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铜仁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6179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是由纳米硅颗粒与多孔碳制成的复合材料,其中纳米硅颗粒是原料碳化硅原位热分解生成的。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石墨化炉炉芯底部铺上一层炭黑作为绝热材料;将10‑20份平均粒度为10‑20μm的碳化硅粉体与200份粒度在8‑25 mm之间的电阻料均匀混合后平铺于炭黑之上;将100份平均粒度为16‑20μm、比表面积为50‑100 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材料
,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开发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对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为此,电极材料必须具有高的储锂容量和令人满意的循环稳定性。作为石墨负极的替代材料,硅具有已知的最高理论比容量(4200mAh/g)和合适的充放电平台(0.4-0.5V),被视为最有前途的负极材料。然而,硅在完全嵌锂形成合金Li22Si5时会发生高达300%的体积膨胀,导致电极粉化、与集流体分离、比容量的快速衰减,从而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鉴于此,研究人员制备了硅纳米线、硅纳米管、硅纳米薄膜等各种硅基纳米结构,缓解了充放电过程中电极的体积变化,提升了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极大地推动了硅基负极材料的发展。但硅纳米线、硅纳米管、硅纳米薄膜等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只限于实验室少量合成,无法满足产业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是由纳米硅颗粒与多孔碳制成的复合材料,其中纳米硅颗粒是原料碳化硅原位热分解生成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是由纳米硅颗粒与多孔碳制成的复合材料,其中纳米硅颗粒是原料碳化硅原位热分解生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为绿碳化硅,纯度>99.9%,平均粒度为10-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为50-100m2/g,平均粒度为16-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纳米硅与多孔碳的重量比为0.07-0.14:1。


5.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石墨化炉炉芯底部铺上一层炭黑作为绝热材料;
步骤二、以重量计,将10-20份平均粒度为10-20μm的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杨应昌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铜仁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