端部引出设有上述正极耳2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正极导电端和负极导电端;/n锂离子电池芯(2),所述锂离子电池芯(2)包括多片负极片(21)和多片正极片(22),多片所述负极片(21)和多片所述正极片(22)上下交叉叠合;相邻两片所述负极片(21)在侧端连为一体,以使多片所述负极片(21)在连接处呈“Z”字型迂回折叠,且多片所述负极片(21)外表面密封包裹有绝缘的隔膜(23),并形成一体化负极片/隔膜,多片所述正极片(22)分别夹设于相邻两片所述负极片(21)之间,或相邻两片所述正极片(22)在侧端连为一体,以使多片所述正极片(22)在连接处呈“Z”字型迂回折叠,且多片所述正极片(22)外表面密封包裹有绝缘的隔膜(23),并形成一体化正极片/隔膜,多片所述负极片(21)分别夹设于相邻两片所述正极片(22)之间;/n所述壳体(1)内填充有电解液,所述电解液与未包裹所述隔膜(23)的所述负极片(21)或正极片(22)电性接触,所述负极片(21)引出设有与所述负极导电端连接的负极耳(211),所述正极片(22)引出设有与所述正极导电端连接的正极耳(2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正极导电端和负极导电端;
锂离子电池芯(2),所述锂离子电池芯(2)包括多片负极片(21)和多片正极片(22),多片所述负极片(21)和多片所述正极片(22)上下交叉叠合;相邻两片所述负极片(21)在侧端连为一体,以使多片所述负极片(21)在连接处呈“Z”字型迂回折叠,且多片所述负极片(21)外表面密封包裹有绝缘的隔膜(23),并形成一体化负极片/隔膜,多片所述正极片(22)分别夹设于相邻两片所述负极片(21)之间,或相邻两片所述正极片(22)在侧端连为一体,以使多片所述正极片(22)在连接处呈“Z”字型迂回折叠,且多片所述正极片(22)外表面密封包裹有绝缘的隔膜(23),并形成一体化正极片/隔膜,多片所述负极片(21)分别夹设于相邻两片所述正极片(22)之间;
所述壳体(1)内填充有电解液,所述电解液与未包裹所述隔膜(23)的所述负极片(21)或正极片(22)电性接触,所述负极片(21)引出设有与所述负极导电端连接的负极耳(211),所述正极片(22)引出设有与所述正极导电端连接的正极耳(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负极片(21)与隔膜(23)形成一体化负极片/隔膜时,位于最上层的所述负极片(21)的端部引出设有所述负极耳(211);或当所述正极片(22)与隔膜(23)形成一体化正极片/隔膜时,位于最下层的所述正极片(22)的端部引出设有所述正极耳(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Z型叠片扣式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负极片(21)与隔膜(23)形成一体化负极片/隔膜时,相邻两片所述正极片(22)侧端连为一体,以使多片所述正极片(22)在连接处呈“Z”字型迂回折叠,且位于最下层的所述正极片(22)的端部引出设有所述正极耳(221);或当所述正极片(22)与隔膜(23)形成一体化正极片/隔膜时,相邻两片所述负极片(21)侧端连为一体,以使多片所述正极片(22)在连接处呈“Z”字型迂回折叠,且位于最上层的所述负极片(21)的端部引出设有所述负极耳(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承刚李永钧应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允升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