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结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6180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孔结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多孔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制备模版基体和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混合物;将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混合物倒入模版基体,并使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混合物均匀分布于模版基体,加工成型后再经过后处理去除液相;将经过后处理的载有电极活性材料的模版基体经过高温焙烧去除纤维模版,从而得到多孔结构电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纤维模版成本廉价易得,技术路线简单,方便放大生产,技术路线对设备配置要求低,可控制生产成本。多孔结构电极材料的孔结构参数可控。所制备的多孔结构材料,材料纯度高,纤维对材料性能基本没有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孔结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多孔结构电极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孔结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普通锂离子电池在大充放电速率下因锂离子扩散速率限制会出现电池性能下降的问题。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在大充放电速率下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速率为电极中的锂离子扩散过程所控制。为了能使电极在大充放电速率下,不会严重削弱其充放电能力,可采用在电极中引入了与锂离子传输方向一致的直形孔结构作为锂离子传输的快速通道,以达到降低锂离子在直形孔电极涂层中的扩散阻力、优化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提高电池容量密度的目的。多孔结构电极材料具有较低的传质阻力,在锂离子电极中引入多孔结构可以增加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而目前多孔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制备与物质传输方向一致的多孔结构电极材料的方法,大都需要繁琐的操作步骤,成本较高,不利于大批量生产。寻找一种经济高效地制备多孔结构电极材料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模版法制备多孔结构电极材料的方法,其制备工艺简单,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制备模版基体/n模版基体是指纤维模版与基体的结合体,纤维模版包括多根纤维,基体是为纤维模版提供附着表面的物体,纤维模版在静电植绒机中经静电处理后,在高压静电场作用下垂直于基体方向排布,固定在预先涂覆有胶黏剂的基体表面;/n(2)制备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混合物,包括电极活性材料和溶剂;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具有导电性;所述溶剂为醇系溶剂或酮系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n(3)将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混合物倒入模版基体,并将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混合物均匀分布于模版基体并沉淀至模版基体底部,加工成型后再经过后处理去除液相;/n(4)将经过后处理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模版基体
模版基体是指纤维模版与基体的结合体,纤维模版包括多根纤维,基体是为纤维模版提供附着表面的物体,纤维模版在静电植绒机中经静电处理后,在高压静电场作用下垂直于基体方向排布,固定在预先涂覆有胶黏剂的基体表面;
(2)制备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混合物,包括电极活性材料和溶剂;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具有导电性;所述溶剂为醇系溶剂或酮系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3)将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混合物倒入模版基体,并将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混合物均匀分布于模版基体并沉淀至模版基体底部,加工成型后再经过后处理去除液相;
(4)将经过后处理的载有电极活性材料的模版基体经过高温焙烧去除纤维模版,从而得到多孔结构电极材料;
其中,步骤(1)和步骤(2)的顺序不限定先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混合物为可在氧气条件下耐500℃高温焙烧而物理化学性能不发生改变的导电材料;所述基体为可耐受500℃高温焙烧而结构不发生形变的物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活性材料为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镍钴锰酸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光华童微雯周兴贵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